【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地,涉及用于生产L-2-氨基丁酸的载体、工程菌株及方法。
技术介绍
L-2-氨基丁酸(L(+)-2_Aminobutyric acid),是一种非天然的手性α -氨基酸,分子式为C4H9NO2,主要用于合成治疗局限性及继发性全身性癫痫的疾病,同时也是合成抑菌抗结核药乙胺丁醇的关键手性前体。转氨酶法是目前广泛应用的生产L-2-氨基丁酸的方法。早期采用酮酸和谷氨酸为底物,在氨基酸转氨酶的作用下生成L-2-氨基丁酸,该法收率较低;后采用L-苏氨酸为原料,采用三酶体系制备L-2-氨基丁酸,该法产率低且有副产物影响产品的纯化;氨基酸氧化酶法是使用D-氨基酸氧化酶在金属催化剂的作用下制备L-2-氨基丁酸,该法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应用。此外还有脱氢酶法、氨基酰化酶法等,但是存在生产成本过高以及酶活受到底物抑制的问题,因此工业应用效果不佳。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高效经济的L-2-氨基丁酸的生产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构建发酵生产L-2-氨基丁酸的重组载体。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发酵生产L-2-氨基丁酸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组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载体具有编码苏氨酸脱氨酶的多核苷酸序列和编码L?氨基酸脱氢酶的多核苷酸序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组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载体具有编码苏氨酸脱氨酶的多核苷酸序列和编码L-氨基酸脱氢酶的多核苷酸序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载体,其特征在于,编码苏氨酸脱氨酶的多核苷酸序列选自下组: 大肠杆菌来源的iIvA基因、大肠杆菌来源的TdcB基因、芽孢杆菌来源的iIvAbs基因、鼠伤寒沙门氏菌来源的苏氨酸脱氨酶基因、或拟南芥来源的苏氨酸脱氨酶基因。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组载体,其特征在于,编码苏氨酸脱氨酶的多核苷酸序列为:大肠杆菌来源的ilvA基因或大肠杆菌来源的TdcB基因。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载体,其特征在于,编码L-氨基酸脱氢酶的多核苷酸序列选自下组: 芽孢杆菌来源的L-亮氨酸脱氢酶编码基因、芽孢杆菌来源的L-丙氨酸脱氢酶编码基因、古球菌来源的L-丙氨酸脱氢酶编码基因、链霉菌来源的L-缬氨酸脱氢酶编码基因、嗜热放线菌来源的L-苯丙氨酸脱氢酶编码基因、嗜热芽孢杆菌来源的L-亮氨酸脱氢酶编码基因、或芽孢杆菌来源的L-苯丙氨酸脱氢酶编码基因。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组载体,其特征在于,编码L-氨基酸脱氢酶的多核酸序列选自下组: 芽孢杆菌来源的L-亮氨酸脱氢酶编码基因,嗜热芽孢杆菌来源的L-亮氨酸脱氢酶编码基因,或链霉菌来源的缬氨酸脱氢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晟,陶荣盛,朱傅赟,赵丽丽,蒋宇,杨俊杰,孙周通,沈正权,黄鹤,孙梁栋,董枫,刘映淼,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湖州工业生物技术中心,上海工业生物技术研发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