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加速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54505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4 2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加速器装置,其中轴套部(32,62,72)的第一外壁(320,620,720)具有第一突起(321,621,721),其朝着支撑元件(10)的第一内壁(150,650,850)突出。轴套部(32,62,72)的第二外壁(325,625,725)具有第二突起(326,626,726),其朝着支撑元件(10)的第二内壁(170,670,870)突出。支撑元件(10)的第一内壁(150,650,850)具有至少一个突起(151,156,651,656,851,856),其朝着第一外壁(320,620,720)突出。支撑元件(10)的第二内壁(170,670,870)具有至少一个突起(171,176,671,676,871,876),其朝着第二外壁(325,625,725)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用于车辆的加速器装置
技术介绍
公知的加速器装置根据由车辆的驾驶员的脚压下的加速器踏板的压下量来控制车辆(例如,汽车)的加速状态。在加速器装置中,轴的与连接至加速器踏板的踏板臂的旋转角度对应的旋转角度被感测。在车辆中,调节吸入车辆内燃机的进气量的节流阀的打开程度基于感测的旋转角度来确定。返回机构和迟滞机构接收于加速器装置的支撑元件的内部空间中。返回机构在加速器闭合方向上推动轴。迟滞机构使得在压下加速器踏板时施加至加速器踏板的踏板力大于在释放加速器踏板时施加至加速器踏板的踏板力。例如,JP2007-253869A教导了具有接收于支撑元件的内部空间中的迟滞机构的加速器踏板装置。然而,在JP2007-253869A的加速器装置中,形成在支撑元件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之间连通并且与踏板臂的可移动范围对应的连通通道。在外来物体通过连通通道进入支撑元件的内部空间时,外来物体可能在例如返回机构处被捕获,从而导致加速器装置的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解决以上缺点,并且从而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速器装置,其能减少或最小化进入支撑元件的内部空间的外来物体的量。根据本公开,提供用于车辆的加速器装置,其包括支撑元件、轴、可旋转本体、踏板臂、旋转角度感测装置和推动装置。支撑元件能够安装至车辆的本体。轴由支撑元件可旋转地支撑。可旋转本体能够在彼此相反的加速器打开方向和加速器闭合方向上与轴一体地旋转。可旋转本体具有固定至轴的外壁的轴套部。踏板臂在踏板臂的一个端部处固定至可旋转本体。踏板臂的与踏板臂的这个端部相反的另一个端部具有能够在加速器打开方向上由车辆的驾驶员压下的可压下部分。旋转角度感测装置接收于支撑元件的内部空间中并且感测轴相对于支撑元件的旋转角度。推动装置接收于支撑元件的内部空间中并且在加速器闭合方向上推动轴。支撑元件具有连通通道,其接收轴套部并且在支撑元件的内部空间与支撑元件的外部空间之间连通。轴套部的与轴的旋转轴线大致平行的外壁包括定位于轴套部在加速器打开方向上的一个圆周侧上的第一外壁,以及定位于轴套部在加速器闭合方向上的另一个圆周侧上的第二外壁。轴套部的第一外壁具有从第一外壁朝着支撑元件的第一内壁突出的第一突起,该第一内壁与第一外壁相邻地定位并且形成连通通道。轴套部的第二外壁具有从第二外壁朝着支撑元件的第二内壁突出的第二突起,该第二内壁与第二外壁相邻地定位并且形成连通通道。支撑元件的第一内壁具有至少一个突起,其从第一内壁朝着轴套部的第一外壁突出。支撑元件的第二内壁具有至少一个突起,其从第二内壁朝着第二外壁突出。附图说明这里描述的附图仅用于示例性目的并且无意于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图1是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加速器装置的侧面图;图2是第一实施例的加速器装置的从加速器装置的前侧截取的剖面图;图3是沿着图2的线II1-1II截取的剖面图;图4是第一实施例的加速器装置的分解图;图5是示出图3中的区域V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示出图5中的区域VI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图5中的区域VII的局部放大图;图8是图5中的区域VIII的局部放大图;图9是用于描述第一实施例的加速器装置的迟滞机构的图;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例的加速器装置的局部放大剖面图;图11是图10中的区域XI的局部放大图;图12是图10中的区域XII的局部放大图;图1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三实施例的加速器装置的局部放大剖面图;以及图1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四实施例的加速器装置的局部放大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将参照附图描述。(第一实施例)图1至9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加速器装置。加速器装置I是输入装置,其由车辆(汽车)的驾驶员操纵以确定车辆(未示出)的内燃机的节流阀的阀打开程度。加速器装置I是电子加速器装置并且将指示加速器踏板28的压下量的电信号传输至电子控制设备。电子控制设备基于加速器踏板28的压下量和其他信息通过节流致动器(未示出)驱动节流阀。现在,加速器装置I将参照图1至图4和8描述。图2是沿着图3中的线I1-P1-P2-1I截取的剖面图。加速器装置I包括支撑元件10、轴20、操纵元件30、复位弹簧39、旋转位置传感器40和迟滞机构50。在下面的描述中,图1至3的上侧将描述为加速器装置I的上侧,并且图1至3的下侧将描述为加速器装置I的下侧。支撑元件10包括壳体12、第一盖16和第二盖18。支撑元件10形成内部空间11,其接收轴20、复位弹簧39、旋转位置传感器40和迟滞机构50。连通通道111形成于支撑元件10的下部以在支撑元件10的内部空间11与支撑元件10的外部空间之间连通。连通通道111对应于将稍后描述的操纵元件30的可移动范围。壳体12由树脂材料制成并且包括支承段13、前段17、后段15和顶段14。支承段17可旋转地支撑轴20的一个端部201。前段17连接至支承段13并且定位于加速器装置I的前侧。后段15与前段17相对。顶段14定位于加速器装置I的顶侧处并且连接于前段17与后段15之间。构造为网眼样式的突起和凹陷形成于支承段13的外壁、前段17的外壁、后段15的外壁以及顶段14的外壁中以维持抵抗施加至壳体12的外力的抵抗力。如图1中所示,附接部131、132、133形成于壳体12中。螺栓孔形成于附接部131、132、133的每个中。垫片136安装至每个螺栓孔,并且螺栓(未示出)穿过垫片136安装入螺栓孔。加速器装置I用这些螺栓安装至车辆本体5。肋135从支承段13的内壁(用作第四内壁)130朝着第二盖18突出并且构造为弓形形式。肋135形成为对应于连通通道111的宽度。肋135朝着第二盖18突出以使得肋135覆盖踏板轴套部32的定位于支承段13 —侧上的外周边缘部。踏板轴套部32用作本公开的轴套部。肋135用作本公开的第八突起。完全打开侧止动部19形成于后段15的下侧中。在完全打开侧止动部19接触操纵元件30时,完全打开侧止动部19在加速器完全打开位置处限制操纵元件30以及与操纵元件30—体地旋转的相关元件的旋转。加速器完全打开位置是操纵元件30由驾驶员压下的压下量在此是完全量,即加速器打开程度是100% (完全打开)的位置。第一盖16和第二盖18与支承段13相对并且与支承段13大致平行。第一盖16构造为矩形板形式并且与第二盖18接合以使得第一盖16接触顶段14、后段15以及前段17的在轴20的轴向上与支承段13相反的端部。构造为网眼样式的突起和凹陷形成于第一盖16的外壁中。第一盖16限制外来物体侵入内部空间11。第二盖18构造为三角形板形式并且用螺栓186固定至后段15、前段17以及前段17的在轴20的轴向上与支承段13相反的端部。构造为网眼样式的突起和凹陷形成于第二盖18的外壁中。第二盖18限制外来物体侵入内部空间11并且可旋转地支撑轴20的与一个端部201相反的另一个端部202。构造为弓形形式的肋185,形成于第二盖18的内壁(用作第三内壁)180中以使得肋185朝着支承段13突出。肋185形成为对应于连通通道111的宽度。肋185在轴20的轴向上朝着支承段13突出以使得肋185覆盖踏板轴套部32的定位于第二盖18侧上的外周边缘部。肋185用作本公开的第七突起。轴20在加速器装置I的下侧处在水平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辆的加速器装置,包括:支撑元件(10),所述支撑元件(10)能够安装至车辆本体;轴(20),所述轴(20)由所述支撑元件(10)可旋转地支撑;可旋转本体(38),所述可旋转本体(38)在彼此相反的加速器打开方向(X)和加速器闭合方向(Y)上都能够与所述轴(20)一体地旋转,其中所述可旋转本体(38)具有轴套部(32,62,72),所述轴套部固定至所述轴(20)的外壁;踏板臂(26),所述踏板臂(26)在所述踏板臂(26)的一个端部处固定至所述可旋转本体(38),其中所述踏板臂(26)的与所述踏板臂(26)的所述一个端部相反的另一个端部具有可压下部分(28),所述可压下部分(28)能够在所述加速器打开方向(X)上由车辆的驾驶员压下;旋转角度感测装置(40),所述旋转角度感测装置(40)接收于所述支撑元件(10)的内部空间(11)中并且感测所述轴(20)相对于所述支撑元件(10)的旋转角度;以及推动装置(39),所述推动装置(39)接收于所述支撑元件(10)的所述内部空间(11)中并且在所述加速器闭合方向(Y)上推动所述轴(20),其中:所述支撑元件(10)具有连通通道(111),所述连通通道(111)接收所述轴套部(32,62,72)并且在所述支撑元件(10)的所述内部空间(11)与所述支撑元件(10)的外部空间之间连通;与所述轴(20)的旋转轴线大致平行的所述轴套部(32,62,72)的外壁包括定位于所述轴套部(32,62,72)在所述加速器打开方向(X)上的一个圆周侧中的第一外壁(320,620,720),以及定位于所述轴套部(32,62,72)在所述加速器闭合方向(Y)上的另一个圆周侧中的第二外壁(325,625,725);所述轴套部(32,62,72)的所述第一外壁(320,620,720)具有从所述第一外壁(320,620,720)朝着所述支撑元件(10)的第一内壁(150,650,850)突出的第一突起(321,621,721),所述第一内壁(150,650,850)与所述第一外壁(320,620,720)相邻地布置并且形成所述连通通 道(111);所述轴套部(32,62,72)的所述第二外壁(325,625,725)具有从所述第二外壁(325,625,725)朝着所述支撑元件(10)的第二内壁(170,670,870)突出的第二突起(326,626,726),所述第二内壁(170,670,870)与所述第二外壁(325,625,725)相邻地布置并且形成所述连通通道(111);所述支撑元件(10)的所述第一内壁(150,650,850)具有至少一个突起(151,156,651,656,851,856),所述至少一个突起(151,156,651,656,851,856)从所述第一内壁(150,650,850)朝着所述轴套部(32,62,72)的所述第一外壁(320,620,720)突出;并且所述支撑元件(10)的所述第二内壁(170,670,870)具有至少一个突起(171,176,671,676,871,876),所述至少一个突起(171,176,671,676,871,876)从所述第二内壁(170,670,870)朝着所述第二外壁(325,625,725)突出。...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1.23 JP 2012-0109131.一种用于车辆的加速器装置,包括: 支撑元件(10),所述支撑元件(10)能够安装至车辆本体; 轴(20),所述轴(20)由所述支撑元件(10)可旋转地支撑; 可旋转本体(38),所述可旋转本体(38)在彼此相反的加速器打开方向(X)和加速器闭合方向(Y)上都能够与所述轴(20)一体地旋转,其中所述可旋转本体(38)具有轴套部(32,62,72),所述轴套部固定至所述轴(20)的外壁; 踏板臂(26),所述踏板臂(26)在所述踏板臂(26)的一个端部处固定至所述可旋转本体(38),其中所述踏板臂(26)的 与所述踏板臂(26)的所述一个端部相反的另一个端部具有可压下部分(28),所述可压下部分(28)能够在所述加速器打开方向(X)上由车辆的驾驶员压下; 旋转角度感测装置(40),所述旋转角度感测装置(40)接收于所述支撑元件(10)的内部空间(11)中并且感测所述轴(20)相对于所述支撑元件(10)的旋转角度;以及 推动装置(39 ),所述推动装置(39 )接收于所述支撑元件(10 )的所述内部空间(11)中并且在所述加速器闭合方向(Y )上推动所述轴(20 ),其中: 所述支撑元件(10 )具有连通通道(111),所述连通通道(111)接收所述轴套部(32,62,72)并且在所述支撑元件(10)的所述内部空间(11)与所述支撑元件(10)的外部空间之间连通; 与所述轴(20)的旋转轴线大致平行的所述轴套部(32,62,72)的外壁包括定位于所述轴套部(32,62,72)在所述加速器打开方向(X)上的一个圆周侧中的第一外壁(320,620,720),以及定位于所述轴套部(32,62,72)在所述加速器闭合方向(Y)上的另一个圆周侧中的第二外壁(325,625,725); 所述轴套部(32,62,72)的所述第一外壁(320,620,720)具有从所述第一外壁(320,620,720)朝着所述支撑元件(10)的第一内壁(150,650,850)突出的第一突起(321,621,721),所述第一内壁(150,650,850)与所述第一外壁(320,620,720)相邻地布置并且形成所述连通通道(111); 所述轴套部(32,62,72)的所述第二外壁(325,625,725)具有从所述第二外壁(325,625,725)朝着所述支撑元件(10)的第二内壁(170,670,870)突出的第二突起(326,626,726),所述第二内壁(170,670,870)与所述第二外壁(325,625,725)相邻地布置并且形成所述连通通道(111); 所述支撑元件(10)的所述第一内壁(150,650,850)具有至少一个突起(151,156,651,656,851,856),所述至少一个突起(151,156,651,656,851,856)从所述第一内壁(150,650,850)朝着所述轴套部(32,62,72)的所述第一外壁(320,620,720)突出;并且 所述支撑元件(10)的所述第二内壁(170,670,870)具有至少一个突起(171,176,671,676,871,876),所述至少一个突起(171,176,671,676,871,876)从所述第二内壁(170,670,870)朝着所述第二外壁(325,625,725)突出。2.根据权利要求1的加速器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突起(321,621,721)具有第一外侧表面(323,623,723),所述第一外侧表面(323,623,723)定位于所述支撑元件(10)的外部空间一侧上,所述支撑元件(10)的外部空间定位于所述外部空间一侧;限定于所述第一突起(321,621,721)的所述第一外侧表面(323,623,723)与第一假想线(Cl)之间的角是锐角和直角之一,所述第一假想线在所述轴套部(32,62,72)的所述第一外壁(320,620,720)的径向外侧上以预定距离与所述第一外壁(320,620,720)隔开;所述第二突起(326,626,726)具有第二外侧表面(328,628,728),所述第二外侧表面(328,628,728)定位于所述支撑元件(10)的所述外部空间一侧上;并且 限定于所述第二突起(326,626,726)的所述第二外侧表面(328,628,728)与第二假想线(C2)之间的角是锐角和直角之一,所述第二假想线在所述轴套部(32,62,72)的所述第二外壁(325,625,725)的径向外侧上以预定距离与所述第二外壁(325,625,725)隔开。3.根据权利要求1的加速器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内壁(150,650,850)的所述至少一个突起(151,156,651,656,851,856)具有第三外侧表面(153,158,653,658,853,858),所述第三外侧表面(153,158,653,658,853,858)定位于所述支撑元件(10)的所述外部空间一侧上; 限定于所述第一内壁(150,650,850)的所述至少一个突起(151,156,651,656,851,856)的所述第三外侧表面(153,158,653,658,853,858)与第一假想线(Cl)之间的角是锐角和直角之一,所述第一假想线在所述轴套部(32,62,72)的所述第一外壁(320,620,720)的径向外侧上以预定距离与所述第一外壁(320,620,720)隔开; 所述第二内壁(170,670,870)的所述至少一个突起(171,176,671,676,871,876)具有第五外侧表面(173,178,673,678,873,878),所述第五外侧表面(173,178,673,678,873,878)定位于所述支撑元件(10)的所述外部空间一侧上;并且 限定于所述第二内壁(170,670,8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藤豪宏牧野匡宏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