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性的电泳铝合金型材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铝合金是以铝为基的合金的总称,其主要合金元素有铜、硅、镁、锌、锰,次要合金元素有镍、铁、钛、铬、锂等。铝合金密度低,但强度比较高,接近或超过优质钢,塑性好,可加工成各种型材,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抗蚀性,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上的各个行业,而铝合金挤压型材也以其密度小,强度高,可塑性好,美观大方等优点大量应用于建筑行业铝门窗、柜台、楼梯扶手、火车车厢内壁、电梯间和其他需要装饰的零部件。电泳涂漆铝合金建筑型材因具备较高的耐腐蚀性、耐候性和有较好的装饰性能,在铝型材行业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但电泳铝型材制备技术要求很高,对铝合金基体材料要求严格,在生产过程中常因基体铝合金中含有的粗大第二相杂质造成电泳漆膜不均匀、膜厚不够、附着力小、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不够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浇铸前加入了块状精炼变质剂,利用稀土元素对电泳铝进行了改性,消除了其对电泳铝漆膜的影响消除粗大第二相对电泳漆膜的影响,使得该铝合金型材电泳漆膜比普通铝合金型材具有更高的均匀性、附着力、硬度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性的电泳铝合金型材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S1:制精炼变质剂:将混合稀土锭、AlTiB合金和纯铝锭在坩埚炉中经熔炼,精炼,除气,除渣,搅拌均匀,浇铸制成精炼变质剂;S2:熔炼铝合金:向铸造节能炉中加入Mg、Si合金元素、精炼变质剂和铝,确保合金质量百分比为0.5~0.54%Mg、0.4~0.44%Si、0.04~0.08%Re、0.01~0.02%Ti、0.002~0.004%B、0.13~0.2%Fe,加热进行熔炼,其中熔炼温度为900~1000℃;S3:制型材:将熔液浇铸成铸锭,在560℃温度下均匀化6小时,再通过430~450℃挤压成铝合金型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健,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阳光铝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