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人参的治疗中风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00263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0 18: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中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是由人参、红花、桃仁、赤芍、地龙制成的纯中药制剂,通过试验证明该药物组合物具有益气活血、祛瘀通络功效,适用于中风病特别是气虚血瘀型的中风患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含有人参的治疗中风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剂,属药物制剂

技术介绍
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具有悠久的历史,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诸方面都有丰富的记载,许多理论和方药迄今仍在临床广泛应用,可谓临床积淀丰富,治疗手段多样,疗效确切。然而因著述颇多,且各医家观点不尽一致,加之中风病涉及多个脏腑,证候表现及变化亦颇为复杂,病机也各不相同,治疗颇为棘手。因此如何利用现代科学研究手段,高水平、高效率地对中风病开展相关研究自然倍受关注。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从“内虚邪中”立论,认为中风是真气不足,脉络空虚,风邪乘虚侵袭所致。唐宋以后,以“内风”立论,逐步形成“风”“火”“痰”“气”“瘀”“虚”的中风病因病机观,其中,“风”包括外风等气候变化因素和内生肝风两个方面;“火”包括肝火、心火、气郁化火等;“气”包括气郁、气怒等七情情志因素;“痰”包括痰湿内生以及肥人多痰等;“瘀”包括血瘀和离经之血瘀阻于脑内等;“虚”包括气虚和肝肾阴虚。完善了中风发病学说,是对中风病因学认识的一个质的飞跃。现代中医认为中风多由于或年老体衰,或劳倦内伤,或久病气血亏虚,或嗜好膏粱厚味及烟酒,使脏腑功能失调。若为肝肾阴虚之体,则阴不制阳,阳亢于上,阴亏于下,遇诱因触动,如气候变化、五志过极等,使肝阳暴张,内风动越,或风火夹痰内窜经络;或气血逆舌L上犯脑脉,清窍闭塞发为中风。若为气血亏虚之体,或气虚运血无力,血脉瘀滞,痹阻脑脉;或气血亏虚,脑脉失养,血流不畅发为中风。若为痰湿内蕴之体,或痰浊内生,瘀血内停,因痰致瘀,痰瘀互结,上壅脑脉,内滞经脉,痹阻气血;或痰湿内生,当肝风内动之时,痰湿借风阳上逆之势,闭塞清窍;或痰湿蕴久化热,痰热互结,夹风阳上扰清窍,痹阻脑脉而发为中风。总之,本病属本虚标实之候,脏腑功能失调,肝肾阴虚,气血亏虚为致病之本,风、火、痰、瘀为发病之标,两者可互为因果,相互转化。其病机转化,决定于风、火、痰、瘀等病邪与人体正气的盛衰,急性期邪气鸱张,脑脉痹阻,若正气不衰,借治疗之机使热清、风熄、痰化、瘀祛,则病情好转而趋愈;若正气先衰,邪气过盛,窍闭不开,脏腑功能紊乱,气血耗伤,元气败脱,则病情危重。恢复期,虽病邪大减,但正气已伤,尤其是年老体弱、髓海空虚之人,气血亏损未复,风、火、痰、瘀仍滞留经络,而每见半身不遂、口舌喁斜、言语蹇涩、痴呆等证。中风病的治疗原则应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指导下,结合病程阶段,发病季节等因素,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即强调整体化和个体化治疗。所谓整体化治疗,要求我们在认识中风病时,应着眼于整体,调节全身,注意合并症的相互影响,而不单一地针对脑部病变,同时人与自然界也是统一的整体,所以也要因时制宜。此外,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因素不同,发病情况也各有所重,所以要辨证论治,因人而异,即个体化治疗。如临床见有肝风内动,又兼有经络瘀滞,当急则治其标,先以平肝熄风为主,待内风平熄,继以疏通经络,终以补益肝肾之法收功。又如既有气阴两虚,又兼气滞血瘀,腑实痰热,治当急用通腑化痰之法,使腑气通顺,浊邪得降,再用补益、化瘀相兼治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中风病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人参 634-962,红花 797-1200,桃仁 799-1202,赤芍 635-965,地龙 531-804。优选为: 人参634,红花1200,桃仁799,赤芍965,地龙531。或者: 人参962,红花797,桃仁1202,赤芍635,地龙804。或者: 人参800,红花1000,桃仁1000,赤芍800,地龙667。或者: 人参893,红花854,桃仁999,赤芍793,地龙732。或者: 人参674,红花1006,桃仁950,赤芍960,地龙580。或者: 人参808,红花1005,桃仁1099,赤芍677,地龙658。或者: 人参807,红花1170,桃仁821,赤芍797,地龙661。实验证实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对于中风病所有证型均有显著疗效,但对于气虚血瘀型中风疗效尤佳,故将其治疗的中风病的证型优选为气虚血瘀证型。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药物组合物的药物剂型,理论上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可以按照制剂一般方法,例如,范碧亭《中药药剂学》(上海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I版)记载的制备工艺,制成任何剂型,根据其适用对象和适应症优选为为汤剂、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散剂或丸剂。为使上述剂型能够实现,需在制备这些剂型时加入药学可接受的辅料,例如:填充齐 、崩解剂、润滑剂、助悬剂、粘合剂、甜味剂、矫味剂、防腐剂、基质等。填充剂包括:淀粉、预胶化淀粉、乳糖、甘露醇、甲壳素、微晶纤维素、蔗糖等;崩解剂包括:淀粉、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羟丙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等;润滑剂包括:硬脂酸镁、十二烷基硫酸钠、滑石粉、二氧化硅等;助悬剂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微晶纤维素、蔗糖、琼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粘合剂包括,淀粉浆、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甜味剂包括:糖精钠、阿斯帕坦、蔗糖、甜蜜素、甘草次酸等;矫味剂包括:甜味剂及各种香精;防腐剂包括:尼泊金类、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及其盐类、苯扎溴铵、醋酸氯乙定、桉叶油等;基质包括:PEG6000,PEG4000,虫蜡等。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的用量,折算成原料药材的重量,为每日50-80克,分2-4次服用,优选为每日64克,分2次服用。为证实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的疗效,进行如下临床试验:I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在河北以岭医院门诊和住院诊断为中风病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1.1.1气虚血瘀证型中风病诊断标准 1.1.2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中医病证部分》气虚血瘀证型中风病的诊断标准,如下: ①符合中风病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神志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语不达意,甚或不语,偏身麻木;或出现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步履不稳坐寸ο②气虚血瘀证型诊断标准:病机为正气不足,血行不畅,瘀滞脑脉,阻滞经络;证候表现为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咣白,气短乏力,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有齿痕,舌苔白腻,脉沉细。1.1.3病例入选标准 符合中风病诊断标准,并具备以下条件者,列为受试对象。①年龄在18 70岁之间(男女不限);②自愿填写病人知情同意书,并能接受治疗、治疗相关的实验检查并能如实回答问题者。1.1.4病例排除标准 ①查血清抗HIV阳性者; ②其他疾病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者,如有严重的心、脑、肾、肺功能障碍及重症糖尿病,因肝病发生过腹水,肝性脑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脾功能亢进,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症,肝肺综合症,外伤,慢性胃炎等。④文盲或有精神疾、妊娠及哺乳期患者以及依从性差不能配合完成本研究者; 1.1.5病例剔除标准 未按规定用药和观察,或非药物因素而中断治疗,无法判断疗效,或因资料不全,影响疗效和安全性判断者。1.2给药方案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2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中风治疗组、气虚血瘀型治疗组各72例。三组患者营养脑神经、降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中风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人参634?962,红花797?1200,桃仁799?1202,赤芍635?965,地龙531?80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鑫颉贾振华王永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