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辊道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55869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6 2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弹性辊道组件,该辊道组件包括有辊轴、辊体、轴承座框架、缓冲弹簧、轴承座和轴承,所述轴承座框架内安装所述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安装有所述轴承,所述辊轴的两端安装于所述轴承内,所述辊体焊接在所述辊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下部与轴承座框架间设有所述缓冲弹簧用以对所述轴承座进行缓冲。该辊道组件结构简单、抗撞击、耐磨损、互换性好、且辊面可以调整的分线辊道组件,解决现有分线辊道磨损过快,容易出现堆钢、顶钢、撞击保温罩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辊道组件,特别涉及一种弹性分线辊道组件,应用于双高速线材生产线分线装置中。
技术介绍
双高速线材生产线的结构布局:上游粗轧机区是单轧线,下游中轧机区(含中轧机)以后是双轧线,中间通过带保温装置的分线辊道进行衔接。因受生产现场空间限制,分线辊道传动电机只能间隔配置,即设置一定数量的被动辊、一定数量的主动辊。其主要作用是将粗轧机轧制出来的直径为106 mm,长度为27m,温度为900°C的圆形、高温坯料分配给下游双孔型中轧机。该分线辊道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一是受高温、圆形、弯曲、翘头的初轧坯料的撞击,分线辊道磨损较快,使用寿命短。二是主动辊与被动辊的磨损不一样,主动辊先磨损,被动辊后磨损,当数个主动辊辊面磨损低于被动辊辊面后,轧件会走不动,打滑,常引起堵钢、顶钢、堆钢、撞击保温罩等故障。三是分线辊道中的轴承座是整体式,即三个一组,三个轴承座只能同时抬高或降低,无法用调整轴承座的办法单独调整主动辊辊面,若要单独更换某个辊子,需将一组辊道同时拆下,给生产备件的组织带来较大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抗撞击、耐磨损、互换性好、且辊面可以调整的分线辊道组件,解决现有分线辊道磨损过快,容易出现堆钢、顶钢、撞击保温罩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弹性辊道组件,包括有辊轴、辊体、轴承座框架、缓冲弹簧、轴承座和轴承,所述轴承座框架内安装所述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安装有所述轴承,所述辊轴的两端安装于所述轴承内,所述辊体焊接在所述辊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下部与轴承座框架间设有所述缓冲弹簧用以对所述轴承座进行缓冲。所述轴承座框架下面垫有可调整厚度的垫片,用以调整所述辊体的高度。所述辊体上设置有左侧挡板、右侧挡板和中间挡板,所述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套装在所述辊轴上,所述中间挡板套装在所述辊体上,所述中间挡板位于所述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的中间。所述左、中、右侧挡板均设置有安装孔,左侧和右侧挡板上的安装孔的内径大于辊轴的直径,中间挡板上的安装孔的内径大于辊体的直径。所述安装孔为上、下窄中部宽的椭圆形孔。所述辊轴和辊体内部设置有水冷系统。所述水冷系统包括有提供和排出冷却水的双回路旋转接头。所述辊体表面设置有弧面凹槽。每个所述轴承座框架里安装一个轴承。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抗撞击、互换性好,且辊面可以单独调整的弹性分线辊道,解决现有分线辊道磨损过快,单体维修拆卸不便,容易出现堆钢、顶钢、撞击保护罩等问题。经现场应用,弹性分线辊道使用寿命是原有分线辊道的两倍,且无顶钢、堆钢现象。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以使本专利技术的特性和优点更为明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弹性辊道组件的结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弹性分线辊道的分线辊共有两种形式:主动辊和被动辊,两种形式分线辊间隔配置,主动辊通过电机传动。如图1所示,弹性分线辊道组件包括辊轴1、辊体2、双回路旋转接头3、左侧挡板12、右侧挡板13、中间挡板18、轴承座框架15、调整垫片17、弹簧16、轴承座14和调心辊子轴承11。辊体2焊接在辊轴I上。左、右侧挡板12和13两边设置有固定于地面上的轴承座框架15,轴承座框架15底下垫有调整垫片17,当双弧面辊体2磨损较大时,可通过增加调整垫片17的厚度来调整辊面高度,延长分线辊使用寿命。轴承座框架15内安装轴承座14,轴承座14内安装有调心辊子轴承11,辊轴I的两端安装于调心辊子轴承11内。轴承座14下部与轴承座框架15间设有缓冲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缓冲装置为弹簧16。轴承座14可以在轴承座框架15中垂直方向上下滑动,以减少来料的对辊道的冲击。轴承座框架15为分体式,每个轴承座框架15内只安装有一个轴承。辊体为双弧面、弧面大小与圆形钢坯直径相匹配。所述辊体上设置有左侧挡板12、右侧挡板13和中间挡板18,所述左侧挡板12和右侧挡板13套装在所述辊轴I上,所述中间挡板18套装在所述辊体2上,所述中间挡板18位于所述左侧挡板12和右侧挡板13的中间。左弧面传输A线坯料,右弧面传输B线坯料。中间挡板18将A、B线上的坯料分割开来。左、中、右侧挡板均设置有安装孔,左侧和右侧挡板上的安装孔19的内径大于辊轴I的直径,中间挡板18上的安装孔20的内径大于辊体2的直径,这样可以提供辊体2上下跳动的弹性空间。安装孔为上下窄中部宽的椭圆形孔。辊道组件为内冷式空心辊,辊轴I内腔设有导流管8和堵板10。堵板10为圆环形,厚度约为5mm。堵板10内环分别与导流管8焊接固定在一起,辊轴I的圆周上开设有四个与辊轴轴心线相垂直的孔21,该孔使得辊轴的冷却水道4与辊体的冷却水道5相连通。辊轴冷却水道4的深度大于两端轴承的中心距,确保轴承能够得到充分冷却。双回路旋转接头3上设有进水孔6和排水孔9,旋转接头的进水孔6通压力水。进水孔6、排水孔9均与软管相连。工作时,将带有进水管的双回路旋转接头3安装在设有导流管8、堵板10的辊轴I上,并通压力水,带有一定压力的冷却水从旋转接头的进水孔进入,经进水管7和导流管8,进入辊轴冷却水道4后,在堵板10的作用下进入辊体冷却水道5,带走辊轴I和辊体2中的热量,最后又进入辊轴冷却水道4并从双回路旋转接头3的排水孔9流出,完成分线辊道的冷却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性辊道组件,包括有辊轴、辊体、轴承座框架、缓冲弹簧、轴承座和轴承,所述轴承座框架内安装所述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安装有所述轴承,所述辊轴的两端安装于所述轴承内,所述辊体焊接在所述辊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下部与轴承座框架间设有所述缓冲弹簧用以对所述轴承座进行缓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辊道组件,包括有辊轴、辊体、轴承座框架、缓冲弹簧、轴承座和轴承,所述轴承座框架内安装所述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安装有所述轴承,所述辊轴的两端安装于所述轴承内,所述辊体焊接在所述辊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下部与轴承座框架间设有所述缓冲弹簧用以对所述轴承座进行缓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辊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框架下面垫有可调整厚度的垫片,用以调整所述辊体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辊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体上设置有左侧挡板、右侧挡板和中间挡板,所述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套装在所述辊轴上,所述中间挡板套装在所述辊体上,所述中间挡板位于所述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的中间。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雪荣李艳玲周绍荣李飞严开勇胡建云黄汉东陈燕才王玉萍李华张堂正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