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级踏步城市客车三段搭接车架总成的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828763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1 1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及两级踏步城市客车三段搭接车架总成的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设计的车架总成包括前段车架模块、中段车架模块、后段车架模块,前段车架模块两侧的前段车架纵梁的横截面为“Z”形结构,中段车架模块两侧的中段车架纵梁和后段车架模块两侧的后段车架纵梁的横截面分别为“[”形结构;前段车架纵梁的一端置于中段车架纵梁的前端上,通过螺栓连接件连接为一体,此连接处的前段车架纵梁和中段车架纵梁的垂直面通过螺栓连接件紧固在连接板Ⅰ上;后段车架纵梁的前端置于中段车架纵梁的后端上,通过螺栓连接件连接为一体,此连接处的中段车架纵梁和后段车架纵梁的垂直面通过螺栓连接件紧固在连接板Ⅱ上;其中,所述的垂直面为与水平面垂直的平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客车的车架,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城市客车地板高度由900mm降到600mm时,地板高度下降了 33%,上、下车时间可节省50%以上,因此,两级踏步城市(地板高度600mm —550mm)客车在国内大、中、小城市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了满足两级踏步城市客车专用底盘的技术要求,现需设计城市客车专用底盘的车架总成,车架总成采用模块化思路进行设计。原车架采用铆接或焊接结构不便于异地组装和运输,焊接车架变形大控制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开发设计一种,通过该方法设计的车架总成即能满足底盘各系统的合理布置要求,又便于实现底盘的系列化、模块化设计,同时有效增大了低地板的乘客区面积;降低制造成本,使车架重量大大减少,前轴处乘客通道大大增加,同时又便于底盘车架实现CKD的异地运输和组装。其中,CKD(Completely Knock Down)为全散件组装,即:一种整机装配,即全散件组装的生产方式。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其特征是:它设计车架总成包括前段车架模块、中段车架模块、后段车架模块,所述前段车架模块两侧的前段车架纵梁的横截面为“ Z”形结构,所述中段车架模块两侧的中段车架纵梁和后段车架模块两侧的后段车架纵梁的横截面分别为“[”形结构;前段车架纵梁的一端置于中段车架纵梁的前端上,通过螺栓连接件连接为一体,此连接处的前段车架纵梁和中段车架纵梁的垂直面通过螺栓连接件紧固在连接板I上;后段车架纵梁的前端置于中段车架纵梁的后端上,通过螺栓连接件连接为一体,此连接处的中段车架纵梁和后段车架纵梁的垂直面通过螺栓连接件紧固在连接板II上;其中,所述的垂直面为与水平面垂直的平面。所述的后段车架纵梁在后轴中心线处有一个弧形凸起。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设计两级踏步城市客车三段搭接车架总成结构采用模块化结构,各段车架纵梁采用螺栓螺母结构的连接结构。车架总成结构分为:前段车架模块、中段车架模块、后段车架模块。前段模块的纵梁采用“ Z”和“[”形的组合结构,中段采用“[”形结构,后段车架模块的纵梁采用“[”形和“ Q ”形的组合结构。本专利技术的车架总成结构即满足了底盘各系统的合理布置要求,又便于实现底盘的系列化、模块化设计,同时有效增大了低地板的乘客区面积;采用本方案后,车架各段的制造成本大大降低,车架重量大大减少,前轴处乘客通道大大增加,同时各段车架纵梁采用螺栓螺母结构的连接结构又便于底盘车架实现CKD的异地运输和组装。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两级踏步城市客车三段搭接车架总成结构主视 图2是图1的俯视 图3是图1在A处前段模块和中段模块的连接方式主视 图4是图3的左视 图5是图1在B处中段模块和后段模块的连接方式主视 图6是图5的左视图。图中:1、前段车架模块;2、中段车架模块;3、后段车架模块;4、前段车架纵梁;5、连接板I ;6、螺栓连接件;7、中段车架纵梁;8、后段车架纵梁;9、连接板II ;10 ;前轴中心线;11、后轴中心线。具体实施例 在实施例中没有详细叙述到的结构,其结构与现有的已知结构相同。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两级踏步城市客车三段搭接车架总成结构,它包括前段车架模块1、中段车架模块2、后段车架模块3,如图3-图6所示,所述前段车架模块I两侧的前段车架纵梁4的横截面为“ Z ”形结构,所述中段车架模块2两侧的中段车架纵梁7和后段车架模块3两侧的后段车架纵梁8的横截面分别为“[”形结构;前段车架纵梁4的一端置于中段车架纵梁7的前端上,通过螺栓连接件6连接为一体,此连接处(A处)的前段车架纵梁4和中段车架纵梁7的垂直面通过螺栓连接件6紧固在连接板I 5上;后段车架纵梁8的前端置于中段车架纵梁7的后端上,通过螺栓连接件6连接为一体,此连接处(B处)的中段车架纵梁7和后段车架纵梁8的垂直面通过螺栓连接件6紧固在连接板II 9上;其中,所述的垂直面为与水平面垂直的平面。A处位于前轴中心线10的右侧,B处位于后轴中心线11左侧。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所述的后段车架纵梁8在后轴中心线11处有一个弧形凸起。本专利技术设计的车架总成结构即满足了底盘各系统的合理布置要求,又便于实现底盘的系列化、模块化设计,同时有效增大了低地板的乘客区面积;采用本方案后,车架各段的制造成本大大降低,车架重量大大减少,前轴处乘客通道大大增加,同时各段车架纵梁采用螺栓螺母结构的连接结构又便于底盘车架实现CKD的异地运输和组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两级踏步城市客车三段搭接车架总成的设计方法,其特征是:该设计方法设计的车架总成包括前段车架模块(1)、中段车架模块(2)、后段车架模块(3),?所述前段车架模块(1)两侧的前段车架纵梁(4)的横截面为“?Z”形结构,所述中段车架模块(2)两侧的中段车架纵梁(7)和后段车架模块(3)两侧的后段车架纵梁(8)的横截面分别为“[”形结构;前段车架纵梁(4)的一端置于中段车架纵梁(7)的前端上,通过螺栓连接件(6)连接为一体,此连接处的前段车架纵梁(4)和中段车架纵梁(7)的垂直面通过螺栓连接件(6)紧固在连接板Ⅰ(5)上;后段车架纵梁(8)的前端置于中段车架纵梁(7)的后端上,通过螺栓连接件(6)连接为一体,此连接处的中段车架纵梁(7)和后段车架纵梁(8)的垂直面通过螺栓连接件(6)紧固在连接板Ⅱ(9)上;其中,所述的垂直面为与水平面垂直的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两级踏步城市客车三段搭接车架总成的设计方法,其特征是:该设计方法设计的车架总成包括前段车架模块(I)、中段车架模块(2)、后段车架模块(3),所述前段车架模块(I)两侧的前段车架纵梁(4)的横截面为“ Z”形结构,所述中段车架模块(2)两侧的中段车架纵梁(7)和后段车架模块(3)两侧的后段车架纵梁(8)的横截面分别为“[”形结构;前段车架纵梁(4)的一端置于中段车架纵梁(7)的前端上,通过螺栓连接件(6)连接为一体,此连接处的前段车架纵梁(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杰李建鹏袁景敏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欧舒特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