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34225 阅读:2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4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管材连接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环箍,包括箍带、蜗杆和箍罩,箍带包括沿长度方向设置的齿带部和箍紧部,箍紧部的外端延伸设有间隔布置的第一箍紧带和第二箍紧带,第一箍紧带与所述第二箍紧带之间形成有条形导向槽,箍罩与所述第一箍紧带和第二箍紧带固定连接,齿带部的外端弯曲伸入条形导向槽内且齿带部的外表面设有齿,蜗杆安装于所述箍罩内并与齿适配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环箍的箍带的任意一位置均与管材的外表面贴合,即箍带的任意一位置与管材之间均不存在夹角间隙,彻底消除了环箍对管材的夹紧盲区,提高环箍对管材夹紧时的密封性和可靠性,进而提高了环箍使用时的安全性。

Hoop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ipe connector technical field, in particular to the hoop, including band, worm and hoop cover band arranged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toothed belt and the hoop, the first hoop fastening parts the outer end extends with spaced belt and second hoop bands, the first hoop bands and between the second hoop bands formed with strip groove, hoop cover with the first and second belt hoop hoop bands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end of the tooth bending bar extends into the guide groove and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tooth with a worm gear, mounted on the hood and tooth hoop fit connection. Any hoop of the invention of the band in a position with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pipe fitting, namely between a position of any band and there is no gap between the pipe, to eliminate the blind area of the pipe clamping hoop, hoop to improve pipe clamping and sealing reliability, and improve the safety hoop when u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箍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材连接件
,尤其涉及环箍。
技术介绍
环箍是一种气路、水路、油路等管材安装时使用的连接件,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从一般的工农业和日常家用到汽车、重工、航空航天等高新
都有使用。现有的环箍,无论是A型蜗杆传动式软管环箍、B型和C型蜗杆传动式软管环箍或者A型强力软管夹箍、B型强力软管夹箍废,均存在夹紧盲区,即在环箍的箍带靠近端部的位置与管材之间存在夹角间隙,如此,在该夹角间隙出形成夹紧盲区,当管材在管压增加的情况下,易出现漏水、漏气等现象,给各种设备或者建筑造成潜在的危害。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环箍进行改进,避免环箍出现夹紧盲区,以提高环箍使用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箍,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环箍夹紧管材时存在夹紧盲区而导致使用存在安全风险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箍,包括箍带、蜗杆和箍罩,所述箍带包括沿长度方向设置的齿带部和箍紧部,所述箍紧部的外端延伸设有间隔布置的第一箍紧带和第二箍紧带,所述第一箍紧带与所述第二箍紧带之间形成有条形导向槽,所述箍罩与所述第一箍紧带和所述第二箍紧带固定连接,所述齿带部的外端弯曲伸入所述条形导向槽内且所述齿带部的外表面设有齿,所述蜗杆安装于所述箍罩内并与所述齿适配连接。优选地,所述箍罩包括半圆柱形壳体,所述半圆柱形壳体包括第一长边缘和第二长边缘,所述第一长边缘延伸设有第一长板体,所述第二长边缘延伸设有第二长板体,所述半圆柱形壳体与所述第一长板体和所述第二长板体共同围设形成开口敞开的杆腔,所述第一长板体与所述第一箍紧带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长板体与所述第二箍紧带固定连接,所述蜗杆伸入所述杆腔内以与所述齿适配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长板体的端部向外弯折形成第一长折边,所述第一长折边与所述第一箍紧带的外表面贴合并与所述第一箍紧带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长板体的端部向外弯折形成第二长折边,所述第二长折边与所述第二箍紧带的外表面贴合并与所述第二箍紧带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长折边与所述第一箍紧带的外表面焊接或者铆接,所述第二长折边与所述第二箍紧带的外表面焊接或者铆接。优选地,所述蜗杆包括杆件和设于所述杆件一端的端帽,所述杆件伸入所述杆腔内以与所述齿适配连接,所述端帽与所述半圆柱形壳体的侧端抵接。优选地,所述杆件靠近所述端帽的外表面设有环形限位槽,所述半圆柱形壳体与所述环形限位槽对应的位置设有与所述环形限位槽适配连接的限位环。优选地,所述限位环的中部设有松紧开口。优选地,所述半圆柱形壳体与所述第一长板体和所述第二长板体一体成型。优选地,所述齿带部与所述箍紧部一体成型。优选地,所述箍带为弹簧钢箍带或者不锈钢箍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环箍,使用时,将箍带置于管材的外围并朝正方向旋拧蜗杆,由于箍罩与第一箍紧带和第二箍紧带固定连接,且蜗杆安装于箍罩内,那么蜗杆旋转时会带动与蜗杆适配连接的外表面具有齿的齿带部相对于第一箍紧带和第二箍紧带移动,又由于齿带部的外端位于条形导向槽内,那么齿带部被限定在条形导向槽内并朝向条形导向槽的内端移动,从而与第一箍紧带和第二箍紧带交叉配合并贴紧在管材的外表面,最终随着蜗杆的进一步旋转实现对管材的夹紧,如此,箍带的任意一位置均与管材的外表面贴合,即箍带的任意一位置与管材之间均不存在夹角间隙,彻底消除了环箍对管材的夹紧盲区,提高环箍对管材夹紧时的密封性和可靠性,进而提高了环箍使用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环箍的第一种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环箍的第二种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环箍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环箍的箍带与箍罩连接时的第一种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环箍的箍带与箍罩连接时的第二种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环箍的蜗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10—箍带11—齿带部12—箍紧部13—第一箍紧带14—第二箍紧带15—条形导向槽20—蜗杆21—杆件22—端帽30—箍罩31—半圆柱形壳体32—第一长板体33—第二长板体34—杆腔35—限位环111—齿211—环形限位槽321—第一长折边331—第二长折边351—松紧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6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环箍,包括箍带10、蜗杆20和箍罩30,所述箍带10包括沿长度方向设置的齿带部11和箍紧部12,所述箍紧部12的外端延伸设有间隔布置的第一箍紧带13和第二箍紧带14,所述第一箍紧带13与所述第二箍紧带14之间形成有条形导向槽15,所述箍罩30与所述第一箍紧带13和所述第二箍紧带14固定连接,所述齿带部11的外端弯曲伸入所述条形导向槽15内且所述齿带部11的外表面设有齿111,所述蜗杆20安装于所述箍罩30内并与所述齿111适配连接。具体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环箍,使用时,将箍带10置于管材的外围并朝正方向旋拧蜗杆20,由于箍罩30与第一箍紧带13和第二箍紧带14固定连接,且蜗杆20安装于箍罩30内,那么蜗杆20旋转时会带动与蜗杆20适配连接的外表面具有齿111的齿带部11相对于第一箍紧带13和第二箍紧带14移动,又由于齿带部11的外端位于条形导向槽15内,那么齿带部11被限定在条形导向槽15内并朝向条形导向槽15的内端移动,从而与第一箍紧带13和第二箍紧带14交叉配合并贴紧在管材的外表面,最终随着蜗杆20的进一步旋转实现对管材的夹紧,如此,箍带10的任意一位置均与管材的外表面贴合,即箍带10的任意一位置与管材之间均不存在夹角间隙,彻底消除了环箍对管材的夹紧盲区,提高环箍对管材夹紧时的密封性和可靠性,进而提高了环箍使用时的安全性。同理,当朝反方向旋拧蜗杆20时,齿带部11朝向条形导向槽15的外端移动,如此,使得箍带10松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环箍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箍,包括箍带、蜗杆和箍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箍带包括沿长度方向设置的齿带部和箍紧部,所述箍紧部的外端延伸设有间隔布置的第一箍紧带和第二箍紧带,所述第一箍紧带与所述第二箍紧带之间形成有条形导向槽,所述箍罩与所述第一箍紧带和所述第二箍紧带固定连接,所述齿带部的外端弯曲伸入所述条形导向槽内且所述齿带部的外表面设有齿,所述蜗杆安装于所述箍罩内并与所述齿适配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箍,包括箍带、蜗杆和箍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箍带包括沿长度方向设置的齿带部和箍紧部,所述箍紧部的外端延伸设有间隔布置的第一箍紧带和第二箍紧带,所述第一箍紧带与所述第二箍紧带之间形成有条形导向槽,所述箍罩与所述第一箍紧带和所述第二箍紧带固定连接,所述齿带部的外端弯曲伸入所述条形导向槽内且所述齿带部的外表面设有齿,所述蜗杆安装于所述箍罩内并与所述齿适配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箍罩包括半圆柱形壳体,所述半圆柱形壳体包括第一长边缘和第二长边缘,所述第一长边缘延伸设有第一长板体,所述第二长边缘延伸设有第二长板体,所述半圆柱形壳体与所述第一长板体和所述第二长板体共同围设形成开口敞开的杆腔,所述第一长板体与所述第一箍紧带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长板体与所述第二箍紧带固定连接,所述蜗杆伸入所述杆腔内以与所述齿适配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板体的端部向外弯折形成第一长折边,所述第一长折边与所述第一箍紧带的外表面贴合并与所述第一箍紧带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长板体的端部向外弯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喆吴坤培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