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卸车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14231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0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卸车车架,包括左、右纵梁和横梁构成的车架主体,是在车架主体油缸举升处的横梁上分别铆接有加强支撑梁;左、右纵梁的尾部焊接有尾梁,其中尾梁两端超出左、右纵梁外侧;尾梁的长度在1.2~2.2米之间,尾梁上设有4~6个翻转座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质是主副一体自卸车车架,取消了副车架,降低了整车重心,减轻了整车自重,有利于提高整车燃油经济性,同时也减少了车祸的发生概率,其结构简单经济实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是一种自卸车车架
技术介绍
目前自卸车一般采用在左右纵梁上再附加一副梁来增加其强度,但是这样的话车厢的重心高会增加15 25cm,这样车辆在载重时容易出现重心偏移,从而造成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保持自卸车设计的重心高度,减少事故的发生,特提出一种自卸车车架。为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卸车车架,包括左、右纵梁和横梁构成的车架主体,其特征在于:在车架主体油缸举升处的横梁上分别铆接有加强支撑梁 ’左、右纵梁的尾部焊接有尾梁,其中尾梁两端超出左、右纵梁外侧。对上述方案的改进在于:尾梁的长度在1.2 2.2米之间,尾梁上设有4 6个翻转座支架。有益效果:本技术实质是主副一体自卸车车架,取消了副车架,降低了整车重心,减轻了整车自重,有利于提高整车燃油经济性,同时也减少了车祸的发生概率,其结构简单经济实用。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是左纵梁,2是右纵梁,3、4、5、7是横梁,6是加强支撑梁,8是尾梁,9是翻转座支架。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自卸车车架,包括左纵梁1、右纵梁2和横梁3、4、5、7构成的车架主体,在车架主体油缸举升处的横梁4上分别铆接有加强支撑梁6 ;左纵梁1、右纵梁2的尾部焊接有尾梁8,其中尾梁8两端超出左纵梁1、右纵梁2外侧。尾梁8的长度在1.2 2.2米之间,尾梁上设有4 6个翻转座支架9。权利要求1.一种自卸车车架,包括左、右纵梁和横梁构成的车架主体,其特征在于:在车架主体油缸举升处的横梁上分别铆接有加强支撑梁;左、右纵梁的尾部焊接有尾梁,其中尾梁两端超出左、右纵梁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卸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尾梁的长度在1.2 2.2米之间,尾梁上设有4 6个翻转座支架。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卸车车架,包括左、右纵梁和横梁构成的车架主体,是在车架主体油缸举升处的横梁上分别铆接有加强支撑梁;左、右纵梁的尾部焊接有尾梁,其中尾梁两端超出左、右纵梁外侧;尾梁的长度在1.2~2.2米之间,尾梁上设有4~6个翻转座支架。本技术实质是主副一体自卸车车架,取消了副车架,降低了整车重心,减轻了整车自重,有利于提高整车燃油经济性,同时也减少了车祸的发生概率,其结构简单经济实用。文档编号B60P1/04GK202987276SQ201220722379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5日专利技术者张涛, 胡德满, 金龙 申请人:湖北力神车辆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卸车车架,包括左、右纵梁和横梁构成的车架主体,其特征在于:在车架主体油缸举升处的横梁上分别铆接有加强支撑梁;左、右纵梁的尾部焊接有尾梁,其中尾梁两端超出左、右纵梁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胡德满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力神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