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卸货的自卸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70391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9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卸货的自卸车,包括车厢,该车厢包括底板、前板、后板、2个侧板,该车厢的后端对称设有2个支架,所述后板的上部与所述支架活页式连接,所述后板的外侧设有第一液压缸及用于固定所述后板的固定块,该固定块的顶部的水平高度大于所述底板的水平高度,所述第一液压缸与所述固定块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与自卸车的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侧板为外凸弧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科学、卸货效果好、卸货效率高,相比较现有技术中的矩形车厢可以降低物料对侧板、底板的冲击力,提高了使用寿命,通过第一液压缸、固定块打开后门,避免人工打开后门容易造成误伤,提高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卸货的自卸车
[0001 ] 本技术涉及自卸车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卸货的自卸车。
技术介绍
自卸车是指通过液压或机械举升而自行卸载货物的车辆。自卸车是非常常用且高效的运载工具。现有的自卸车包括车体和设置在车体上的自卸车厢。自卸车厢一般包括底面及两个侧壁,两个侧壁分别垂直于地面。还可以包括一个前壁和一个后壁,以形成一矩形箱体。 现有自卸车车厢还存在一些不足;装载货物时,对车厢的底板、侧板冲击严重;车厢容积有限;卸货效果不好,卸货不流畅,甚至有大量的残余,卸货时,人工打开后门容易造成误伤。 在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20515238.9中公开了一种自卸车车厢,包括矩形厢体,所述的车厢尾部有一个通过圆柱销与其相连接的堵板,该堵板下端与自卸车主车架通过柔性拉索相连接。该技术方案的车厢堵板采用拉索控制方式,车厢在装载及运输过程中满足无物料散落;在卸货时,车厢堵板可向下开启,一定程度方便物料下落,防止车厢尾部物料卡滞或存留,但该技术方案结构复杂,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卸货的自卸车,卸货顺畅,使用安全、使用寿命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种便于卸货的自卸车,包括车厢,该车厢包括底板、前板、后板、2个侧板,该车厢的后端对称设有2个支架,所述后板的上部与所述支架活页式连接,所述后板的外侧设有第一液压缸及用于固定所述后板的固定块,该固定块的顶部的水平高度大于所述底板的水平高度,所述第一液压缸与所述固定块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与自卸车的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侧板为外凸弧形。 当准备卸货时,自卸车的控制系统控制第一液压缸作业,拉动固定块下降,从而为卸货做好准备,避免人工打开后板容易造成误伤,安全性更高。侧板为外凸弧形增大了车厢的容量,也便于卸货。 优选的,所述车厢内还设有与所述底板、侧板相配合的推板,所述前板上设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与所述推板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缸与自卸车的控制系统电连接。 通过第二液压缸推动推板将车厢内剩余的货物卸出,货物没有残余,卸货更加流畅。 优选的,所述前板的宽度小于所述后板的宽度。 车厢改为了前端窄后端宽,使自卸车的卸货效率得到了提高,尤其是一些粘湿的货物更加容易卸载,设计科学、卸货效果好、卸货效率高。 优选的,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成“U”型,所述后板的内表面也为“U”型。 “U”型的设计相比较现有技术中的矩形车厢可以降低物料对侧板的冲击力和卸载时的摩擦力,提高车厢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橡胶垫板。 橡胶垫板减缓货物对底板的冲击力,提高车厢的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本技术设计科学、卸货效果好、卸货效率高,相比较现有技术中的矩形车厢可以降低物料对侧板、底板的冲击力,提高了使用寿命,通过第一液压缸、固定块打开后门,避免人工打开后门容易造成误伤,提高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图3为本技术的右视图。 图中:1、底板,2、前板,3、后板,4、侧板,5、支架,6、第一液压缸,7、固定块,8、推板, 9、第二液压缸,10、橡胶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图2、图3: —种便于卸货的自卸车,包括车厢,该车厢包括底板1、前板2、后板3、2个侧板4,该车厢的后端对称设有2个支架5,后板3的上部与支架5活页式连接,后板3的外侧设有第一液压缸6及用于固定后板的固定块7,该固定块7的顶部的水平高度大于底板I的水平高度,第一液压缸6与固定块7的底部连接,第一液压缸6与自卸车的控制系统电连接;侧板4为外凸弧形。 当准备卸货时,自卸车的控制系统控制第一液压缸6作业,拉动固定块7下降,从而为卸货做好准备,避免人工打开后板3容易造成误伤,安全性更高。侧板4为外凸弧形增大了车厢的容量,也便于卸货。 车厢内还设有与底板1、侧板4相配合的推板,前板2上设有第二液压缸9,第二液压缸9的输出端与推板8连接,第二液压缸9与自卸车的控制系统电连接。 通过第二液压缸9推动推板将车厢内剩余的货物卸出,货物没有残余,卸货更加流畅。 前板2的宽度小于后板3的宽度。 车厢改为了前端窄后端宽,使自卸车的卸货效率得到了提高,尤其是一些粘湿的货物更加容易卸载,设计科学、卸货效果好、卸货效率高。 侧板4与底板I成“U”型,后板3的内表面也为“U”型。 “U”型的设计相比较现有技术中的矩形车厢可以降低物料对侧板4的冲击力和卸载时的摩擦力,提高车厢的使用寿命。 底板I的底部设有橡胶垫板10。 橡胶垫板10减缓货物对底板I的冲击力,提高车厢的使用寿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卸货的自卸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厢,该车厢包括底板、前板、后板、2个侧板,该车厢的后端对称设有2个支架,所述后板的上部与所述支架活页式连接,所述后板的外侧设有第一液压缸及用于固定所述后板的固定块,该固定块的顶部的水平高度大于所述底板的水平高度,所述第一液压缸与所述固定块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与自卸车的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侧板为外凸弧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卸货的自卸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厢,该车厢包括底板、前板、后板、2个侧板,该车厢的后端对称设有2个支架,所述后板的上部与所述支架活页式连接,所述后板的外侧设有第一液压缸及用于固定所述后板的固定块,该固定块的顶部的水平高度大于所述底板的水平高度,所述第一液压缸与所述固定块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与自卸车的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侧板为外凸弧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卸货的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内还设有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朝龙
申请(专利权)人:陕汽淮南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