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卸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13877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0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卸车,液压系统安装在油缸支座上,油缸支座固定在底盘上,底盘上设有车厢,底盘的下面设有传动系统和运动系统,车厢前面设有车身及发动机,底盘的尾部做成宽尾式结构,后翻转轴支架总成底部通过焊接与宽尾连接,车厢底部通过后翻转轴支架总成与底盘铰接,后翻转轴支架总成顶面与底盘的横梁通过焊接固定,油缸支座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垂直连接一连接板,两个连接板通过高强度螺栓与驾驶室左、右两端的纵梁连接固定。去掉了副车架,减少部件,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整车重心,减少翻车事故的发生;增强了整车的通过性;提高载质量利用系数,降低燃油消耗,减少尾气排放,节约运输成本,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具体是一种自卸车
技术介绍
自卸车为了增加载重量和增强抗撞击性都会采用增加副车架,但是副车架的使用会增加重心高度,影响其稳定性,同时其成本也会增加,车辆的整车质量量也会增加,从而耗油也会增加,影响环境和增加运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能够提高运输效率和运输质量,针对中型自卸汽车特设计的一种自卸车。为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卸车,包括底盘、车厢、油缸支座及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安装在油缸支座上,油缸支座固定在底盘上,底盘上设有车厢,底盘的下面设有传动系统和运动系统,车厢前面设有车身及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的尾部做成宽尾式结构,后翻转轴支架总成底部通过焊接与宽尾连接,车厢底部通过后翻转轴支架总成与底盘铰接,后翻转轴支架总成顶面与底盘的横梁通过焊接固定,油缸支座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垂直连接一连接板,两个连接板通过高强度螺栓与驾驶室左、右两端的纵梁连接固定。有益效果:本技术自卸车去掉了副车架,减少部件,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整车重心,减少翻车事故的发生;同时降低了整车的高度,增强了整车的通过性;极大的降低整备质量,提高载质量利用系数,降低燃油消耗,减少尾气排放,节约运输成本,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I是底盘,2是后翻转轴支架总成,3是车厢,4是油缸支座,5是液压系统,6是连接板,7是高强度螺栓。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自卸车,包括底盘1、车厢3、油缸支座4及液压系统5,液压系统5安装在油缸支座4上,油缸支座4固定在底盘I上,底盘I上设有车厢3,底盘I的下面设有传动系统和运动系统,车厢3前面设有车身及发动机,所述底盘I的尾部做成宽尾式结构,宽尾式结构是指尾部的横梁比底盘的尾部宽,后翻转轴支架总成2底部通过焊接与宽尾连接,车厢3底部通过后翻转轴支架总成2与底盘I铰接,后翻转轴支架总成2顶面与底盘I的横梁通过焊接固定,油缸支座4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垂直连接一连接板6,两个连接板6通过高强度螺栓7与驾驶室左、右两端的纵梁连接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卸车,包括底盘、车厢、油缸支座及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安装在油缸支座上,?油缸支座固定在底盘上,底盘上设有车厢,底盘的下面设有传动系统和运动系统,车厢前面设有车身及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的尾部做成宽尾式结构,后翻转轴支架总成底部通过焊接与宽尾连接,车厢底部通过后翻转轴支架总成与底盘铰接,后翻转轴支架总成顶面与底盘的横梁通过焊接固定,油缸支座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垂直连接一连接板,两个连接板通过高强度螺栓与驾驶室左、右两端的纵梁连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卸车,包括底盘、车厢、油缸支座及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安装在油缸支座上,油缸支座固定在底盘上,底盘上设有车厢,底盘的下面设有传动系统和运动系统,车厢前面设有车身及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的尾部做成宽尾式结构,后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龙张涛胡德满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力神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