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领域,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合结构的接合区域设计。
技术介绍
迹线上凸块(BOT)结构使用在倒装芯片封装件中,其中,金属凸块直接接合到封装衬底中的狭窄的金属迹线上,而不接合到金属焊盘上,该金属焊盘的宽度大于相应的连接金属迹线的宽度。BOT结构需要较小的芯片区域,并且BOT结构的制造成本较低。传统的BOT结构的可靠性可能与基于金属焊盘的传统的接合结构的可靠性相同。由于现有的BOT结构具有非常小的间隔,所以相邻的BOT结构可能会彼此桥接。特别地,由于外围区域中的BOT结构的高密度,因此,位于封装件的外围区域中的BOT结构更容易桥接。另外,在外围区域中,BOT结构的间隔远离相应的封装件的中心。因此,在形成BOT结构的回焊工艺过程中,与靠近相应的封装件中心区域中的BOT结构改变相比,金属迹线的热膨胀所造成的BOT结构改变更为明显。由此更容易出现桥接。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器件,包括:第一封装部件;金属迹线,位于所述第一封装部件的表面上,其中,所述金属迹线具有长度方向,并且其中,所述金属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器件,包括:第一封装部件;金属迹线,位于所述第一封装部件的表面上,其中,所述金属迹线具有长度方向,并且其中,所述金属迹线包括具有第一边的第一部分,其中,所述第一边不平行于所述金属迹线的所述长度方向;第二封装部件,包括金属柱,其中,所述第二封装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封装部件上方;以及焊料区域,将所述金属柱与所述金属迹线相接合,其中,所述焊料区域与所述第一部分的顶面和所述第一边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鸿,郭庭豪,陈承先,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