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27998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0 1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接合结构。该接合结构能够提高相对于作用于T字形的接合部的弯曲载荷的刚性。该接合结构在第1构件(10)接合第2构件(20),呈T字形状,第1上表面(11a)及凸缘25通过接合部(30a、30b)接合起来。第1弯曲肋(15a、16a)设置在第1上表面(11a)的背面,并以角部(22b、23b)作为起点,远离第2构件20,然后向第1方向弯曲并沿第1方向延伸。第2弯曲肋(15b、16b)与第1弯曲肋(15a、16a)相对。第1弯曲肋(15a、16a)及第2弯曲肋(15b、16b)配置为有两个点交叉,形成包围区域(15c、16c)。使得包围区域(15c、16c)与接合部(30a、30b)的接合区域重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由纤维强化树脂材料形成的两个构件以T字形接合的接合结构
技术介绍
作为用于接合构成车身的骨架的构件的结构,存在构件以T字状交叉的接合结构。例如,侧梁和横梁之间的接合部成为T字形的接合结构。侧梁为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构件,横梁为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构件。由于这些构件之间的接合部受到弯曲载荷或扭曲载荷,因此有时用加强构件等来加强该接合部。对于这种加强构件要求能够提高强度并且还能够分散应力。对于这些构件之间的接合,例如,如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那样,已知在骨架构件的接合部设置肋的技术。另一方面,为了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能、动力性能,车身的轻量化的重要性逐年增加。作为车身轻量化的一个方法,例如具有像使用纤维强化树脂材料等来代替金属材料这样的使用比重较小的材料的材料置换方法。树脂材料为材料置换中有效的材料。树脂材料与铁或铝等金属材料相比其比重较小,但机械特性较差。因此,为了补充树脂材料的机械特性,用碳素纤维或玻璃纤维等来强化树脂材料,这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接合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合结构,该接合结构具有:第1构件,其由纤维强化树脂材料形成且沿第1方向延伸形成为长条形状;以及第2构件,其由纤维强化树脂材料形成且沿与所述第1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延伸形成为长条形状,所述第2构件连接到所述第1构件,在所述第1构件设有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的平坦的第1主面和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1主面垂直的侧壁面,所述第1构件具有L字形的横截面形状,在所述第2构件设有邻接于所述第1主面且沿所述第2方向延伸的平坦的第2主面,在所述第2主面的所述第1方向两侧设有沿所述第2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2主面垂直的纵壁面,所述第2构件具有日文コ字形的横截面形状,在所述第2主面的第2方向端设有与所述第1主面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4.12.03 JP 2014-2448851.一种接合结构,该接合结构具有:第1构件,其由纤维强化树脂
材料形成且沿第1方向延伸形成为长条形状;以及第2构件,其由纤维强
化树脂材料形成且沿与所述第1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延伸形成为长条形
状,所述第2构件连接到所述第1构件,
在所述第1构件设有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的平坦的第1主面和沿所述
第1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1主面垂直的侧壁面,所述第1构件具有L字形的
横截面形状,
在所述第2构件设有邻接于所述第1主面且沿所述第2方向延伸的平
坦的第2主面,在所述第2主面的所述第1方向两侧设有沿所述第2方向延
伸且与所述第2主面垂直的纵壁面,所述第2构件具有日文コ字形的横截
面形状,
在所述第2主面的第2方向端设有与所述第1主面接触的凸缘,
所述第1主面和所述凸缘通过至少1个接合部接合,由所述第1构件
及所述第2构件构成T字形状的接合结构,所述接合结构的特征在于,
由所述第1构件的所述侧壁面和所述第2构件的所述纵壁面构成角
部,
在所述第1主面的背面设有第1弯曲肋和第2弯曲肋,
所述第1弯曲肋以所述角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濑祐大
申请(专利权)人:铃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