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8972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属于机械工程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变速器存在着诸多关联齿轮,导致存在着结构复杂,布置凌乱的问题。本汽车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具有包括七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档;包括离合器一、离合器二、实心输入轴、空心输入轴、前进一轴、前进二轴、倒档轴和具有主减速齿圈的差速器;前进二轴上定位有四个前进档齿轮,上述四个前进档齿轮与实心输入轴和空心输入轴上共四个主动齿轮一一对应地相啮合;倒档轴上定位有一个倒档齿轮。本汽车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只有五层齿轮传动副层,至少减少两层齿轮传动副层;由此最大限度地缩短了齿轮传动部分的轴向布置尺寸,有效地保证了本自动变速器的可搭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工程
,涉及一种自动变速器,特别是一种汽车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
技术介绍
变速器是改变汽车运转速度或牵引力的装置。随着不可在生资源石油的不断减少及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日益加重,各国对汽车的油耗及排放法规要求越来越严。传动系统的传递效率对汽车油耗影响加大,开发高效节能的自动变速器已成为国内外车企研发的重点。传统的自动变速器AT及无级自动变速器CVT因采用了传递效率较低液力变矩器,综合传递效率最高只能达到85%左右,而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传递效率可以达到93%以上。搭载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整车在最近几年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青眯。就动力性而言,档位数越多,增加了发动机发挥最大功率附近高功率的机会,提高了汽车的加速与爬坡能力;就燃油经济性而言,档位数越多,增加了发动机在低燃油消耗率区工作可能性,降低了油耗;就换档舒适性而言,档位数越多,各档之间的阶比越小,换档越容易;就搭载性而言,档位数越多,需要的轴向布置空间越大,可搭载性越差。因此,设计多档位,轴向尺寸短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关于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相关文献较多,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无倒档轴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申请号:200910311888.X;公告号:CN101907150B,包括离合器一、离合器二、输入一轴、输入二轴、输出一轴、输出二轴和差速器;输入一轴和输入二轴上各档位主动齿轮按偶、奇数档位划分,分别与输出一轴和输出二轴上的相对应被动齿轮形成各档速度输出;各档速度包括七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档;七个前进档中,输入一轴上的二个偶数档共用一个主动齿轮,输入二轴上的二个奇数档共用另一个主动齿轮;倒档包括一个与低档被动齿轮关联的倒档主动齿轮及与倒档主动齿轮啮合的倒档被动齿轮,倒档主动齿轮设在输出一轴上,倒档被动齿轮设在输出二轴上。该变速器虽然能够实现功能,但从结构上看,该变速器从离合器到另一端具有七层齿轮传动副,即存在着轴向布置所需空间大的问题。该变速器还存在着诸多关联齿轮,导致存在着结构复杂,布置凌乱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本自动变速器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最大限度地缩短齿轮传动部分的轴向布置尺寸。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具有包括七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档;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合器一、离合器二、实心输入轴、空心输入轴、前进一轴、前进二轴、倒档轴和具有主减速齿圈的差速器;所述空心输入轴套设在实心输入轴上,所述实心输入轴与离合器一相连接,所述空心输入轴与离合器二相连接;所述前进一轴、前进二轴和倒档轴均固定有与主减速齿圈啮合的连接齿轮;所述实心输入轴和空心输入轴上均固定有两个主动齿轮;所述前进一轴上定位有三个前进档齿轮,上述两个前进档齿轮与实心输入轴上的两个主动齿轮 对应地相哨合,另一个前进档齿轮与空心输入轴上的一个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前进二轴上定位有四个前进档齿轮,上述四个前进档齿轮与实心输入轴和空心输入轴上共四个主动齿轮一一对应地相啮合;所述倒档轴上定位有一个倒档齿轮,上述倒档齿轮与前进一轴或前进二轴上的一个前进低档齿轮相啮合。本汽车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从结构上看只有连接齿轮与主减速齿圈之间传动副层和四个主动齿轮与对应前进档位齿轮之间的传动副层,因此最大限度地缩短了齿轮传动部分的轴向布置尺寸,有效地保证了本自动变速器的可搭载性能。在上述的汽车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中,所述的实心输入轴上的一个主动齿轮为1/3档主动齿轮,另一个主动齿轮为5/7档主动齿轮。在上述的汽车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中,所述的空心输入轴上的一个主动齿轮为2档主动齿轮,另一个主动齿轮为4/6档主动齿轮。在上述的汽车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中,所述的前进一轴上定位的三个前进档齿轮沿前进一轴的轴向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为前进3档齿轮、前进7档齿轮和前进4档齿轮。在上述的汽车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中,所述的前进二轴上定位的四个前进档齿轮沿前进二轴的轴向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为前进I档齿轮、前进5档齿轮、前进6档齿轮和前进2档齿轮。在上述的汽车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中,所述的前进低档齿轮为前进I档齿轮或前进2档齿轮。在上述的汽车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中,所述的前进一轴上还固定连接有驻车棘轮。在上述的汽车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中,所述的驻车棘轮位于连接齿轮和前进4档齿轮之间。本汽车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需要设置与前进档齿轮相对应的同步器,通过操控对应地同步器实现对应档位传输。本专利技术的同步器设置的优选方案为:在上述的汽车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中,所述的前进3档齿轮和前进7档齿轮之间设有3/7档同步器;前进2档齿轮和前进6档齿轮之间设有2/6档同步器;前进I档齿轮和前进5档齿轮之间设有1/5档同步器;所述的前进4档齿轮的一侧设有单边接合4档同步器;倒档齿轮的一侧设有单边接合倒档同步器。在上述的汽车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中,所述的前进一轴、前进二轴和倒档轴均位于主减速齿圈的外侧,且沿着主减速齿圈周向依次设置;所述空心输入轴、前进一轴和前进二轴呈锐角三角形布置。本汽车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只有五层齿轮传动副层,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减少两层齿轮传动副层;由此最大限度地缩短了齿轮传动部分的轴向布置尺寸,有效地保证了本自动变速器的可搭载性能。本汽车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具有布置合理和结构紧凑的优点。同时将驻车棘轮步骤在输出轴上,由此更加有效地提高了结构紧凑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汽车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汽车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布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实心输入轴;2、空心输入轴;3、前进一轴;4、前进二轴;5、倒档轴;6、差速器;7、5/7档主动齿轮;8、2档主动齿轮;9、1/3档主动齿轮;10、4/6档主动齿轮;11、连接齿轮一 ;12、连接齿轮二 ;13、连接齿轮三;14、主减速齿圈;G1、前进I档齿轮;G2、前进2档齿轮;G3、前进3档齿轮;G4、前进4档齿轮;G5、前进5档齿轮;G6、前进6档齿轮;G7、前进7档齿轮;GR、倒档齿轮;P、驻车棘轮;Sl、3/7档同步器;S2、2/6档同步器;S3、单边接合4档同步器;S4、l/5档同步器;S5、单边接合倒档同步器;K1、离合器一 ;Κ2、离合器二。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汽车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具有包括七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档。本汽车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包括离合器一 Kl、离合器二 Κ2、实心输入轴1、空心输入轴2、前进一轴3、前进二轴4、倒档轴5和具有主减速齿圈14的差速器6 ;本汽车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还包括七个前进档齿轮、一个倒档齿轮GR、四个主动齿轮和三个连接齿轮。具体来说,空心输入轴2套设在实心输入轴I的一端部上,实心输入轴I与离合器一 Kl相连接,空心输入轴2与离合器二 Κ2相连接;离合器一 Kl和离合器二 Κ2可交替传递运行动力,实现档位切换。前进一轴3、前进二轴4和倒档轴5均与空心输入轴2平行设置;为了实现结构紧凑性,前进一轴3靠近离合器的一端固定有连接齿轮一 11,前进二轴4靠近离合器的一端固定有连接齿轮二 12,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具有包括七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档;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合器一(K1)、离合器二(K2)、实心输入轴(1)、空心输入轴(2)、前进一轴(3)、前进二轴(4)、倒档轴(5)和具有主减速齿圈(14)的差速器(6);所述空心输入轴(2)套设在实心输入轴(1)上,所述实心输入轴(1)与离合器一(K1)相连接,所述空心输入轴(2)与离合器二(K2)相连接;所述前进一轴(3)、前进二轴(4)和倒档轴(5)均固定有与主减速齿圈(14)啮合的连接齿轮;所述实心输入轴(1)和空心输入轴(2)上均固定有两个主动齿轮;所述前进一轴(3)上定位有三个前进档齿轮,上述两个前进档齿轮与实心输入轴(1)上的两个主动齿轮一一对应地相啮合,另一个前进档齿轮与空心输入轴(2)上的一个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前进二轴(4)上定位有四个前进档齿轮,上述四个前进档齿轮与实心输入轴(1)和空心输入轴(2)上共四个主动齿轮一一对应地相啮合;所述倒档轴(5)上定位有一个倒档齿轮(GR),上述倒档齿轮(GR)与前进一轴(3)或前进二轴(4)上的一个前进低档齿轮相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具有包括七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档;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合器一(K1)、离合器二(K2)、实心输入轴(I)、空心输入轴(2)、前进一轴(3)、前进二轴(4)、倒档轴(5)和具有主减速齿圈(14)的差速器(6);所述空心输入轴(2)套设在实心输入轴(I)上,所述实心输入轴(I)与离合器一(Kl)相连接,所述空心输入轴(2)与离合器二(K2)相连接;所述前进一轴(3)、前进二轴(4)和倒档轴(5)均固定有与主减速齿圈(14)啮合的连接齿轮;所述实心输入轴(I)和空心输入轴(2)上均固定有两个主动齿轮;所述前进一轴(3)上定位有三个前进档齿轮,上述两个前进档齿轮与实心输入轴(I)上的两个主动齿轮 对应地相哨合,另一个前进档齿轮与空心输入轴(2)上的一个主动齿轮相哨合;所述前进二轴(4)上定位有四个前进档齿轮,上述四个前进档齿轮与实心输入轴(I)和空心输入轴(2)上共四个主动齿轮一一对应地相啮合;所述倒档轴(5)上定位有一个倒档齿轮(GR),上述倒档齿轮(GR)与前进一轴(3)或前进二轴(4)上的一个前进低档齿轮相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实心输入轴(1)上的一个主动齿轮为1/3档主动齿轮(9),另一个主动齿轮为5/7档主动齿轮(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输入轴(2)上的一个主动齿轮为2档主动齿轮(8),另一个主动齿轮为4/6档主动齿轮(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进一轴(3)上定位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文博陈勇罗大国郝建婷潘强强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