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铲装载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67074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1 22:26
在反向铲装载机的变速器中,通过减小中间轴的负荷扭矩来谋求轻量化,降低油耗。该反向铲装载机具有多轴式变速器,多轴式变速器具有被输入动力的输入轴(40)、与前轮(12)连结的前输出轴(43)、配置在比前输出轴(43)高的位置并与后轮(13)连结的后输出轴(44)、在输入轴(40)和前输出轴(43)之间配置的第一中间轴(41)及第二中间轴(42)、用于自输入轴(40)向各中间轴(41、42)传递动力的第一传动机构、用于自第二中间轴(42)向前输出轴(43)传递动力并且自前输出轴(43)向后输出轴(44)传递动力的第二传动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多轴式变速器并且后轮的直径比前轮的直径大的反向铲装载机。技术背景如专利文献I及专利文献2等所示,反向铲装载机在前方具有装载铲斗,在后方具 有反向铲,而且设置于驾驶室的驾驶座能够旋转,使得该驾驶座在行驶时以及利用装载铲 斗进行作业时朝向前方,而且在利用反向铲进行作业时朝向后方。在反向铲装载机中,具有 后轮的直径比前轮的直径大的特征结构。作为搭载于以上所述的反向铲装载机的多轴式变速器,例如提出有专利文献3中 所示的变速器。该专利文献3中所示的变速器具有输入轴、三根中间轴、前输出轴和后输出 轴。另外,在各轴上,设置有后退用离合器、前进高速用离合器、前进低速用离合器、速度挡 切换用离合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62410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7-331425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9-28151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如前所述,在反向铲装载机中,由于后轮的直径比前轮的直径大,因此,需要改变 前后的输出轴的高度位置。出于同样的理由,需要改变旋转传递至前后的输出轴的齿轮比, 以使后输出轴的转速低于前输出轴的旋转。例如,在具有两根中间轴的现有的多轴式变速 器中,通过自输入轴向第一及第二中间轴传递动力的动力传递路径中的齿轮机构进行速度 挡的切换。具体而言,输入轴的旋转自输入轴减速并传递到第一中间轴,再自第一中间轴进 一步减速并传递到第二中间轴。第二中间轴也可以是后输出轴。第二中间轴(后输出轴)的 旋转增速并传递到前输出轴。在以上所述的现有的多轴式变速器中,自输入轴到后输出轴由齿轮机构对旋转进 行减速,因此,后输出轴的负荷扭矩在多根轴中最大。因此,也需要使由与后输出轴相同的 轴形成的第二中间轴的轴径变粗。另外,在第二中间轴上设置有变速用的多个液压离合器, 但出于与所述相同的理由,需要增大这些液压离合器的离合器容量。如上所述,在现有的多轴式变速器中,需要使作为后输出轴的中间轴的轴径变粗, 而且,需要增大设置于该中间轴的液压离合器的离合器容量。因此,变速器的重量增加,妨 碍省油。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在反向铲装载机的变速器中,尤其是减小中间轴的负荷扭矩, 来谋求轻量化,降低油耗。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的反向铲装载机包括前轮、具有直径比前轮的直径大的后轮、向前轮及后轮传递动力的多轴式变速器。多轴式变速器具有被输入动力的输入轴、与前轮连结的前输出轴、配置在比前输出轴高的位置并与后轮连结的后输出轴、在输入轴和前输出轴之间配置的中间轴、用于自输入轴向中间轴传递动力的第一传动机构、用于自中间轴向前输出轴传递动力并且自前输出轴向后输出轴传递动力的第二传动机构。在该变速器中,输入到输入轴的动力经由第一传动机构传递到中间轴。而且,传递到中间轴的动力经由第二传动机构传递到前输出轴,自前输出轴传递到后输出轴。在此,中间轴的动力经由第二传动机构传递到后输出轴。因此,可以将中间轴和后输出轴分开。另外,通过利用第二传动机构对旋转进行减速,可以增大后输出轴的扭矩,能够使中间轴的扭矩小于后输出轴的扭矩。因此,与现有的变速器相比,可以使中间轴的轴径变细,而且,可以减小安装在中间轴上的离合器的容量。其结果是,可以减轻变速器的重量,并可以降低油耗。另外,由于不需要同轴地配置中间轴和后输出轴,因此,对于各轴的配置而言,设计的自由度增大。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案的反向铲装载机在第一方案的反向铲装载机的基础上,第二传动机构具有将中间轴的旋转减速并使之向前输出轴侧传递的第一齿轮对,以及将前输出轴的旋转减速并使之向后输出轴传递的第二齿轮对。在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并以较大的减速比将中间轴的旋转传递到后输出轴。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案的反向铲装载机在第二方案的反向铲装载机的基础上,第一齿轮对具有固定在中间轴上的中间齿轮、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前输出轴并与中间齿轮啮合的第一前输出轴齿轮。另外,第二齿轮对具有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前输出轴并固定在第一前输出轴齿轮上的第二前输出轴齿轮、固定在后输出轴上并与第二前输出轴齿轮哨合的后输出轴齿轮。另外,第二传动机构还具有驱动方式切换用离合器,该驱动方式切换用离合器设置在第一前输出轴齿轮及第二前输出轴齿轮与前输出轴之间,在第一前输出轴齿轮及第二前输出轴齿轮与前输出轴之间进行动力的传递及切断。在此,通过使驱动方式切换用离合器结合(动力传递),第一前输出齿轮及第二前输出齿轮与前输出轴连结。在该情况下,来自中间轴的动力经由这些齿轮对也传递到前输出轴。即,可以构成四轮驱动。另一方面,通过使离合器断开(切断动力传递)以解除第一前输出齿轮及第二前输出齿轮与前输出轴的连结,自中间轴的动力不向前输出轴传递而仅向后输出轴传递。即,构成为二轮驱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案的反向铲装载机在第一 第三方案中任一方案的反向铲装载机的基础上,还具有配置在中间轴上的至少一个以上的变速用离合器。在此,通过使配置在中间轴上的离合器结合或者断开,动力传递路径被切换,进行变速。在该变速器中,由于中间轴和后输出轴被分开,因此,可以减小中间轴的扭矩,并可以减小中间轴的离合器的容量。因此,可以减轻变速器整体的重量,并可以降低油耗。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案的反向铲装载机在第一 第四方案中任一方案的反向铲装载机的基础上,还具有配置在输入轴上的前进后退切换用离合器。在反向铲装载机用的变速器中,通常输入轴的转速最高,该旋转被减速并向前输出轴及后输出轴传递。因此,输入轴的扭矩最小。由于在该输入轴上配置有使用频率高的前进后退切换用离合器,因此,可以抑制该离合器的磨损。专利技术效果根据以上所述的本专利技术,在反向铲装载机中,可以减小中间轴的负荷扭矩,与以往结构相比,可以使中间轴的轴径更细,而且,可以减小配置在中间轴上的离合器的容量。因此,可以减轻变速器整体的重量,可以谋求降低油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反向铲装载机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所述反向铲装载机的变速器的简略结构图。图3是表示各速度挡下的使用离合器及减速比的图。图4是表示前进一挡的动力传递路径的图。图5是表示前进二挡的动力传递路径的图。图6是表示前进三挡的动力传递路径的图。图7是表示前进四挡的动力传递路径的图。图8是表示前进五挡的动力传递路径的图。图9是表不后退一挡的动力传递路径的图。图10是表示后退二挡的动力传递路径的图。图11是表不后退二挡的动力传递路径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整体结构]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反向铲装载机I的外观图。反向铲装载机I是能够通过一台既进行挖掘作业又可以进行装载作业的作业车辆。该反向铲装载机主要具有本体2、装载部3、反向铲4、左右的稳定部5。本体2具有支承发动机及变速器6 (参照图2)等设备的框架10、搭载在框架10上的驾驶室11、分别为一对的前轮12及后轮13。反向铲装载机I的特征结构在于,与前轮12的直径相比,后轮13的直径大。因此,与前轮12连结的车轴配置在比与后轮13连结的车轴的位置低的位置。发动机及变速器等设备被外饰罩14覆盖。在驾驶室11的内部设置有供操作者乘坐的驾驶座16。驾驶座16能够在朝向前方的位置和朝向后方的位置进行旋转。另外,在驾驶室11的内部设置有方向盘、各种踏板、用于操作装载部3和反向铲4的操作部件。发动机搭载在框架10的前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8.04 JP 2011-1709801.一种反向伊装载机,包括前轮、具有直径比所述前轮的直径大的后轮,以及向所述前轮及所述后轮传递动力的多轴式变速器,所述反向铲装载机的特征在于,所述多轴式变速器包括被输入动力的输入轴、与前轮连结的前输出轴、;配置在比所述前输出轴高的位置并与后轮连结的后输出轴、配置在所述输入轴和所述前输出轴之间的中间轴、用于自所述输入轴向所述中间轴传递动力的第一传动机构,以及用于自所述中间轴向所述前输出轴传递动力并且自所述前输出轴向所述后输出轴传递动力的第二传动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向铲装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具有第一齿轮对和第二齿轮对,所述第一齿轮将所述中间轴的旋转减速并使之向所述前输出轴侧传递,所述第二齿轮对将所述前输出轴的旋转减速并使之向所述后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竹岛宏明小松佳人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