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混合型废气再循环系统和利用该系统的发动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798679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4:17
一种水混合型废气再循环系统,包括进气管和尾气排气管,水气混合装置、热交换器、输汽管和设置在所述尾气排气管上的尾气歧管,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尾气排气管进行热交换,所述水气混合装置设置有第一出水口和尾气进口,所述热交换器设置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汽口,所述尾气歧管连接所述水气混合装置的尾气进口,所述水气混合装置的第一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一进水口,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一出汽口连接所述输汽管的进汽口,所述输汽管的出汽口与所述进气管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一部分尾气简化了复杂的增压、加压结构。同时没有明显降低液体水洁净度。充分利用了另一部分尾气的高热残值,使得水蒸汽符合后续反应的条件。还包括相应的发动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气减排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柴油发动机的废气减排系统。
技术介绍
内燃发动机的循环工作原理是在气缸的燃烧室内,使清洁空气和雾化燃油混合形成的可燃混合气燃烧爆炸,推动活塞做功,排出废气。利用电子处理技术和传感器技术进行自动化控制,可以对燃烧室温度、可燃混合气浓度、可燃混合气容量等工况参数进行采集和调整,使燃烧爆炸后产生的尾气废气中有害成分降低,发动机做功效率最大化。即使利用微电子技术进行实时控制,可燃混合气的燃烧也并不彻底,燃烧的产物包含一氧化碳(CO)、氮氧化合物(NOx)、烟气微粒(Pm)、碳氢化合物燃料及其未燃烧物质,以及润滑油和部分裂解产物形成的碳氢化合物(HC),他们随尾气排放进入大气,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健康危害较大。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尾气再利用的技术,将排放的尾气通过管路再次输送回发动机参与燃烧,利用不可燃的废气降低爆燃时的温度,达到减少有害的氮氧化合物产生的目的。该技术在降低有害的氮氧化合物的同时降低了燃烧效率,减排但并不节能。而且尾气废气包含较高的热值,目前未充分利用。通常燃烧室内可以达到1700 2500°C高温,50 120kg/cm2的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混合型废气再循环系统,包括发动机的进气管(08)和尾气排气管(0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气混合装置(01)、热交换器(02)、输汽管(05)和设置在所述尾气排气管(03)上的尾气歧管(04),所述热交换器(02)与所述尾气排气管(03)进行热交换,所述水气混合装置(01)设置有第一出水口(01a)和尾气进口(01b),所述热交换器(02)设置有第一进水口(02a)、第一出汽口(02b),所述尾气歧管(04)连接所述水气混合装置(01)的尾气进口(01b),所述水气混合装置(01)的第一出水口(01a)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热交换器(02)的第一进水口(02a),所述热交换器(02)的第一出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混合型废气再循环系统,包括发动机的进气管(08)和尾气排气管(0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气混合装置(01)、热交换器(02)、输汽管(05)和设置在所述尾气排气管(03 )上的尾气歧管(04 ),所述热交换器(02 )与所述尾气排气管(03 )进行热交换,所述水气混合装置(01)设置有第一出水口(Ola)和尾气进口(01b),所述热交换器(02)设置有第一进水口(02a)、第一出汽口(02b),所述尾气歧管(04)连接所述水气混合装置(01)的尾气进口(01b),所述水气混合装置(01)的第一出水口(Ola)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热交换器(02)的第一进水口( 02a),所述热交换器(02 )的第一出汽口( 02b )连接所述输汽管(05 )的进汽口,所述输汽管(05)的出汽口与所述进气管(08)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混合型废气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02)设置在所述尾气排气管(03)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混合型废气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气混合装置(01)中储存液体水,所述尾气进口(Olb)上还连接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延伸到液面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混合型废气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兆宇邢子义
申请(专利权)人:龙口中宇热管理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