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余热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633861 阅读:6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1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垃圾焚烧余热利用系统,沿烟气通道的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过热器、蒸发器和省煤器,所述烟道竖直设置,所述过热器、蒸发器和省煤器的管道水平设置,所述过热器由依次串联的第一过热器、第二过热器和第三过热器构成,燃烧室上方的主烟道与第一烟道上方连通,所述第一烟道下方与第二烟道下方连通,并在连通部位底部设有收尘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余热利用系统能够高效的对高温烟气进行换热,并能保证换热效率稳定,并且能够合理抑制烟气中二噁英的产生,降低后期烟气处理难度,并且配合合理的除尘装置,能够降低管道附着灰尘的量,从而提高管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垃圾焚烧余热利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焚烧发电领域,尤其涉及垃圾焚烧发电系统的余热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余热锅炉为一个传统节能设备,用于范围广泛,而在垃圾焚烧领域,由于垃圾焚烧所产生的烟气的特殊性,存在以下问题:1、烟气温度存在波动,影响蒸汽产生量,从而影响汽轮机工作;2、垃圾焚烧的烟气会产生二噁英气体,对人体危害极大,而且余热锅炉的过热器至蒸发器段的温度会急剧下降,容易产生二噁英;3、燃烧烟气的灰尘容易吸附在换热管道的管壁上,灰尘具有腐蚀性,会影响管道的使用寿命。基于上述问题,需设计一种适用于垃圾焚烧领域的余热锅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一种安全、可靠、稳定、环保且能够适用于垃圾焚烧发电的余热利用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垃圾焚烧余热利用系统,沿烟气通道的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过热器、蒸发器和省煤器,所述烟道竖直设置,所述过热器、蒸发器和省煤器的管道水平设置,所述过热器由依次串联的第一过热器、第二过热器和第三过热器构成,燃烧室上方的主烟道与第一烟道上方连通,所述第一烟道下方与第二烟道下方连通,并在连通部位底部设有收尘机构,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垃圾焚烧余热利用系统

【技术保护点】
垃圾焚烧余热利用系统,沿烟气通道的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过热器、蒸发器和省煤器,所述烟道竖直设置,所述过热器、蒸发器和省煤器的管道水平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热器由依次串联的第一过热器、第二过热器和第三过热器构成,燃烧室上方的主烟道与第一烟道上方连通,所述第一烟道下方与第二烟道下方连通,并在连通部位底部设有收尘机构,所述第一烟道底部设有保护蒸发器,所述过热器和蒸发器置于第二烟道内,所述省煤器置于第三烟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垃圾焚烧余热利用系统,沿烟气通道的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过热器、蒸发器和省煤器,所述烟道竖直设置,所述过热器、蒸发器和省煤器的管道水平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热器由依次串联的第一过热器、第二过热器和第三过热器构成,燃烧室上方的主烟道与第一烟道上方连通,所述第一烟道下方与第二烟道下方连通,并在连通部位底部设有收尘机构,所述第一烟道底部设有保护蒸发器,所述过热器和蒸发器置于第二烟道内,所述省煤器置于第三烟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蒸发器的旁设有向其受热面鼓风的吹灰器喷嘴,所述吹灰器通过设有电磁阀的主管道连接蒸汽气源,所述主管道和连接主管道的支管上设有喷嘴,所述主管道上设有电子气压计,所述电子气压计输出压力信号至PLC,所述PLC输出控制信号至电磁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焚烧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为横置的扁平状喷嘴,所述喷嘴倾斜向下向保护蒸发器受热面送出高压蒸汽。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垃圾焚烧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热器的入口联箱连接汽包的饱和蒸汽输出管道,所述第一过热器的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承发李大明李朝晖陈凤银汪宁肖杰玉赵峰娃考传利杨长青曹凤路张皓唐涛应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海螺川崎工程有限公司安徽海螺川崎节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上海海螺川崎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