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炉入料粒度全自动检测控制方法,针对不同的高炉入料,通过合理地控制取样次数、筛分动作顺序及相应的时间,通过三个电机不同的组合模式,精确地检测出不同粒度炉料的重量,进而计算出各粒度炉料的比例,实现不同粒度高炉入料的全自动检测,具有分级精确、效率高的优点,确保炼铁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在炼铁行业中,为保证炼铁的质量与效率,不但要求进入炼铁高炉的物料重量遵循一定的比例,而且对物料粒度的组成、分布也有较为严格的要求,以保证冶炼时高炉内的物料透气性良好、受热均匀,从而改善炉料的透气性、提高煤气利用率。申请号为CN200620130163.2的《高炉入料粒度全自动检测机械系统》专利公开了一种高炉入料粒度全自动检测机械系统,包括取料机构和安装于其下面主机架上并依次上下连通的称重料仓、筛分机构、分级称重机构,取料机构与称重料仓连通。取料机构包括副机架和沿副机架上面设置的导轨来回运动的取料小车,小车与动力机构连接;取料小车出料口通过取料溜槽直接接称重料仓;筛分机构包括多层检验筛,每层检验筛出口通过分级溜管接分级称重机构。分级称重机构下方设有与储料仓连接的返料输送机构,储料仓出口接入料输送机构。如公开的专利所示,其实施例部分及说明书附图1中所述的多层检验筛为设置有三个振动电机的七层检验筛。然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烧结矿和焦炭炉料粒度的不同,在检测时采用相同的筛分程序会造成筛分不彻底或者筛分过度的状况。筛分不彻底将无法使不同粒度的炉料充分分离,导致小粒度炉料混入大粒度炉料中;过度筛分将会引起颗粒破碎,导致小粒度炉料增多。因此,现有的筛分程序无法得到炉料不同粒度的精确重量及比例,也无法有效地保证炼铁产品的质量,亟需,能够对不同粒度的烧结矿和焦炭进行准确的高炉入料粒度全自动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能够对不同粒度的烧结矿和焦炭进行准确的高炉入料粒度全自动检测,具有分级精确、效率高的优点,保证炼铁广品的质量。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包括以下步骤 A:进行参数设定,包括筛分类型和取样小车取样次数设定,然后进入步骤B ; B:控制模块控制取样小车按照预设的取样次数进行取样,然后进入步骤C ; C:利用称重料仓对取样小车采集到的检验样品进行称重,并将检验样品总重输送至控制模块,然后进入步骤D ; D:控制模块根据设定的筛分类型控制检验筛进行一次筛分,如果执行烧结矿筛分,进入步骤E ;如果执行焦炭筛分,进入步骤F:E:控制模块控制检验筛上设置的第二电机启动75s-85s后停止ls-4s ;随后反接制动0.3s-0.5s,最后再启动55s-65s完成烧结矿一次筛分程序,然后执行输送程序,进入步骤G ;F:控制模块控制检验筛上设置的第二电机启动55s-65s后停止ls-4s,随后再反接制动0.3s-0.5s,最后再启动35s-45s完成焦炭一次筛分程序,然后执行输送程序,进入步骤G ; G:控制模块控制检验筛上设置的第三电机启动55s-65s,同时第二电机持续工作55s-65s后,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停止ls-4s,随后再反接制动0.3s_0.5s后完成输送程序,将检验筛中的炉料按不同粒度输送至相应的分级称重机构中,然后进入步骤H; H:等待60s-70s,待称重机构稳定后,利用分级称重机构对筛分出的不同粒度的炉料进行称重,并将不同粒度的炉料总重输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计算检验样品总重与不同粒度的炉料总重的误差是否超过检验样品总重的2%,如果超过,则提示本次检测无效;如果不超过,则计算各粒度炉料的比例,将计算结果在现场及控制室同时显示,并上报二级计算机控制系统,然后进入步骤I ; 1:控制模块控制称重机构下部的出料口打开。还包括烧结矿多次筛分步骤,烧结矿多次筛分步骤包括在所述的A步骤中设定烧结矿筛分次数,并在E步骤中完成烧结矿一次筛分程序后,继续进行烧结矿二次筛分及烧结矿后续筛分程序直至完成设定的筛分次数,烧结矿二次筛分及烧结矿后续筛分程序的电机动作均与烧结矿一次筛分程序相同,仅各电机启动时间为烧结矿一次筛分程序中电机启动时间的一半。还包括焦炭多次筛分步骤,焦炭多次筛分步骤包括在所述的A步骤中设定焦炭筛分次数,并在F步骤中完成焦炭一次筛分程序后,继续进行焦炭二次筛分及焦炭后续筛分程序直至完成设定的筛分次数, 并在相邻的两次焦炭筛分程序之间执行反向输送步骤,焦炭二次筛分及焦炭后续筛分程序的电机动作均与焦炭一次筛分程序相同,仅各电机启动时间为一次筛分程序中电机启动时间的一半;反向输送步骤为控制模块控制检验筛上设置的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反向启动15s-25s后反向停止ls-4s,随后再反接制动0.3s-0.5s后停止 2s_8s。所述的一次筛分程序中还包括一次剔卡程序,控制模块控制检验筛上设置的第一电机和第三电机同时启动25s-45s后停止ls-4s,随后再反接制动0.3s_0.5s,完成一次剔卡程序。所述的一次剔卡程序包括烧结矿一次剔卡程序和焦炭一次剔卡程序,烧结矿一次剔卡程序为控制模块控制检验筛上设置的第一电机和第三电机同时启动30s后停止ls-4s,随后再反接制动0.3s-0.5s,完成烧结矿一次剔卡程序;焦炭一次剔卡程序为控制模块控制检验筛上设置的第一电机和第三电机同时启动40s后停止ls-4s,随后再反接制动0.3s-0.5s,完成焦炭一次剔卡程序。所述的二次筛分及后续筛分程序中还包括二次剔卡程序,二次剔卡程序的电机动作均与一次剔卡程序相同,仅各电机启动时间为一次剔卡程序中电机启动时间的一半。所述E步骤中,控制模块控制检验筛上设置的第二电机启动80s后停止2s ;随后反接制动0.4S,最后再启动60s完成一次烧结矿筛分程序,然后执行输送程序,进入步骤G。所述F步骤中,控制模块控制检验筛上设置的第二电机启动60s后停止3s ;随后反接制动0.4s,再启动40s完成焦炭一次筛分程序,然后执行输送程序,进入步骤G。所述G步骤中,控制模块控制检验筛上设置的第三电机启动60s,同时第二电机持续工作60s后,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停止3s,随后再反接制动0.5s后完成输送程序,将检验筛中的炉料按不同粒度输送至相应的分级称重机构中,然后进入步骤H。所述的反向输送步骤为控制模块控制检验筛上设置的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反向启动20s后反向停止3s,随后再反接制动0.4s后停止5s。本专利技术针对不同的高炉入料,通过合理地控制取样次数、筛分动作顺序及相应的时间,通过三个电机不同的组合模式,精确地检测出不同粒度炉料的重量,进而计算出各粒度炉料的比例,实现不同粒度高炉入料的全自动检测,具有分级精确、效率高的优点,确保炼铁广品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各种设备在申请号为CN200620130163.2的《高炉入料粒度全自动检测机械系统》专利中均有详细公开,在此不再赘述。其中,如《高炉入料粒度全自动检测机械系统》专利的附图1所示,七层检验筛上呈三角形设置有三个连接电机的偏心块,三个偏心块从左至右依次连接本申请所述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高炉入料粒度全自动检测控制方法同样适用于设置有三个电机的五层检验筛。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高炉入料粒度全自动检测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进行参数设定,包括筛分类型和取样小车取样次数设定,然后进入步骤B ; B:控制模块控制 取样小车按照预设的取样次数进行取样,然后进入步骤C ; C:利用称重料仓对取样小车采集到的检验样品进行称重,并将检验样品总重输送至控制模块,然后进入步骤D ;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炉入料粒度全自动检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进行参数设定,包括筛分类型和取样小车取样次数设定,然后进入步骤B;?B:控制模块控制取样小车按照预设的取样次数进行取样,然后进入步骤C;C:?利用称重料仓对取样小车采集到的检验样品进行称重,并将检验样品总重输送至控制模块,然后进入步骤D;D:?控制模块根据设定的筛分类型控制检验筛进行一次筛分,如果执行烧结矿筛分,进入步骤E;如果执行焦炭筛分,进入步骤F:E:?控制模块控制检验筛上设置的第二电机启动75s?85s后停止1s?4s;随后反接制动0.3s?0.5s,最后再启动55s?65s完成烧结矿一次筛分程序,然后执行输送程序,进入步骤G;F:?控制模块控制检验筛上设置的第二电机启动55s?65s后停止1s?4s,随后再反接制动0.3s?0.5s,最后再启动35s?45s完成焦炭一次筛分程序,然后执行输送程序,进入步骤G;G:?控制模块控制检验筛上设置的第三电机启动55s?65s,同时第二电机持续工作55s?65s后,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停止1s?4s,随后再反接制动0.3s?0.5s后完成输送程序,将检验筛中的炉料按不同粒度输送至相应的分级称重机构中,然后进入步骤H;H:?等待60s?70s,待称重机构稳定后,利用分级称重机构对筛分出的不同粒度的炉料进行称重,并将不同粒度的炉料总重输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计算检验样品总重与不同粒度的炉料总重的误差是否超过检验样品总重的2%,如果超过,则提示本次检测无效;如果不超过,则计算各粒度炉料的比例,将计算结果在现场及控制室同时显示,并上报二级计算机控制系统,然后进入步骤I;I:控制模块控制称重机构下部的出料口打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立,李峰,李延民,马泳涛,郑华栋,马胜钢,李大磊,李良国,张宗磊,王海怡,王世雨,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