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分散反相悬浮聚合制备微球的方法及装置,属于功能高分子微球制备
技术介绍
高分子微球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由于其特殊的尺寸和形貌,高分子微球具备其他材料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广泛应用于药物载体、石油开采、日用化工、环境保护和食品加工等领域。反相悬浮聚合是制备吸水微球的比较成熟的方法。它是将水溶性单体(或其水溶液)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分散于连续介质一油相中进行聚合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副反应少等优点,且在传热、搅拌等问题上较之本体聚合和水溶液聚合更有优势,因此在水溶性单体聚合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反相悬浮聚合体系不稳定,学者们(CN102408505)通过选择合适的分散剂和增稠剂来增加反应体系的稳定性,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严格控制,但还是容易发生结块和粘釜现象,没有从工艺和设备上去真正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分散反相悬浮聚合制备微球方法及制备装置,无需分散剂和增稠剂即可解决微球粘连及粘釜,且制备装置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生产效率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分散反相悬浮聚合制备微球的方法,在冰水浴或5-10° C冷水浴中,将亲水性单体、交联剂和引发剂溶于蒸馏水中,配置成水相的反应体系,所述的交联剂加量为亲水性单体总质量的0.025 % 1% ;所述的引发剂加量为亲水性单体总质量的0.25% 4% ;所述的蒸馏水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3 10倍;在5-10° C冷水浴中将水相的反应体系滴加到油相分散介质中,水相的反应体系体积占油相分散介质体积的2% 30%,边滴加边搅拌,搅拌速率为100 6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分散反相悬浮聚合制备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冰水浴或5?10°C冷水浴中,将亲水性单体、交联剂和引发剂溶于蒸馏水中,配置成水相的反应体系,所述的交联剂加量为亲水性单体总质量的0.025%~1%;所述的引发剂加量为亲水性单体总质量的0.25%~4%;所述的蒸馏水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3~10倍;在5?10°C冷水浴中将水相的反应体系滴加到油相分散介质中,水相的反应体系体积占油相分散介质体积的2%~30%,边滴加边搅拌,搅拌速率为100~600r/min,滴加结束后,继续搅拌5?10min,使水相的反应体系分散在油相分散介质中形成第一次分散体系;将上述分散体系注入到装有提前被加热到反应温度的分散介质的反应釜体中,所述的分散介质体积为分散体系体积的4~15倍,依靠重力使微球缓慢沉降进行第二次分散,防止反应过程中剧烈的搅拌使微球碰撞粘连,反应温度40℃~80℃,反应时间2~8h;反应结束后,打开阀门,并用筛网将微球和分散介质分离,然后将微球洗净、烘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分散反相悬浮聚合制备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冰水浴或5-10° C冷水浴中,将亲水性单体、交联剂和引发剂溶于蒸馏水中,配置成水相的反应体系,所述的交联剂加量为亲水性单体总质量的0.025% 1% ;所述的引发剂加量为亲水性单体总质量的0.25% 4% ;所述的蒸馏水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3 10倍;在5-10° C冷水浴中将水相的反应体系滴加到油相分散介质中,水相的反应体系体积占油相分散介质体积的2% 30%,边滴加边搅拌,搅拌速率为100 600r/min,滴加结束后,继续搅拌5_10min,使水相的反应体系分散在油相分散介质中形成第一次分散体系;将上述分散体系注入到装有提前被加热到反应温度的分散介质的反应釜体中,所述的分散介质体积为分散体系体积的4 15倍,依靠重力使微球缓慢沉降进行第二次分散,防止反应过程中剧烈的搅拌使微球碰撞粘连,反应温度40°C 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华杰,步玉环,郭胜来,王春雨,王银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