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华文专利>正文

直链淀粉包覆并络合I3-的银包铁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93446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链淀粉包覆并络合I3-的银包铁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先合成银包铁纳米粒子,再采用直链淀粉包覆纳米粒子,再让I3-络合到直连淀粉分子螺旋结构中,最后形成复合磁性银纳米粒子。通过设计合成银包铁复合纳米粒子,解决银进入体内的靶向性问题;通过淀粉包覆纳米银解决纳米银的毒性和稳定性问题;通过直链淀粉络合碘离子解决碘的引入问题,又通过磁热作用解决碘络离子的释放问题;通过碘络离子对纳米银的特异性融合解决纳米银中银离子的释放问题;通过碘化银的生成解决体内银离子的去除问题。同时,设计的体系可综合利用磁性粒子的热疗效益和银的广谱、高效杀菌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银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直链淀粉包覆并络合I3-的银包铁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纳米银是指粒径位于1-1OOnm之间的银簇,由几个到几十个银原子团聚在一起所形成。纳米银是一种无耐药性、高效、广谱、长效的杀菌材料,目前已广泛用于医疗器械和作为外用药物,如纳米银织物、纳米银烧烫伤贴、纳米银抗菌敷料、纳米银导尿管、纳米银眼药、纳米银生物材料、纳米银骨水泥、含纳米银的心脏瓣膜、纳米银妇女外科抗菌器(阿希米)、纳米银隐形避孕套等等。但是,由于纳米银存在:(1)毒性问题。有实验报道纳米银直接与人体接触或植入体内,能够产生不良的生物学效应。一些体外试验也显示纳米银有一定的细胞毒性,而且同等剂量下,纳米级的银粒子和粒径较小的微米级银粒子,比粒径较大的微米级银粒子的体外细胞毒性更大。(2)稳定性差的问题。纳米银的最大缺点在于不稳定,容易发生聚焦。在纳米银用作敷料的应用过程中,在不加保护剂的常规条件下,常发生颗粒聚集或被氧化为棕色的氧化银而失去纳米特性,进而影响该材料的抗杀菌效果。同样,在将银纳米引入体内过程中,如何防止聚集,提高纳米银的稳定性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链淀粉包覆并络合I3?的银包铁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合成银包铁纳米粒子,再采用直链淀粉包覆纳米粒子,再让I3?络合到直连淀粉分子螺旋结构中,最后形成复合磁性银纳米粒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链淀粉包覆并络合I3-的银包铁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合成银包铁纳米粒子,再采用直链淀粉包覆纳米粒子,再让I3-络合到直连淀粉分子螺旋结构中,最后形成复合磁性银纳米粒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为:在含有0.1-0.5M银氨络离子和0.2-0.5M还原剂的混合溶液中加入0.2-1.0g表面修饰的10-15nm大小的磁性Fe3O4纳米粒子,室温下搅拌6-8小时,经磁性分离,乙醇洗涤、纯水洗涤,合成得到银包铁复合纳米粒子; 再加入0.5wt%可溶性直链淀粉的酸性水溶液,在室温下搅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华文蒲文丹
申请(专利权)人:赵华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