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假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3130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假肢,包括一漏斗形的假肢接受腔、连接组件以及假脚,所述连接组件的上端连接假肢接受腔,所述连接组件的下端连接所述假脚;所述假肢接受腔内壁包覆一层软垫,所述假脚内设有缓冲支撑所述连接组件下端的弹性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假肢结构简单,使用舒适,长时间穿戴也不会带来不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保健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假肢
技术介绍
由于疾病、外伤等原因,有些病人不得不做截肢手术。高位截肢者截肢后膝关节以下(包括膝关节)失去功能,病人重新站起来只能安装假肢或借助与其他器具。截肢分为小截肢和大截肢。小截肢是在清除感染和坏死组织的同时,指通过对部分血管重建或肢体矫形,进行开放性的局部截肢,有限地切除部分组织。大截肢是是因无法通过血管重建、药物控制或小截肢来减轻严重疾病状态。大截肢分为低位截肢和高位截肢,低位截肢一般从膝下10公分处 截肢,而高位截肢则需要从大腿根部截肢。高位截肢后患者在两年内的死亡率高越过50%,5年内死亡率越过80%。穿戴永久假肢的条件:(I)残肢条件残肢成熟定型是最基本的条件,即残肢已无肿胀,皮下脂肪养活,残肢肌肉不再继续萎缩,连续应用临时假肢2周以上残肢无变化,接受腔适配良好,不需要再修改接受腔。(2)训练情况经过穿戴临时假肢后的各种康复训练已达到基本目的和要求,当穿戴上永久性假肢后就可以立即很好地应用假肢。而现有假肢功能简单,穿戴舒适度差,使用感受差,长时间穿戴后,残肢部分容易疲劳,而引起不适甚至新的损伤或病变。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舒适,能够满足长时间穿戴依旧舒适的假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假肢,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困难,结构简单,使用舒适,长时间穿戴也不会带来不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假肢,包括一漏斗形的假肢接受腔、连接组件以及假脚,所述连接组件的上端连接假肢接受腔,所述连接组件的下端连接所述假脚;所述假肢接受腔内壁包覆一层软垫,所述假脚内设有缓冲支撑所述连接组件下端的弹性部件。优选地,所述假肢接受腔为大腿残肢接受腔,适用于高位截肢,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栓、连接管以及金属踝关节;所述固定栓的上端与大腿残肢接受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的上端设有枢接孔与所述固定栓的下端通过连接栓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管的下端连接所述金属踝关节;所述金属踝关节的下部可转动地限位在所述假脚的一类圆形的接受腔内。优选地,所述假肢接受腔为大腿残肢接受腔,适用于高位截肢,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栓、连接管以及弓形弹性件;所述固定栓的上端与大腿残肢接受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的上端设有枢接孔与所述固定栓的下端通过连接栓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管的下端连接所述弓形弹性件的上部;所述弓形弹性件的下部固定在所述假脚内。优选地,所述假肢接受腔为小腿残肢接受腔,适用于低位截肢,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管以及金属踝关节;所述连接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小腿残肢接受腔,所述连接管的下端连接所述金属踝关节;所述金属踝关节的下部可转动地限位在所述假脚的一类圆形的接受腔内。优选地,所述假肢接受腔为小腿残肢接受腔,适用于低位截肢,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管以及弓形弹性件;所述连接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小腿残肢接受腔,所述连接管的下端连接所述弓形弹性件的上部;所述弓形弹性件的下部固定在所述假脚内。优选地,所述接受腔与所述金属踝关节之间设有至少一弹性软垫。优选地,还包括一鞋子,所述鞋子套在所述假脚外。优选地,所述接受 腔为类圆形空间。优选地,所述接受腔为圆形空间。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使用了以上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假肢,结构简单,使用舒适,长时间穿戴也不会带来不适。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假肢的外观示意图;图2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假肢中假脚的剖面图;图3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假肢的外观示意图;图4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假肢的外观示意图;以及图5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假肢的外观示意图。附图标记I 大腿残肢接受腔2 连接组件3 假脚4 固定栓5 连接管6 金属踝关节7接受腔8弹性软垫9弓形弹性件10小腿残肢接受腔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进行进一步地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现有技术以及上述实施例可以实现所述变化例,在此不予赘述。这样的变化例并不影响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内容,在此不予赘述。实施例1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假肢的外观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假肢,包括一漏斗形的大腿假肢接受腔1、连接组件2以及假脚3,所述连接组件2的上端连接大腿假肢接受腔1,所述连接组件2的下端连接所述假脚3。所述大腿假肢接受腔I内壁包覆一层软垫,大大加强了对使用者残肢的缓冲和保护,提高了舒适度。所述假脚3内设有缓冲支撑所述连接组件2下端的弹性部件,能够减小行走中振动和反作用力对使用者残肢的伤害。所述大腿残肢接受腔I适用于大腿截肢,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固定栓4、连接管5以及金属踝关节6。所述固定栓4的上端与大腿残肢接受腔I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5的上端设有枢接孔与所述固定栓4的下端通过连接栓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管5的下端连接所述金属踝关节6。 图2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假肢中假脚的剖面图。如图2所示,所述金属踝关节6的下部可转动地限位在所述假脚3的一类圆形的接受腔7内。所述接受腔7与所述金属踝关节6之间设有至少一弹性软垫8。所述弹性软垫8能够提供弹性支撑,缓冲行走中振动和反作用力对使用者残肢的伤害。实际使用中,本专利技术的假肢还可以包括一鞋子(图中未示出),所述鞋子套在所述假脚3外。实施例2图3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假肢的外观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假肢,包括一漏斗形的大腿假肢接受腔1、连接组件2以及假脚3,所述连接组件2的上端连接大腿假肢接受腔1,所述连接组件2的下端连接所述假脚3。所述大腿假肢接受腔I内壁包覆一层软垫,大大加强了对使用者残肢的缓冲和保护,提高了舒适度。所述假脚3内设有缓冲支撑所述连接组件2下端的弹性部件,能够减小行走中振动和反作用力对使用者残肢的伤害。所述大腿残肢接受腔I适用于大腿截肢,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固定栓4、连接管5以及弓形弹性件9。所述固定栓4的上端与大腿残肢接受腔I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5的上端设有枢接孔与所述固定栓4的下端通过连接栓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管5的下端连接所述弓形弹性件9的上部。所述弓形弹性件9的下部固定在所述假脚3内。所述弓形弹性件9能够提供弹性支撑,缓冲行走中振动和反作用力对使用者残肢的伤害。实际使用中,本专利技术的假肢还可以包括一鞋子(图中未示出),所述鞋子套在所述假脚3外。实施例3图4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假肢的外观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假肢,包括一漏斗形的小腿假肢接受腔10、连接组件2以及假脚3,所述连接组件2的上端连接小腿假肢接受腔10,所述连接组件2的下端连接所述假脚3。所述小腿假肢接受腔10内壁包覆一层软垫,大大加强了对使用者残肢的缓冲和保护,提高了舒适度。所述假脚3内设有缓冲支撑所述连接组件2下端的弹性部件,能够减小行走中振动和反作用力对使用者残肢的伤害。所述小腿残肢接受腔10适用于小腿截肢,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连接管5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假肢,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漏斗形的假肢接受腔、连接组件(2)以及假脚(3),所述连接组件(2)的上端连接假肢接受腔,所述连接组件(2)的下端连接所述假脚(3);所述假肢接受腔内壁包覆一层软垫,所述假脚(3)内设有缓冲支撑所述连接组件(2)下端的弹性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假肢,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漏斗形的假肢接受腔、连接组件(2)以及假脚(3),所述连接组件(2)的上端连接假肢接受腔,所述连接组件(2)的下端连接所述假脚(3); 所述假肢接受腔内壁包覆一层软垫,所述假脚(3)内设有缓冲支撑所述连接组件(2)下端的弹性部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肢,其特征在于:所述假肢接受腔为大腿残肢接受腔(I),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固定栓(4)、连接管(5)以及金属踝关节(6); 所述固定栓(4)的上端与大腿残肢接受腔(I)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管(5)的上端设有枢接孔与所述固定栓(4)的下端通过连接栓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管(5)的下端连接所述金属踝关节(6); 所述金属踝关节(6)的下部可转动地限位在所述假脚(3)的一接受腔(7)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肢,其特征在于:所述假肢接受腔为大腿残肢接受腔(I),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固定栓(4)、连接管(5)以及弓形弹性件(9); 所述固定栓(4)的上端与大腿残肢接受腔(I)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管(5)的上端设有枢接孔与所述固定栓(4)的下端通过连接栓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管(5)的下端连接所述弓形弹性件(9)的上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磊梅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联康假肢矫形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