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镜像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45471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7 1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肢镜像治疗仪,包括第一方形板、第二方形板及平面镜,所述第一方形板的顶边与第二方形板的顶边通过铰链相连,所述第一方形板的侧边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方形板的侧边设有用于与第一连接件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件;所述平面镜设在第一方形板的背面;所述平面镜上设有刻度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有利于患者进行镜像治疗,加快康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械,特别涉及一种上肢镜像治疗仪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口老龄化,脑卒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脑卒中后75%的患者将遗留肢体功能障碍。除脑损伤本身造成的肢体瘫痪外,肩痛、肩手综合征、痉挛等并发症也会影响肢体功能的恢复。在脑卒中患者的恢复,上肢功能尤其重要,因为上肢功能与患者的ADL密切相关,上肢功能恢复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复归。镜像治疗(MirrorTherapy)又称镜像视觉反馈疗法(mirrorvisualfeedback,MVF),是1995年由Ramachandran等学者首次提出,并应用在幻肢痛患者疼痛治疗中。后陆续有镜像治疗应用于脑卒中、手外伤、慢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患者的报道。镜像疗法是指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将健侧活动的画面复制到患侧,让患者想象患侧运动,通过视错觉、视觉反馈以及虚拟现实,结合康复训练项目而成的治疗手段。然而,目前临床上还缺乏一款结构合理的上肢镜像治疗仪。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肢镜像治疗仪,其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有利于患者进行镜像治疗,加快康复效率。本技术的上肢镜像治疗仪,包括第一方形板、第二方形板及平面镜,所述第一方形板的顶边与第二方形板的顶边通过铰链相连,所述第一方形板的侧边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方形板的侧边设有用于与第一连接件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件;所述平面镜设在第一方形板的背面;所述平面镜上设有刻度层。进一步,所述第一方形板上设有用于安装平面镜的镜槽,所述镜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平面镜的厚度。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均为魔术扣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钩面层,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毛面层。进一步,所述刻度层包括沿镜面横向设置的横向刻度层及沿镜面纵向设置的纵向刻度层。进一步,所述第一方形板的底边和第二方形板的底边均设有摩擦件。进一步,所述摩擦件由橡胶材料制成,且所述摩擦件沿第一方形板和第二方形板的长度方向设置。进一步,所述第二方形板上设有用于视频监控的监控系统;所述监控系统包括处理控制器、用于获取视频信息的摄像头、用于储存数据的数据存储器及用于传输数据的数据传输器,所述摄像头、数据存储器及数据传输器均分别与处理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摄像头的摄像端设在第二方形板的背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上肢镜像治疗仪,第一方形板与第二方形板通过铰链可以自由翻折,在使用时可翻折成空心三棱柱的结构,并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保持结构的稳定;患者将健侧上肢放在平面镜前,以便能看清镜面上反射的健侧上肢像,同时将患侧上肢放在第一方形板与第二方形板背面之间的空间中,以挡住患侧上肢不进入患者视野;患者控制双肢体同时做同样的动作,尽可能多地活动患侧上肢并将看到的健侧上肢镜像想象成自己的患侧上肢,利用“幻象”提供的视觉反馈让大脑“误以为”在同时控制双手,从而激活支配患侧上肢运动的神经元,促进脑功能重组;患者看到镜中肢体的功能活动,通过视觉、运动指令、本体感觉等多通路间的相互作用,激活镜像神经元,使两个大脑半球间的抑制解除,达到神经重组,从而使上肢及手功能得以恢复;在镜面上的刻度层,使患者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情况制定不同康复目标,优于其他工具;本技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有利于患者进行镜像治疗,加快康复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第一翻折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翻折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监控系统的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上肢镜像治疗仪,包括第一方形板1、第二方形板2及平面镜3,所述第一方形板1的顶边与第二方形板2的顶边通过铰链4相连,所述第一方形板1的侧边设有第一连接件51,所述第二方形板2的侧边设有用于与第一连接件51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件52;所述平面镜3设在第一方形板1的背面;所述平面镜3上设有刻度层;第一方形板1与第二方形板2通过铰链4可以自由翻折,在使用时可翻折成空心三棱柱的结构,并通过第一连接件51和第二连接件52保持结构的稳定;患者将健侧上肢放在平面镜3前,以便能看清镜面上反射的健侧上肢像,同时将患侧上肢放在第一方形板1与第二方形板2背面之间的空间中,以挡住患侧上肢不进入患者视野;患者控制双肢体同时做同样的动作,尽可能多地活动患侧上肢并将看到的健侧上肢镜像想象成自己的患侧上肢,利用“幻象”提供的视觉反馈让大脑“误以为”在同时控制双手,从而激活支配患侧上肢运动的神经元,促进脑功能重组;患者看到镜中肢体的功能活动,通过视觉、运动指令、本体感觉等多通路间的相互作用,激活镜像神经元,使两个大脑半球间的抑制解除,达到神经重组,从而使上肢及手功能得以恢复;在镜面上的刻度层,使患者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情况制定不同康复目标,优于其他工具。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形板1上设有用于安装平面镜3的镜槽(图中未示出),所述镜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平面镜3的厚度;平面镜3可通过粘接等可拆卸的方式设在镜槽中;该结构使得第一方形板1能够完全埋设于第一方形板1,在第一方形板1与第二方形板2翻折至正面相接触时,第二方形板2不会与平面镜3相接触而损坏平面镜3,有利于平面镜3的防护。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51与第二连接件52均为魔术扣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51上设有钩面层,所述第二连接件52上设有毛面层;该结构便于一方形板与第二方形板2的连接,且能够根据需要一方形板与第二方形板2调节的间隔,适应性强。本实施例中,所述刻度层包括沿镜面横向设置的横向刻度层61及沿镜面纵向设置的纵向刻度层62;便于患者的记录和使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形板1的底边和第二方形板2的底边均设有摩擦件7;摩擦件7可增大相应方形板与支撑面之间的摩擦性能,有利于稳定治疗仪的结构,防止第一方形板1和第二方形板2的任意滑动;所述摩擦件7可由橡胶材料制成,且所述摩擦件7沿第一方形板1和第二方形板2的长度方向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方形板2上设有用于视频监控的监控系统;所述监控系统包括处理控制器81、用于获取视频信息的摄像头82、用于储存数据的数据存储器83及用于传输数据的数据传输器84,所述摄像头82、数据存储器83及数据传输器84均分别与处理控制器81通信连接;所述摄像头82的摄像端设在第二方形板2的背面;处理控制器81可为现有的单片机,具有数据处理及信号控制的功能,在此并不进行限制;摄像头82可摄取处于第一方形板1与第二方形板2之间的患侧上肢的运动情况,从而利于医护人员判断患者的康复情况;数据存储器83可为SD卡;数据传输器84可通过有线传输或者无线传输的方式实现数据传输,以实现实时监控。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上肢镜像治疗仪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肢镜像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方形板、第二方形板及平面镜,所述第一方形板的顶边与第二方形板的顶边通过铰链相连,所述第一方形板的侧边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方形板的侧边设有用于与第一连接件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件;所述平面镜设在第一方形板的背面;所述平面镜上设有刻度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肢镜像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方形板、第二方形板及平面镜,所述第一方形板的顶边与第二方形板的顶边通过铰链相连,所述第一方形板的侧边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方形板的侧边设有用于与第一连接件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件;所述平面镜设在第一方形板的背面;所述平面镜上设有刻度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镜像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形板上设有用于安装平面镜的镜槽,所述镜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平面镜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镜像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均为魔术扣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钩面层,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毛面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镜像治疗仪,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可慧李阳安
申请(专利权)人:遂宁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