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
,具体是一种假肢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假肢就是用工程技术的手段和方法,为弥补截肢者或肢体不完全缺损的肢体而专门设计和制作装配的人工假体,又称“义肢”。它的主要作用是代替失去肢体的部分功能,使截肢者恢复一定的生活自理和工作能力。其适用对象是因疾病、交通事故、工伤事故、运动创伤等原因的截肢者。假肢体做为人体的一部分配戴于断肢上,不仅需要美观的要求,而且需要满足弹性、抗老化性等要求。目前假肢体的材料主要分为两在类,即合金类与高分子材料类。但目前的合金材料作为假肢,尤其是下肢,要么承载瞬间的压强的应力不够,要么缺乏弹性,导致其使用寿命短。高分子材料类,目前的高分子材料假肢体,仿真性强,但无法达不到适于人身的力学性能,不便于配戴者的自由行动。而假肢需要的力学性能适中的材料,即需要抗腐蚀、又需要适合人体运动的弹性及抗压力,因而,现有技术中迫切需要一种适于人体力学的假肢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真、瞬间承压力强、使用寿命长的假肢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假肢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聚氨基甲酸酯80‑120份、铜0.5‑4份、锆5‑25份、铝10‑40份、钛0.05‑0.5份、硼0.01‑0.5份、镍3‑15份、钨0.1‑5份、钯30‑60份、环氧树脂1‑1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假肢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聚氨基甲酸酯80-120份、铜0.5-4份、锆5-25份、铝10-40份、钛0.05-0.5份、硼0.01-0.5份、镍3-15份、钨0.1-5份、钯30-60份、环氧树脂1-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肢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聚氨基甲酸酯85-115份、铜1-3份、锆8-22份、铝15-35份、钛0.08-0.4份、硼0.03-0.3份、镍5-12份、钨0.2-4份、钯35-55份、环氧树脂1-8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假肢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聚氨基甲酸酯90-110份、铜1.5-2.5份、锆10-20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绍龙,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蓝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