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鞋,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与助力型外骨骼联接的实现承载的鞋体。
技术介绍
将外骨骼穿戴于人体,组成助力型外骨骼携行系统,可代替人体承受垂向载荷,提高人体运动的负重能力,增强运动的耐力。为达到这一目标,需要使外骨骼的结构能与人体的骨骼、关节和肌肉系统相适应,即运动自由度应与人体一致,能在人机之间能够实现协调运动的同时,达到可靠承载的目标。对于人机携行系统中的外骨骼结构而言,其主要功能在代替人体承受垂向载荷,即载荷沿着背架、髋部结构、下肢承载结构的顺序向下传递,并最终通过鞋体传递至地面。因此鞋体是整个外骨骼结构中承载的末端环节,直接与地面接触,外骨骼所有的负重以及人机携行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冲击载荷都会集中作用于鞋体,可见鞋的承载能力是决定外骨骼承载效率的关键部件之一。与此同时,为了实现人机运动一致,鞋体需要与人的脚部紧紧束缚在一起,而人体的脚掌有关节存在,因此为了配合人体脚掌的运动自由度,外骨骼鞋体不能为刚体,在前后脚掌之间需要一定的柔韧性,才能避免人机间的运动障碍。而且由于鞋体自身的重量需要人体克服,因此鞋体的重量不能过大,否则会导致人体的负担过重。在目前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助力型外骨骼用复合式承载鞋,用于外骨骼下肢结构的末端承载,其特征在于,承载鞋包括金属鞋骨架和填充层,所述金属鞋骨架由上板(1)和与之用连接销(3)相连接的底板(2)构成;底板(2)具有的延伸外缘;延伸外缘上设置有用于与踝关节支撑座的连接的螺栓孔(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放,程文明,周宏,张则强,朱家元,吴晓,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