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氮合金化的包芯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4838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0:01
一种用于氮合金化的包芯线,包括外皮层(1),芯层(4),所述芯层(4)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铝网支撑层(3),铝网支撑层(3)与外皮层(1)之间设置有硅钙合金层(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芯层的外表面设置有铝网支撑层,铝网支撑层与外皮层之间设置有硅钙合金层,铝网支撑层能够对芯层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同时也不会对钢液引入不需要的元素,而且铝网支撑层能起到较好的固定氮作用,从而提高和稳定了氮的回收率,所采用的氮化铁合金颗粒有利于芯层快速溶解在钢液中,参与钢液的合金化,钢液的氧含量和硫含量大幅降低,对氮的回收率较高,产品中氮的含量波动较小,产品质量稳定。(*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芯线,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氮合金化的包芯线
技术介绍
钢的氮合金化可提高钢的强度、塑性、韧性及抗热疲劳等综合机械性能,并使钢具有良好的可焊性。在达到相同的强度下,氮合金化节约微合金元素钒、钛、铌等,进而降低了成本。氮合金化技术可用于结构钢、工具钢、不锈钢、钢筋钢及铸铁中。氮合金化与微合金化技术联合应用于高强度低合金钢中,可促进钢中碳氮化合物的析出,更有效地发挥沉淀强化和细化晶粒作用。现有技术中主要是在冶炼后期加入氮化合金,如氮化铬铁、氮化锰铁、氮化铁,来实现氮合金化,但氮的回收率较低(70-90%)且波动较大,影响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1818086A,公告日为:2006年8月16日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冶炼中用于实现钢液钒、氮合金化的包芯线,可在钢液钒、氮合金化时使钒和氮合金元素回收率提高且稳定,该包芯线包括芯层和钢质的外层,芯层通过外层的包裹而制成线状,芯层含有氮化钒合金,在出完钢后或钢液精炼处理后将包芯线通过喂线机喂入钢液深处,从而实现在钢液中添加钒、氮及其他合金元素的目的。但是该结构的缺陷在于:制造工艺复杂,对氮的回收率较低,而且产品中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氮合金化的包芯线,包括外皮层(1),芯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4)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铝网支撑层(3),铝网支撑层(3)与外皮层(1)之间设置有硅钙合金层(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民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上大模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