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烯烃聚合催化剂和烯烃聚合领域,具体涉及用于乙烯聚合或乙烯共聚合的催化剂、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催化剂的应用。
技术介绍
烯烃聚合催化剂是聚烯烃聚合技术的核心,从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发展来看,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1)开发能够制备特殊性能或性能更优异的聚烯烃树脂催化剂,如茂金属催化剂及非茂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等;(2)对于通用聚烯烃树脂的生产而言,在进一步改善催化剂性能的基础上,简化催化剂制备工艺,降低催化剂成本,开发对环境友好的技术,以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20世纪80年代以前,聚乙烯催化剂研究的重点是追求催化剂效率,经过近30年的努力,聚乙烯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提高,简化了聚烯烃的生产工艺,降低了能耗和物耗。专利CN201010186264.2和CN200910092169.3公开了载体催化剂的主要组成是载体、卤化钛及给电子体,卤化钛 直接加入催化剂组分中。专利CN201010231403.9公开了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加入有机硅氧烷可以制备宽分布聚烯烃。本专利发现,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钛酸酯与卤化硅原位反应生成卤化钛、再负载在载体上制备主催化剂,再与助催化剂组成催化剂体系可以高效催化乙烯聚合或乙烯共聚合,主催化剂组分中加入硅氧烷给电子体,聚烯烃分子量分布变宽。本专利技术制备的主催化剂颗粒形态良好,负载量高、活性高,催化剂不从载体上脱落下来,适用于淤浆聚合工艺、气相聚合工艺或组合聚合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催化活性高的用于乙烯聚合或乙烯与共聚单体共聚合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乙烯共聚合催化剂由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组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一种宽分布聚烯烃催化剂,由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催化剂由载体、过渡金属卤化物、有机醇化合物和硅氧烷给电子体组成;载体、过渡金属卤化物、有机醇化合物和硅氧烷给电子体的摩尔比为1:1?30:0.5?30:0.001?1;所述的过渡金属卤化物是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由钛酸酯与卤化硅反应生成,载体与钛酸酯、卤化硅的摩尔比为1:1?30:1?40,钛酸酯与卤化硅的摩尔比为1:0.5?2;所述的助催化剂为有机铝化合物;主催化剂中的过渡金属卤化物与助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30?500;所述的助催化剂有机铝化合物选自通式为AlR5nX3?n的化合物中一种或两种的混合,式中,R5为氢或碳原子数为1?20的烃基或烷氧基、X为卤素,n为0
1.一种宽分布聚烯烃催化剂,由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催化剂由载体、过渡金属卤化物、有机醇化合物和硅氧烷给电子体组成;载体、过渡金属卤化物、有机醇化合物和硅氧烷给电子体的摩尔比为1:1-30:0.5-30:0.001-1 ;所述的过渡金属卤化物是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由钛酸酯与卤化硅反应生成,载体与钛酸酯、卤化硅的摩尔比为1:1_30:1_40,钛酸酯与卤化硅的摩尔比为1:0.5-2 ;所述的助催化剂为有机铝化合物;主催化剂中的过渡金属卤化物与助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30-500 ; 所述的助催化剂有机铝化合物选自通式为AlR5nX3_n的化合物中一种或两种的混合,式中,R5为氢或碳原子数为1-20的烃基或烧氧基、X为卤素,η为0〈n彡3的整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载体是指卤化物载体、无机氧化物载体或聚合物载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钛酸酯选自通式(I)为Ti (OR) 4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式中,R选自C1 C2tl的脂肪烃基、C6 C2tl的环戊二烯基及其衍生物、C6 C2tl的芳香烃基、COR'或COOR',R'是具有C1 Cltl的脂肪族基或具有C6 C10的芳香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卤化硅选自通式(2)为SiXnR”m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式中,X是卤素,优选Cl,Br, F等;R”是IC1 C2tl的脂肪经基、C1 C2tl的脂肪烧氧基、C6 C2tl的环戍_■稀基及其衍生物或C6 C2tl的...
技术研发人员:高克京,义建军,黄启谷,朱百春,黄海兵,刘智,王永刚,李荣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