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类金雀异黄酮烷基胺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8732703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6 1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类新型的金雀异黄酮烷基胺类化合物(I)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神经退行性相关疾病药物中的用途,包括但不限于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氏症、帕金森症、亨廷顿症、HIV相关痴呆症、多发性硬化症、进行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神经性疼痛、青光眼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式中:Ar表示如下所示的(A)~(C)中任一结构单元,n=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药物化学领域,涉及一类新型的金雀异黄酮烷基胺类化合物(I)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神经退行性相关疾病药物中的用途,包括但不限于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氏症、帕金森症、亨廷顿症、HIV相关痴呆症、多发性硬化症、进行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神经性疼痛、青光眼等神经退行性疾病。
技术介绍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由各种类型的脑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病、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急性和慢性缺氧性脑血管疾病等)所致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认知能力、记忆力和社会生活能力的减退以及情感、性格的改变,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在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血管性痴呆是老年期痴呆的第一位原因;随着世界人口向老龄化的不断推进,脑血管病日益增多,血管性痴呆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并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因此,VD已成为当今老年医学与精神医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血管性痴呆由于发病机制复杂,尚无能够阻断疾病发展的药物,目前临床治疗以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和脑代谢,加强脑部营养为主。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在VD患者表现认知功能损伤的同时也经常伴有胆碱能系统异常。VD患者海马区ChAT阳性神经元及纤维密度减低,脑内不同部位ChAT活性下降,在VD患者脑脊液中的ACh浓度明显低于正常水平,并且其浓度降低的程度与痴呆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而脑缺血可以导致脑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上升;同时,也发现一些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如:HuperzineA和Revastigmine,可以保护缺血造成的神经元损伤,且可以促进脑缺血后神经损伤和脑功能的恢复,表明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用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 s disease, 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力损害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病和癌症的高发性疾病,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上升为死亡原因的第四位。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65岁以上老人有10%智力障碍,其中二分之一发生痴呆,八十五岁以上发病率近50%。目前,我国AD患病人数已超过500万,这种疾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这个数字将更为庞大。由于AD临床表现为记忆能力、定向能力、思维和判断能力减退,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甚至出现异常精神行为症状等,使患者护理难度较大,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因而,研究开发新型老年痴呆治疗药物意义重大。从市场需求来看,世界市场研究和战略顾问公司新近完成的“老年痴呆症报告”预测,到2015年老年痴呆症治疗药物的全球销售额将达100亿美元;在我国,随着老年痴呆症发病率的迅速上升,这类药物的市场也快速膨胀。AD属多种因素引起的疾病,发病机理复杂,至今还未完全阐明其发病机制,患者死亡后解剖发现脑部淀粉样老年斑(Senile Plaques, SP)和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 NFT)是AD病人最具特征的组织病理变化。近年来,许多研究者致力于从分子和细胞水平来揭示AD的发病机理,提出了多种假说,如:胆碱能神经元损伤、淀粉样蛋白的沉积、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炎症、自由基氧化、金属离子失调等,因此,针对这些发病机制来发展的新型治疗途径和手段,将有希望缓解和改善AD患者的病情。目前临床上有效治疗AD的药物主要有两类:(1)基于神经递质乙酸胆碱不足导致认知功能失调的胆碱能假说,采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来提高病人脑内乙酞胆碱水平,如:Tacrine、Donepezil、Ravastigmine、Galantamine ; (2)米用 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抑制剂减少谷氨酸盐对神经细胞的损伤,如:Memantine Hydrochloride 但这些药物存在作用靶点单一、毒副作用较多、对AD患者的长期疗效欠佳等问题。因此,研究开发具有新型化学结构、新型作用机制、多作用靶点、低毒副作用的抗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药物不仅符合社会老龄化进程的迫切需求,而且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旦 o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公开一类金雀异黄酮烷基胺类化合物(I)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公开该类金雀异黄酮烷基胺类化合物(I)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再一目的在于公开该类金雀异黄酮烷基胺类化合物(I)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神经退行性相关疾病药物中的用途,包括但不限于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氏病、帕金森症、亨廷顿症、HIV相关痴呆症、多发性硬化症、进行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神经性疼痛、青光眼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金雀异黄酮烷基胺类化合物(I)的化学结构通式为:.权利要求1.一类金雀异黄酮烷基胺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该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通式如(I)所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雀异黄酮烷基胺类化合物(I)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此类金雀异黄酮烷基胺类化合物与盐酸、氢溴酸、硝酸、硫酸、磷酸、Cm脂肪羧酸、草酸、苯甲酸、水杨酸、马来酸、富马酸、琥珀酸、酒石酸、柠檬酸、C1^6烷基磺酸、樟脑磺酸、苯磺酸或对甲苯磺酸所形成的盐。3.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金雀异黄酮烷基胺类化合物(I)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根据Ar表示的结构单元和Linker或-O-Linker-NR1R2表示取代基的不同,有以下四种方法: 方法一:当Ar表示结构单元⑷且R3=H, Linker表示(CH2)m时:4.如权利要求3所述金雀异黄酮烷基胺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一的步骤a)中,反应所用碱为:碱金属氢氧化物、碱土金属氢氧化物、碱金属碳酸盐、碱土金属碳酸盐、碱金属碳酸氢盐、碱土金属碳酸氢盐、C1^8醇的碱金属盐、三乙胺、三丁胺、三辛胺、吡啶、甲基吗啉、甲基哌啶、三乙烯二胺、或四丁基氢氧化铵;反应所用溶剂为:乙醚、四氢呋喃、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二氯甲烷、氯仿、C3_8脂肪酮、苯、甲苯、乙腈或C5_8烷烃;化合物(I): 二卤烷基化合物(2):碱的摩尔投料比为1.0:Tl0.0:1.(Tl0.0 ;反应温度为室温 150。。;反应时间为I 72小时; 方法一的步骤b)中,反应所用溶剂为:乙醚、四氢呋喃、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二氯甲烷、氯仿、C3_8脂肪酮、苯、甲苯、乙腈、C^8醇、或C5_8烷烃冲间体(3):有机胺类化合物(4)的摩尔投料比为1.0:1.(Tl0.0 ;反应温度为室温 150°C ;反应时间为广72小时; 方法一的步骤c)中,反应所用溶剂为:水、C^6脂肪醇、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C3_8脂肪酮、乙腈、1,4-二氧六环、或二甲基亚砜;所用酸为:氯化氢、盐酸、硫酸、硝酸、磷酸、苯甲酸、CV6脂肪酸、CV6烷基磺酸、苯磺酸、对甲苯磺酸、或三氟乙酸;酸在反应体系中的质量分数为0.1%-100%,反应温度为(Tl50°C ;反应时间为30分钟 24小时。5.如权利要求3所述金雀异黄酮烷基胺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制备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类金雀异黄酮烷基胺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该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通式如(I)所示:式中:Ar表示如下所示的(A)~(C)中任一结构单元,n=1或2;;R1表示H、C1~C12烷基;R2表示C1~C12烷基、苄基、取代苄基、1,2,3,4?四氢吖啶9?基、6?氯?1,2,3,4?四氢吖啶9?基、8?氯?1,2,3,4?四氢吖啶9?基、6,8?二氯?1,2,3,4?四氢吖啶9?基、或N?脱甲基加兰他敏基;R1NR2也表示四氢吡咯基、吗啉基、哌啶基、4?位被C1~C12烷基所取代的哌啶基、4?位被苄基或取代苄基所取代的哌啶基、哌嗪基、4?位被C1~C12烷基所取代的哌嗪基、4?位被苄基或取代苄基所取代的哌嗪基;R3表示H、C1~C12烷基、CF3、C1~C4酰基;Linker表示(CH2)m;“?O?Linker?NR1R2”也表示;m表示1?12;R4表示H、C1~C12烷基、苄基或取代苄基;其中,当Ar表示(A)结构单元且R3表示H,Linker为(CH2)m,m为3或4时,R1NR2不表示4?苄基哌嗪基;当Ar表示(A)结构单元且R3表示H,Linker为(CH2)m,m为3时,R1NR2不表示吗啉基、四氢吡咯基、4?甲基哌嗪基;当Ar表示(B)结构单元且R3表示H,Linker为(CH2)m,m为2、3或4时,R1和R2不同时表示甲基、乙基、正丙基、或正丁基;当Ar表示(B)结构单元且R3表示H,Linker为(CH2)m,m为2、3、4、5或6时,R1NR2不表示吗啉基、哌嗪基、4?甲基哌嗪基;当Ar表示(B)结构单元且R3表示H,Linker为(CH2)m,m为2、3或4时,R1NR2不表示四氢吡咯基、哌啶基;当Ar表示(B)结构单元且R3表示H,Linker为(CH2)m,m为4或6时,R1NR2不表示4?乙基哌嗪基;当Ar表示(B)结构单元且R3表示H,Linker为(CH2)m,m为3或5时,R1NR2不表示4?苄基哌嗪基;上述术语“取代苄基”是指被苯环上被1?4个选自下组的基团所取代的苄基:F、Cl、Br、I、C1?4烷基、C1?4烷氧基、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硝基、氰基,这些取代基可在苯环的任意可能位置。52546dest_path_image001.jpg,720288dest_path_image002.jpg,389167dest_path_image003.jp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勇强晓明谭正怀袁文桑志培刘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