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6‑二烷基芘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628045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2 1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1,6‑二烷基芘的制备方法,包括:在氮气保护下,将1,6‑二溴芘、烯基硼酸频哪醇酯和钯催化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搅拌升温至70~75℃,加入碱溶液,70~75℃保温反应5h,降温至20~30℃,分液,水洗有机相后,将有机相中的溶剂脱除,得中间体化合物1,6‑二烯基芘,将1,6‑二烯基芘溶解,置于氢化釜中,加入氢化催化剂,先通氮气置换空气,再通氢气置换氮气,充压至5~20atm,升温至60~70℃,氢化反应6~10h后,过滤掉氢化催化剂,滤液脱溶剂,得1,6‑二烷基芘粗品,1,6‑二烷基芘粗品经柱层析或重结晶纯化,得1,6‑二烷基芘。本方法采用1,6‑二溴芘与烯基硼酸频哪醇酯进行偶联,不存在烷基链异构的副反应,得到GC纯度大于99.9%的目标产物,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1,6-二烷基芘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合成领域。
技术介绍
近年来,有机发光二级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是二十一世纪非常热门的新兴技术。由于其自身的优点,如可以自发光、可视角度大、驱动电压低、发光亮度高、超薄、可实现柔性显示等,使其有望成为替代液晶的下一代主流显示器。芘具有发蓝光、高的荧光效率等优良的荧光性质和良好的热稳定性。但是芘易形成π聚集或激基缔合物,导致发射光谱红移,同时也降低了发光效率.发光效率的降低使得大量的能量没有变成光能而转化成热能,使器件温度上升,最终使OLED寿命降低,因此抑制芘的聚集是其在有机电致发光领域应用中的一个主要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1,6-二烷基芘的制备方法,以1,6-二溴芘为原料,使用本合成路线,并配合适当的精制手段,获得了GC纯度>99.9%的高纯度目标物。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1,6-二烷基芘的制备方法,包括:在氮气保护下,将1,6-二溴芘、烯基硼酸频哪醇酯和钯催化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搅拌升温至70~75℃,加入碱溶液,70~75℃保温反应5h,降温至20~30℃,分液,水洗有机相后,将有机相中的溶剂脱除,得中间体化合物1,6-二烯基芘,将1,6-二烯基芘溶解,置于氢化釜中,加入氢化催化剂,先通氮气置换空气,再通氢气置换氮气,充压至5~20atm,升温至60~70℃,氢化反应6~10h后,过滤掉氢化催化剂,滤液脱溶剂,得1,6-二烷基芘粗品,1,6-二烷基芘粗品经柱层析或重结晶纯化,得1,6-二烷基芘,合成路线如下所示:其中,R1为C1-C6烷基、芳基中的任意一种。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1,6-二溴芘和烯基硼酸频哪醇酯的摩尔比为1∶(2.0~3.0)。进一步,所述钯催化剂为Pd(PPh3)2Cl2、Pd(PPh3)4、Pd(OAc)2、Pd(dba)2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进一步,所述有机溶剂为苯、甲苯、二甲苯、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二甲基乙酰胺(DME)、二氧杂环己烷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进一步,所述碱溶液为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溶液、碳酸盐溶液、碳酸氢盐溶液、磷酸盐溶液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碱溶液中的碱和1,6-二溴芘的摩尔比为(2-3)∶1。进一步,所述将1,6-二烯基芘溶解的溶剂为四氢呋喃、乙酸乙酯、异丙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进一步,所述氢化催化剂选自雷尼镍(RaneyNi)或钯炭(Pd/C),其中,雷尼镍中镍的质量含量不低于90%,钯炭的规格为活性炭上负载钯的质量含量为5%。进一步,所述重结晶纯化的溶剂选自石油醚、正己烷、甲苯、二甲苯或环己烷中的任意一种。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1,6-二烷基芘的制备方法,与已有文献方法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具有以下技术优点:1.工艺条件温和,环保,产率高,适合于车间大规模生产。2.由于反应过程中,不存在烷基异构的副产物,通过重结晶操作,即可获得高纯度的1,6-二烷基芘精品,目标物GC纯度>99.9%,该纯度指标远大于市售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DisPyr的1HNMR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1,6-二异丙基芘(DisPyr)制备DisPyr-A的制备:氮气保护好,在1L三口瓶中,依次加入1,6-二溴芘(61.2g,0.17mol),异丙烯基硼酸频哪醇酯(68.5g,0.408mol),甲苯(612g),Pd(PPh3)4(1.96g,1.7mmol),搅拌升温至70~75℃,开始滴加碳酸钾的水溶液(510mL,1mol/L),控温70-75℃滴加,30min滴毕,70~75℃保温反应5hrs,降温至20~30℃,分掉水相,有机相用200mL×3次水洗到pH=7,有机相转移至单口瓶中减压脱除溶剂(0.09MPa,80~85℃),得47.3g浅黄色固体,收率98.54%,GC纯度98.32%。DisPyr的制备:收集DisPyr-A所得的固体,加入946gTHF,20~30℃溶解,得到黄色澄清液,将上述溶液转移至氢化釜中,投入9.5gRaneyNi(镍质量含量不低于90%),先通氮气置换空气后,再通氢气置换氮气,充压至10~20atm,升温至60~70℃,氢化10hrs,待进行处理。过滤掉RaneyNi,收集所得的滤液,减压脱除溶剂(0.09MPa,60~65℃),得到浅黄色固体,加入735g环己烷升温至回流,得到浅黄色溶液,搅拌降温至20℃,抽滤,20℃的环己烷50mL淋洗滤饼,得到浅黄色晶体41.3g,GC纯度99.91%,收率86.3%。MS(m/z):[M+]=287.17,分子式C22H22,理论值286.17。1HNMR(CDCl3,400MHz)δ:1.51~1.58(12H,d),4.06~4.09(2H,dd),7.96~7.98(2H,d),8.04~8.06(2H,d),8.13~8.15(2H,d),8.30~8.33(2H,d),如图1。元素分析(C22H22),理论值C:92.26,H:7.74,实测值C:92.25,H:7.75。实施例21,6-二(2-(1-丁烯基)丁基)芘制备DbuPyr-A的制备:氮气保护好,在1L三口瓶中,依次加入1,6-二溴芘(61.2g,0.17mol),2-(1-丁烯)基硼酸频哪醇酯(74.3g,0.408mol),甲苯(612g),Pd(PPh3)4(1.96g,1.7mmol),搅拌升温至70~75℃,开始滴加碳酸钠的水溶液(510mL,1mol/L),控温70-75℃滴加,30min滴毕,70~75℃保温反应5hrs,降温至20~30℃,分掉水相,有机相用200mL×3次水洗到pH=7,有机相转移至单口瓶中减压脱除溶剂(0.09MPa,80~85℃),得50.9g浅黄色固体,收率96.4%,GC纯度97.32%。DbuPyr的制备:收集DbuPyr-A所得固体,加入2L乙酸乙酯和200mL异丙醇,20~30℃溶解,得到黄色澄清液,将上述溶液转移至氢化釜中,投入15.4gPd/C(钯炭的规格为活性炭上负载钯的质量含量为5%,含水量66.6%),先通氮气置换空气后,再通氢气置换氮气,充压至5~10atm,升温至60~70℃,氢化10hrs,待进行处理。过滤掉Pd/C,收集所得的滤液,减压脱除溶剂(0.09MPa,60~65℃),得到浅黄色固体,加入530g均三甲苯升温至回流,得到浅黄色溶液,搅拌降温至30℃,抽滤,20~30℃的均三甲苯50mL淋洗滤饼,得到浅黄色晶体47.6g,GC纯度99.92%,收率92.3%。1HNMR(CDCl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7/CN105523881.html" title="一种1,6‑二烷基芘的制备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1,6‑二烷基芘的制备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1,6‑二烷基芘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氮气保护下,将1,6‑二溴芘、烯基硼酸频哪醇酯和钯催化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搅拌升温至70~75℃,加入碱溶液,70~75℃保温反应5h,降温至20~30℃,分液,水洗有机相后,将有机相中的溶剂脱除,得中间体化合物1,6‑二烯基芘,将1,6‑二烯基芘溶解,置于氢化釜中,加入氢化催化剂,先通氮气置换空气,再通氢气置换氮气,充压至5~20atm,升温至60~70℃,氢化反应6~10h后,过滤掉氢化催化剂,滤液脱溶剂,得1,6‑二烷基芘粗品,1,6‑二烷基芘粗品经柱层析或重结晶纯化,得1,6‑二烷基芘,合成路线如下所示:其中,R1为C1‑C6烷基、芳基中的任意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6-二烷基芘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氮气保护下,将1,6-二溴芘、烯基硼酸频哪醇酯和钯催化剂溶解在有
机溶剂中,搅拌升温至70~75℃,加入碱溶液,70~75℃保温反应5h,
降温至20~30℃,分液,水洗有机相后,将有机相中的溶剂脱除,得中间
体化合物1,6-二烯基芘,将1,6-二烯基芘溶解,置于氢化釜中,加入氢化催
化剂,先通氮气置换空气,再通氢气置换氮气,充压至5~20atm,升温至
60~70℃,氢化反应6~10h后,过滤掉氢化催化剂,滤液脱溶剂,得1,6-
二烷基芘粗品,1,6-二烷基芘粗品经柱层析或重结晶纯化,得1,6-二烷基芘,
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其中,R1为C1-C6烷基、芳基中的任意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6-二溴芘和
烯基硼酸频哪醇酯的摩尔比为1∶(2.0~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钯催化剂为
Pd(PPh3)2Cl2、Pd(PPh3)4、Pd(OAc)2、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元勋巨成良刘英瑞刘邦杰石宇孟凡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节能万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