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气门锁夹装配机,在工作台面上安装滑动装置和机体,所述机体的顶部具有一横向连接部位,该横向连接部位底面通过连杆操纵机构与滑块上端铰接,滑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外压头;所述外压头的下部为筒状,该筒内由上向下依次安装弹簧和内压头,并且内压头的底面具有与气门杆端头相适应的凹槽;所述滑动装置位于外压头的下方,在滑动装置上端铰接有旋转定位板,该旋转定位板的顶面并列分布有排气止退钉和进气止退钉各一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压装好一个气门锁夹总共只需要1分钟左右的时间,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大大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操作更加简单、方便。(*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装夹具
,尤其是一种发动机气门锁夹装配机。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发动机盖上一般安装有进气气门杆和排气气门杆各一排,在气门杆上装配气门锁夹时,通常按下列工序进行先将气门弹簧放置在汽缸盖上并使气门杆从气门弹簧中穿过;接着在气门弹簧上放置气门弹簧上座,锁夹位于气门弹簧上座的锥孔中;最后通过压头对气门弹簧上座施力,将弹簧上座和锁夹向下压,使锁夹锁紧在气门杆环槽内。这种手动压头装配方式完全依靠工人的熟练程度和操作技巧进行。装配时,一方面必须保证压头大端对气门弹簧上座施力均匀,否则锁夹会弹出或压不到位;另一方面压头小端要对准气门中心,否则气门杆会倾斜;只有当两者都满足时,才能将锁夹装配到位。一个比较熟练的工人压一个气门锁夹至少需要1.5分钟,再加上前后旋入和取出压头各需要1分钟,即装配好一个气门锁夹至少需要3.5分钟。它存在着工序及装配复杂、工作效率较低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方便,并且工作效率较高的发动机气门锁夹装配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发动机气门锁夹装配机,包括工作台面,其关键在于在工作台面上安装滑动装置和机体,所述机体的顶部具有一横向连接部位,该横向连接部位底面通过连杆操纵机构与滑块上端铰接,滑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外压头;所述外压头的下部为筒状,该筒内由上向下依次安装弹簧和内压头,并且内压头的底面具有与气门杆端头相适应的凹槽;所述滑动装置位于外压头的下方,在滑动装置上端铰接有旋转定位板,该旋转定位板的顶面并列分布有排气止退钉和进气止退钉各一排。上述连杆操纵机构包括连杆座、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操纵杆,所述连杆座固定在机体顶部的横向连接部位上,并与第一连杆的上端铰接,第一连杆的下端与第二连杆上端铰接,而第二连杆的下端铰接在滑块上;所述操纵杆与第一连杆的外侧边固定连接,并与第二连杆的中心线形成一夹角。在上述机体的中部设有固定套,在固定套内安装有导向套,所述滑块位于该导向套内,并且导向套的中心线垂直于水平面。上述外压头的上端具有插销插入滑块底端的安装孔中,该安装孔的孔壁开有径向通孔,该径向通孔内安装紧定螺钉顶靠在插销的圆周面上。上述外压头底端的筒壁上开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安装卡圈,该卡圈对内压头轴向限位。上述滑动装置通过底板安装在工作台面上,它包括导轨主体、上导轨条、下导轨条和滑动底板,其中导轨主体固定在底板上,在导轨主体上安装滑动底板,该滑动底板与底板之间导轨主体的两侧设置导轨条,其中上导轨条与滑动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下导轨条固定在底板上。上述旋转定位板为“冂”形,其顶板上并列分布一排排气止退钉和一排进气止退钉,它的侧板为底边向上的等腰三角形,该侧板的底部角通过销轴与固定在滑动底板上的轴承座连接,在侧板两侧的滑动底板上固定有挡板,挡板的上端具有与侧板相适应的斜面。在上述旋转定位板的顶板上设置定位销和削边销,该定位销和削边销分别位于一排排气止退钉的两侧。在上述上导轨条上开有一排通孔,通孔内由上向下依次安装垫块和钢球,所述钢球的底部与下导轨条的上表面接触。在上述导轨主体上表面的中部开孔,该孔内安装压缩弹簧,在压缩弹簧上放置碰珠,所述滑动底板底部开有一排与该碰珠对应的锥孔。采用本技术装配发动机气门锁夹时,先在汽缸盖的每一根气门杆上套上气门弹簧,接着在气门弹簧上放置气门弹簧上座,锁夹位于气门弹簧上座的锥孔中;接着将汽缸盖放置到旋转定位板上,并使其中一个排气止退钉顶住一根气门杆的底部,然后操作连杆操纵机构压下外压头,使弹簧上座和锁夹向下移动,气门杆进入内压头底端面的凹槽中,在外压头内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将锁夹锁紧在气门杆环槽内。当压好一个排气门锁夹时,只需左右移动滑动底板,使相邻的另一个弹簧上座处于压头的正下方就可压装另一锁夹;一排排气门锁夹压好后,将旋转定位板旋到另一侧就可以继续压装进气门锁夹。有益效果本技术压装好一个气门锁夹总共只需要1分钟左右的时间,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大大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操作更加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C-C剖视图。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图4为图3的B-B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外压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工作台面1为长方形,在工作台面1上前后两端分别螺栓连接机体3和底板2,所述机体3的顶部具有一横向连接部位3a,该横向连接部位3a的底面螺栓连接有连杆座11,并且连杆座11与第一连杆12的上端铰接,第一连杆12的下端与第二连杆13上端铰接,而第二连杆13的下端铰接在滑块4上。在第一连杆12的外侧开有螺孔,第一连杆12通过该螺孔与操纵杆14连接,操纵杆14与第二连杆13的中心线形成一夹角,在操纵杆14的外端安装手柄31。所述滑块4及第二连杆13的下端位于导向套5内,滑块4在第二连杆13的带动下可在导向套5内上下滑动。导向套5置于固定套15内并与固定套15过盈配合,该固定套15固连在机体3中部的连接凸台3b上,连接凸台3b位于横向连接部位3a的正下方。滑块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外压头6,外压头6下部为筒状,该筒内由上向下依次安装弹簧7和内压头8,并且内压头8的底面具有与气门杆端头相适应的凹槽。在所述底板2上螺钉连接导轨主体17,导轨主体17上安装滑动底板20,该滑动底板20与底板2之间导轨主体17的两侧设置导轨条,其中上导轨条18与滑动底板20螺钉连接,下导轨条19与底板2螺钉连接,上、下导轨条间可相对滑动;在滑动底板20上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轴承座23,该轴承座23通过销轴22与“冂”形旋转定位板21的侧板的下端铰接;在旋转定位板21的顶板上并列分布一排排气止退钉9和一排进气止退钉10,排气止退钉9和进气止退钉10位于外压头6的下方,并且各排气止退钉9或各进气止退钉10的连线与内压头8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内并相互垂直。图1、图5还示出,外压头6的上端具有插销6a插入滑块4底端的安装孔中,该安装孔的孔壁开有径向通孔,径向通孔内安装紧定螺钉6b顶靠在插销6a的圆周面上。外压头6底端的筒壁上开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安装卡圈16,该卡圈16对内压头8轴向限位。图1、图2和图3还示出,“冂”形旋转定位板21的侧板为底边向上的等腰三角形,在侧板两侧的滑动底板20上固定有挡板24,挡板24的上端具有与侧板的侧边相适应的斜面。旋转定位板21由同一侧的挡板24支撑,使其中一个排气止退钉9或进气止退钉10始终位于内压头8的正下方。所述旋转定位板21的顶板上设置定位销25和削边销26,该定位销25和削边销26分别位于一排排气止退钉9的两侧。定位销25、削边销26和挡板24对汽缸盖起定位作用,由于汽缸盖本身具有一定重力,定位后就不需要其它任何夹紧元件。从图2和图3中还可进一步看出,在上导轨条18上开有一排通孔,通孔内由上向下依次安装垫块27和钢球28,垫块27的上表面与滑动底板20的底面接触,所述钢球28的底部与下导轨条19的上表面接触,导轨条19的上表面与上导轨条18下表面之间具有一定间距。由于钢球28和下导轨条19为点与面接触,减少了导轨面的摩擦阻力,避免了加工传统面与面接触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气门锁夹装配机,包括工作台面(1),其特征在于:在工作台面(1)上安装滑动装置和机体(3),所述机体(3)的顶部具有一横向连接部位(3a),该横向连接部位(3a)底面通过连杆操纵机构与滑块(4)上端铰接,滑块(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外压头(6);所述外压头(6)的下部为筒状,该筒内由上向下依次安装弹簧(7)和内压头(8),并且内压头(8)的底面具有与气门杆端头相适应的凹槽;所述滑动装置位于外压头(6)的下方,在滑动装置上端铰接有旋转定位板(21),该旋转定位板(21)的顶面并列分布有排气止退钉(9)和进气止退钉(10)各一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明善,何紫林,左雪梅,张素勇,
申请(专利权)人: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