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CPU的直列卧式发动机辅助润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96420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CPU的直列卧式发动机辅助润滑装置,包括CPU、温度传感器、机油供给单元、加热单元、喷头、控制开关和电源,其中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机油供给单元中并与CPU相连,CPU与控制开关相连,加热单元和电源通过控制开关相连,加热单元安装在机油供给单元上,喷头与机油控制单元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容易实现,通过CPU控制润滑系统的工作状态,能够使发动机在低温起动条件下得到充分的润滑,能够有效减轻活塞环和气缸之间的磨损,减少发动机的修理次数,延长发动机的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的润滑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CPU的直列卧式发动机辅助润滑装置
技术介绍
发动机低温启动后,由于缸筒活塞处于低温状态,汽油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遇冷后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附着在缸壁,活塞上,润滑机油于水滴混合后润滑缸壁、活塞、活塞环,致使其润滑不良。在发动机使用周期中,50 %的气缸磨损发生在起动过程,而冬季起动磨损占总起动磨损的60% 70%。试验表明:在气温为一 18°C时,发动机起动时的磨损量相当于汽车正常行驶210km的磨损量。其主要磨损部位是汽缸壁和活塞环。所以,低温磨损是正常磨损的数十倍,发动机的缸壁,活塞、活塞环的磨损,百分之八十以上是低温状态下磨损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CPU的直列卧式发动机辅助润滑装置。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CPU的直列卧式发动机辅助润滑装置,包括CPU、温度传感器、机油供给单元、加热单元、喷头、控制开关和电源,其中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机油供给单元中并与CPU相连,CPU与控制开关相连,加热单元和电源通过控制开关相连,加热单元安装在机油供给单元上,喷头与机油控制单元相连。本技术还具有如下技术特点:所述的机油供给单元包括机油底壳、集滤器、电动机油泵、旁通阀、机油滤清器和回油管,所述的集虑器采用浮筒式集滤器,所述的机油滤清器采用全流式机油滤清器。所述的加热单元包括电热丝和被加热油管,所述的电热丝采用镍铬电热合金电热丝。所述的CPU采用MAC7100系列微处理器。所述的喷头采用低压雾化喷嘴喷头。所述的温度传感器采用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本技术与现有的发动机润滑装置相比,结构简单,容易实现,通过CPU控制润滑系统的工作状态,能够使发动机在低温起动条件下得到充分的润滑,能够有效减轻活塞环和气缸之间的磨损,减少发动机的修理次数,延长发动机的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连接关系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给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遵从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CPU的直列卧式发动机辅助润滑装置,包括CPU、温度传感器、机油供给单元、加热单元、喷头、控制开关和电源,其中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机油供给单元中并与CPU相连,CPU与控制开关相连,加热单元和电源通过控制开关相连,加热单元安装在机油供给单元上,喷头与机油控制单元相连。所述的CPU采用MAC7100系列微处理器。所述的机油供给单元包括机油底壳、集滤器、电动机油泵、旁通阀、机油滤清器和回油管。所述的集虑器采用浮筒式集滤器。所述的机油滤清器采用全流式机油滤清器。回油管把油路中供给多余的润滑油流到电动机油泵的输入端。机油滤清器采用的全流式机油滤清器多为过滤式。机油从纸滤芯的外围进入滤清器中心,然后经出油口流进机体主油道。机油流过滤芯时杂质被截留在滤芯上。如果滤清器使用时间达到了更换周期,就把整个滤清器拆下扔掉换上新滤清器。纸滤芯由经过酚醛树脂处理的微孔滤纸制造,这种滤纸具有较高的强度,较好的抗腐蚀性和抗湿性。纸滤芯则具有质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滤清效果好、阻力小和成本低等优点,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述的加热单元包括电热丝和被加热油管,所述的电热丝采用镍铬电热合金电热丝,镍铬电热合金系列主要优点为高温强度较铁铬铝高,高温使用下不易变形,其结构不易改变,塑性较好,易修复,其辐射率高,无磁性,耐腐蚀性强,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加热单元的电热丝缠绕在被加热油管周围,电源向电热丝提供电流,使电热丝加热油管中的润滑油升温,使润滑油温度提高。所述的喷头采用低压雾化喷嘴喷头,低压雾化喷嘴的雾化质量好,喷射范围大,夕卜形尺寸小,不易堵塞、磨损和损坏,装拆方便。喷头的数量应气缸数一致,以致每个气缸能够在低温环境下得到足够的润滑。喷头安装在曲轴后方的发动机机体上并与气缸轴线处在同一条轴线上,正对着气缸,发动机工作时,喷头连续不断地进行喷油。所述的温度传感器采用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利用导体或半导体在温度场内,随着温度的变化,阻值会改变的原理做成的,将物体的温度转化为电信号输出。其特点为,结构简单,测量范围宽,稳定性好、精度高等优点。本技术处于工作状态时,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机油供给单元的油底壳上,当油底壳里的润滑油温度低于20°C时,温度传感器向CPU提供信号,CPU发出执行信号使控制开关闭合,接通电源,润滑油经此油路被加热,最终由喷头喷射到气缸、曲轴和曲轴轴承上,减轻低温条件下发动机的磨损。当润滑油温度不低于20°C时,本技术停止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CPU的直列卧式发动机辅助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CPU、温度传感器、机油供给单元、加热单元、喷头、控制开关和电源,其中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机油供给单元中并与CPU相连,CPU与控制开关相连,加热单元和电源通过控制开关相连,加热单元安装在机油供给单元上,喷头与机油控制单元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CPU的直列卧式发动机辅助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CPU、温度传感器、机油供给单元、加热单元、喷头、控制开关和电源,其中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机油供给单元中并与CPU相连,CPU与控制开关相连,加热单元和电源通过控制开关相连,加热单元安装在机油供给单元上,喷头与机油控制单元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PU的直列卧式发动机辅助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油供给单元包括机油底壳、集滤器、电动机油泵、旁通阀、机油滤清器和回油管,所述的集滤器采用浮筒式集滤器,所述的机油滤清器采用全流式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超超赵玉河王培培伍赛特丰延明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