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列五缸柴油发动机的中排气歧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82385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8 0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列五缸柴油发动机的中排气歧管,包括排气歧管壳体,所述排气歧管壳体上设有四个进气口和两个出气口,两个进气口分别位于壳体的两端、另两个进气口位于壳体的一侧端面,两个出气口位于壳体的另一侧端面,排气歧管壳体内还设有两个内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排气歧管,各内腔废气通道的形状工整、交汇过渡顺畅,在保证直列五缸柴油发动机的排气歧管整体结构和布置合理的前提下,中排气歧管内部流场速度及压力分布均匀,结构优点突出,易于加工,实用性强,便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柴油发动机的排气歧管
,具体涉及一种直列五缸柴油发动机的中排气歧管
技术介绍
直列五缸柴油发动机虽然很少见,但可以很好地填补直列四缸柴油发动机与直列六缸柴油发动机技术应用领域的空缺。通常,直列五缸柴油发动机的排气歧管出气口的数量为两个,为了尽量减少各缸在排气时的相互阻碍,会根据点火顺序(点火顺序与排气顺序相同)和排气歧管出气口的位置来分配各缸排气通道所连接的出气口。因此,设计合理的废气流向和排气通道,保证良好的流场结构对发动机的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对于三段式、出气口中置的排气歧管,即排气歧管可分为前排气歧管、中排气歧管和后排气歧管,前、后排气歧管分别与中排气歧管相连,且出气口均位于中排气歧管上,中排气歧管的设计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列五缸柴油发动机的中排气歧管,能够克服以上技术难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列五缸柴油发动机的中排气歧管,包括排气歧管壳体,所述排气歧管壳体上设有四个进气口和两个出气口,两个进气口分别位于壳体的两端、另两个进气口位于壳体的一侧端面,两个出气口位于壳体的另一侧端面,排气歧管壳体内还设有两个内腔。所述四个进气口包括第一、二缸废气进气口、第三缸废气进气口、第四缸废气进气口和第五缸废气进气口,所述第一、二缸废气进气口和第五缸废气进气口分别位于壳体的两端,所述第三缸废气进气口和第四缸废气进气口位于壳体的一侧端面;所述两个出气口包括第一、二、五缸废气出气口和第三、四缸废气出气口,所述两个出气口位于壳体的另一侧端面;所述两个内腔包括第一、二、五缸废气流通管道的内腔和第三、四缸废气流通管道的内腔,其中,两个内腔结构不同且互不连通。所述第一、二、五缸废气流通管道的内腔包括三个端口,分别为第一、二缸废气进气口、第五缸废气进气口和第一、二、五缸废气出气口,所述第一、二、五缸废气流通管道的内腔包括第一、二缸废气通道和第五缸废气通道,所述第一、二缸废气通道与第五缸废气通道交汇呈“T”字型与第一、二、五缸废气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三、四缸废气流通管道的内腔包括三个端口,分别为第三缸废气进气口、第四缸废气进气口和第三、四缸废气出气口,所述第三、四缸废气流通管道的内腔包括第三缸废气通道和第四缸废气通道,所述第三缸废气通道和第四缸废气通道交汇呈“Y”字型与第三、四缸废气出气口连通。其中,第一、二缸废气进气口即为直列五缸柴油发动机的前排气歧管的废气出气口,也就是,前排气歧管为第一、二缸排气歧管;第五缸废气进气口即为直列五缸柴油发动机的后排气歧管的废气出气口,也就是,后排气歧管为第五缸排气歧管。具体工作时,当第一缸或者第二缸排气时,废气从发动机前排气歧管通过第一、二缸废气进气口进入中排气歧管,经过第一、二、五缸废气流通管道的内腔中的第一、二缸废气通道,最终由第一、二、五缸废气出气口流出排气歧管。根据一般直列五缸柴油发动机的点火顺序(1-2-4-5-3),此时第五缸废气通道内基本没有来自第五缸的废气,减少了对第一、二缸排气的影响。反之,第五缸排气时,亦然。当第三缸排气时,废气从第三缸废气进气口进入中排气歧管,经过第三、四缸废气流通管道的内腔中的第三缸废气通道,最终由第三、四缸废气出气口流出排气歧管。根据一般直列五缸柴油发动机的点火顺序(1-2-4-5-3),此时第四缸废气通道内基本没有来自第四缸的废气,减少了对第三缸排气的影响。反之,第四缸排气时,亦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中排气歧管,使发动机的第一、二、五缸的废气流通管道的内腔相通,但第一、二缸的排气与第五缸的排气又互不影响;使第三、四缸的废气流通管道的内腔相通,但第三、四缸的排气又互不影响。各内腔废气通道的形状工整、交汇过渡顺畅,在保证直列五缸柴油发动机的排气歧管整体结构和布置合理的前提下,中排气歧管内部流场速度及压力分布均匀,结构优点突出,易于加工,实用性强,便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立体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一个内腔的结构不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另一内腔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一个内腔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另一内腔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气口,2-出气口,3-壳体,1.1-第一、二缸废气进气口,1.2-第三缸废气进气口,1.3-第四缸废气进气口,1.4-第五缸废气进气口,1.5-第一、二、五缸废气出气口,1.6-第三、四缸废气出气口,1.7-第一、二、五缸废气流通管道的内腔,1.8-第三、四缸废气流通管道的内腔,1.9-第一、二缸废气通道,1.10-第五缸废气通道,1.11-第三缸废气通道,1.12-第四缸废气通道,2.1-第一缸废气进气口,2.2-第二缸废气进气口,2.33-第三缸废气进气口,2.4-第四、五缸废气进气口,2.5-第一、四、五缸废气出气口,2.6-第二、三缸废气出气口,2.7-第一、四、五缸废气流通管道的内腔,2.8-第二、三缸废气流通管道的内腔,2.9-第一缸废气通道,2.10-第四、五缸废气通道,2.11-第二缸废气通道,2.12-第三缸废气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所示:一种直列五缸柴油发动机的中排气歧管,包括排气歧管壳体3,所述排气歧管壳体3上设有四个进气口 1和两个出气口 2,其中,两个进气口分别位于壳体3的两端、另两个进气口位于壳体3的一侧端面,两个出气口 2位于壳体3的另一侧端面,排气歧管壳体3内还设有两个内腔。所述四个进气口包括第一、二缸废气进气口 1.1、第三缸废气进气口 1.2、第四缸废气进气口 1.3和第五缸废气进气口 1.4,所述第一、二缸废气进气口 1.1和第五缸废气进气口 1.5分别位于壳体的两端,所述第三缸废气进气口 1.2和第四缸废气进气口 1.3位于壳体的一侧端面;所述两个出气口包括第一、二、五缸废气出气口 1.5和第三、四缸废气出气口 1.6,所述两个出气口位于壳体的另一侧端面;所述两个内腔包括第一、二、五缸废气流通管道的内腔1.7和第三、四缸废气流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列五缸柴油发动机的中排气歧管,包括排气歧管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歧管壳体上设有四个进气口和两个出气口,两个进气口分别位于壳体的两端、另两个进气口位于壳体的一侧端面,两个出气口位于壳体的另一侧端面,排气歧管壳体内还设有两个内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奇骅方凌云闫善恒陈利仙叶云展郭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