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及直列双缸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92453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5 1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及直列双缸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其对两缸或至少两缸的发动机进行降温冷却,包括有箱体水套、气缸体水套、气缸盖水套及出口水套,其中,箱体水套由冷却水入口经底部水套向上依次经气缸体水套、气缸盖水套后,最后汇合于发动机进气侧的出口水套。通过箱体水套、气缸体水套、气缸盖水套及出口水套之间在发动机箱体、缸体及缸盖周侧的冷却水布局,可以实现发动机两缸或多缸之间更均匀的冷却,减小发动机内部热应力,提高工作可靠性。

Engine cooling water jacket structure and cooling water jacket structure of in-line double cylinder eng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ngine cooling water jacket structure and twin cylinder in-line engine cooling water jacket structure, the two cylinder or at least two cylinder engine cooling water jacket cooling, which comprises a box body, the cylinder body water jacket, cylinder head and water jacket outlet water jacket, the water jacket box by the cooling water jacket bottom to top the entrance gas cylinder block water jacket, cylinder head jacket, finally converge to the engine inlet side of the outlet water jacket. The body water jacket and cylinder water jacket, cylinder head and water jacket jacket in the export engine box, cylinder and cylinder head side of the cooling water distribution, can achieve more uniform cooling of the engine two cylinder or multi cylinder internal heat engine, reduce stress, improve working reli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及直列双缸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属于发动机冷却

技术介绍
发动机工作时,与高温燃气接触的零件将产生较大的热应力、热变形和由于过热导致的零件性能降低甚至失效等情形,这将导致磨损加剧、发动机效率下降、工作不正常等影响发动机稳定性和可靠性的严重后果。发动机冷却系统就是用于将发动机受高温加热的零部件冷却到允许温度范围内,让发动机正常工作不可或缺的辅助系统。水冷系统的冷却效果较好,且随着水套结构的改进具有较大的冷却潜力,因此其运用较广。初期的水冷系统为单循环水冷,即经过散热器的冷却水直接由水泵泵入发动机本体进行冷却,然后直接回到散热器。该种水冷系统在任何工况下,冷却水均要通过散热器冷却,会造成在一些工况下过度冷却的问题,进而影响发动机排放和油耗。对这种结构的改进方案是在发动机本体出水口和水泵入水口之间增加调温器,随着工况的变化,运行时冷却系统处于大循环或小循环状态。尽管改进方案消除了过冷,但和单循环水冷方案一样,在发动机为双缸或多缸时,由于冷却系统的流动结构为,经散热器冷却后的水通过水泵泵入缸体入口并依次进入各缸一侧分水道,然后各缸分水道冷却水分别经气缸垫过水孔进入相应缸盖进行冷却,并分别通过相应气缸垫过水孔回到各缸另一侧水道,最后汇成一股经由调温器分配到缸体入口或回到散热器。这种冷却水流动结构或水套布置,最直接的缺点是会造成各个缸体、缸盖冷却液流量难于均衡控制,水套中的冷却液流速均匀性较差,进而各缸冷却的均匀性和冷却性能不一致,甚至出现一些缸冷却过度而另一些缸冷却不足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用于消除气缸体间冷却水流量、流速分布差异,使多缸得到基本一致的冷却条件和冷却效果,消除多缸之间的温度分布差异,提高发动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对至少为两缸的发动机进行冷却,其包括有箱体水套、气缸体水套、气缸盖水套及出口水套,其中,所述箱体水套由发动机排气侧形成冷却水入口,该冷却水入口与箱体水套的底部水套相连通,该底部水套由发动机排气侧外侧通向所述气缸体水套形成箱体主水道,并在该气缸体水套与所述箱体水套接触位置形成有节流孔,所述箱体水套通过该节流孔沿发动机排气侧内侧形成有箱体支水道,所述箱体主水道、箱体支水道分别通过横向管段通向发动机进气侧的相应水箱中,与所述箱体支水道相连通的水箱具有向下与所述底部水套相连通的箱体竖直管段,且每个水箱向上与所述气缸体水套的缸体水道相连通;所述气缸体水套上由所述节流孔分别形成有气缸体主水道、气缸体支水道,该气缸体主水道、气缸体支水道对应与箱体主水道、箱体支水道相连通,且该气缸体主水道、气缸体支水道向上绕过发动机排气口并在发动机气缸体上部形成环向水道,该环向水道通过数个上水道与所述气缸盖水套相连通,且该环向水道在发动机进气侧通过气缸体竖直管段与所述箱体水套的水箱相连通;所述出口水套由气缸盖水套在发动机进气侧汇合而成。通过箱体水套、气缸体水套、气缸盖水套及出口水套在发动机上的冷却水布局,以消除气缸体间冷却水流量、流速分布差异,使多缸得到基本一致的冷却条件和冷却效果,消除多缸之间的温度分布差异,提高发动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列双缸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用于消除气缸体间冷却水流量、流速分布差异,使双缸得到基本一致的冷却条件和冷却效果,消除双缸之间的温度分布差异,提高发动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该技术方案:一种直列双缸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其包括有前缸水套、后缸水套及出口水套,所述前缸水套包括有前缸箱体水套、前缸气缸体水套、前缸气缸盖水套,所述后缸水套包括有后缸箱体水套、后缸汽缸体水套、后缸汽缸盖水套,其中,所述前缸箱体水套、后缸箱体水套由发动机排气侧对应形成有前缸冷却水入口、后缸冷却水入口,该前缸冷却水入口、后缸冷却水入口对应与所述前缸箱体水套、后缸箱体水套的前缸底部水套、后缸底部水套相连通;该前缸底部水套、后缸底部水套由发动机排气侧外侧通向所述前缸气缸体水套、后缸气缸体水套形成有前缸箱体主水道、后缸箱体主水道,并在所述前缸气缸体水套、后缸气缸体水套与所述前缸箱体水套、后缸箱体水套对应接触位置具有前缸节流孔、后缸节流孔,所述前缸箱体水套、后缸箱体水套通过该前缸节流孔、后缸节流孔沿发动机排气侧内侧形成有前缸箱体支水道、后缸箱体支水道,所述前缸箱体主水道、前缸箱体支水道、后缸箱体主水道、后缸箱体支水道对应通过前缸内外侧横向管段、后缸内外侧横向管段通向发动机进气侧的前缸内外侧水箱、后缸内外侧水箱上,该前缸内外侧水箱、后缸内外侧水箱向上与所述前缸气缸体水套、后缸气缸体水套的前缸缸体水道、后缸缸体水套相连通,且所述前缸内外侧水箱中的前缸内侧水箱、所述后缸内外侧水箱中的后缸内侧水箱分别通过前缸竖直管段、后缸竖直管段与所述前缸底部水套、后缸底部水套相连通;所述前缸气缸体水套、后缸气缸体水套上由所述前缸节流孔、后缸节流孔分别形成有前缸气缸体主水道、前缸气缸体支水道、后缸气缸体主水道、后缸气缸体支水道,该前缸气缸体主水道、前缸气缸体支水道、后缸气缸体主水道、后缸气缸体支水道与所述前缸箱体主水道、前缸箱体支水道、后缸箱体主水道、后缸箱体支水道对应相连通,且所述前缸气缸体主水道、前缸气缸体支水道向上绕过发动机排气口并在发动机气缸体上部形成一前缸环向水道,所述后缸气缸体主水道、后缸气缸体支水道向上绕过发动机排气口并在发动机气缸体上部形成一后缸环向水道,所述前缸环向水道、后缸环向水道顶部周向均通过数个前缸上水管、后缸上水管与所述前缸气缸盖水套、后缸气缸盖水套相连通,且该前缸环向水道、后缸环向水道在发动机进气侧通过前缸气缸体竖直管段、后缸气缸体竖直管段对应与所述前缸内外侧水箱、后缸内外侧水箱相连通;所述出口水套由前缸气缸盖水套、后缸气缸盖水套在发动机进气侧汇合而成。进一步的,所述前缸底部水套、后缸底部水套与发动机前、后缸中的曲轴箱体内壁及油底壳润滑油对应冷却,且该前缸底部水套、后缸底部水套上表面与其相对应的曲轴箱体内壁之间等距设置,并均为圆弧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前缸箱体主水道、前缸箱体支水道、后缸箱体主水道、后缸箱体支水道内冷却液流量一致;所述前缸内外侧横向管段、后缸内外侧横向管段截面相等。进一步的,所述前缸箱体支水道、后缸箱体支水道之间设置有平衡管段,该平衡管段连通所述前缸箱体支水道和后缸箱体支水道。进一步的,所述前缸环向水道、后缸环向水道靠近发动机排气侧的水平高度均高于所述前缸环向水道、后缸环向水道其他侧的水平高度。进一步的,所述前缸气缸体水套、后缸气缸体水套上具有隔断所述前缸环向水道、后缸环向水道的前缸缺口、后缸缺口,该前缸缺口、后缸缺口靠近所述发动机排气侧。进一步的,所述前缸气缸体水套、后缸气缸体水套之间相邻部分形成前缸冷却水套、后缸冷却水套,该前缸冷却水套、后缸冷却水套的径向厚度大于所述前缸气缸体水套或后缸气缸体水套其它位置的径向厚度。进一步的,所述前缸气缸盖水套、后缸气缸盖水套均覆盖燃烧室在发动机缸盖的区域;所述前缸气缸盖水套、后缸气缸盖水套的厚度小于所述前缸箱体水套、后缸箱体水套、前缸气缸体水套、后缸气缸体水套的厚度,且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及直列双缸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对至少为两缸的发动机进行冷却,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箱体水套、气缸体水套、气缸盖水套及出口水套(3),其中,所述箱体水套由发动机排气侧形成冷却水入口,该冷却水入口与箱体水套的底部水套相连通,该底部水套由发动机排气侧外侧通向所述气缸体水套形成箱体主水道,并在该气缸体水套与所述箱体水套接触位置形成有节流孔,所述箱体水套通过该节流孔沿发动机排气侧内侧形成有箱体支水道,所述箱体主水道、箱体支水道分别通过横向管段通向发动机进气侧的相应水箱中,与所述箱体支水道相连通的水箱具有向下与所述底部水套相连通的箱体竖直管段,且每个水箱向上与所述气缸体水套的缸体水道相连通;所述气缸体水套上由所述节流孔分别形成有气缸体主水道、气缸体支水道,该气缸体主水道、气缸体支水道对应与箱体主水道、箱体支水道相连通,且该气缸体主水道、气缸体支水道向上绕过发动机排气口并在发动机气缸体上部形成环向水道,该环向水道通过数个上水道与所述气缸盖水套相连通,且该环向水道在发动机进气侧通过气缸体竖直管段与所述箱体水套的水箱相连通;所述出口水套(3)由气缸盖水套在发动机进气侧汇合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对至少为两缸的发动机进行冷却,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箱体水套、气缸体水套、气缸盖水套及出口水套(3),其中,所述箱体水套由发动机排气侧形成冷却水入口,该冷却水入口与箱体水套的底部水套相连通,该底部水套由发动机排气侧外侧通向所述气缸体水套形成箱体主水道,并在该气缸体水套与所述箱体水套接触位置形成有节流孔,所述箱体水套通过该节流孔沿发动机排气侧内侧形成有箱体支水道,所述箱体主水道、箱体支水道分别通过横向管段通向发动机进气侧的相应水箱中,与所述箱体支水道相连通的水箱具有向下与所述底部水套相连通的箱体竖直管段,且每个水箱向上与所述气缸体水套的缸体水道相连通;所述气缸体水套上由所述节流孔分别形成有气缸体主水道、气缸体支水道,该气缸体主水道、气缸体支水道对应与箱体主水道、箱体支水道相连通,且该气缸体主水道、气缸体支水道向上绕过发动机排气口并在发动机气缸体上部形成环向水道,该环向水道通过数个上水道与所述气缸盖水套相连通,且该环向水道在发动机进气侧通过气缸体竖直管段与所述箱体水套的水箱相连通;所述出口水套(3)由气缸盖水套在发动机进气侧汇合而成。2.一种直列双缸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前缸水套(1)、后缸水套(2)及出口水套(3),所述前缸水套(1)包括有前缸箱体水套(11)、前缸气缸体水套(12)、前缸气缸盖水套(13),所述后缸水套(2)包括有后缸箱体水套(21)、后缸汽缸体水套(22)、后缸汽缸盖水套(23),其中,所述前缸箱体水套(11)、后缸箱体水套(21)由发动机排气侧对应形成有前缸冷却水入口(111)、后缸冷却水入口(211),该前缸冷却水入口(111)、后缸冷却水入口(211)对应与所述前缸箱体水套(11)、后缸箱体水套(21)的前缸底部水套(112)、后缸底部水套(212)相连通;该前缸底部水套(112)、后缸底部水套(212)由发动机排气侧外侧通向所述前缸气缸体水套(12)、后缸气缸体水套(22)形成有前缸箱体主水道(113)、后缸箱体主水道(213),并在所述前缸气缸体水套(12)、后缸气缸体水套(22)与所述前缸箱体水套(11)、后缸箱体水套(21)对应接触位置具有前缸节流孔(312)、后缸节流孔(313),所述前缸箱体水套(11)、后缸箱体水套(21)通过该前缸节流孔(312)、后缸节流孔(313)沿发动机排气侧内侧形成有前缸箱体支水道(114)、后缸箱体支水道(214),所述前缸箱体主水道(113)、前缸箱体支水道(114)、后缸箱体主水道(213)、后缸箱体支水道(214)对应通过前缸内外侧横向管段(116)、后缸内外侧横向管段(216)通向发动机进气侧的前缸内外侧水箱(117)、后缸内外侧水箱(217)上,该前缸内外侧水箱(117)、后缸内外侧水箱(217)向上与所述前缸气缸体水套(12)、后缸气缸体水套(22)的前缸缸体水道(121)、后缸缸体水套(221)相连通,且所述前缸内外侧水箱(117)中的前缸内侧水箱(117a)、所述后缸内外侧水箱(217)中的后缸内侧水箱(217a)分别通过前缸竖直管段(118)、后缸竖直管段(218)与所述前缸底部水套(112)、后缸底部水套(212)相连通;所述前缸气缸体水套(12)、后缸气缸体水套(22)上由所述前缸节流孔(312)、后缸节流孔(313)分别形成有前缸气缸体主水道(123)、前缸气缸体支水道(124)、后缸气缸体主水道(223)、后缸气缸体支水道(224),该前缸气缸体主水道(123)、前缸气缸体支水道(124)、后缸气缸体主水道(223)、后缸气缸体支水道(224)与所述前缸箱体主水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德君刘阳夏奇松刘天全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高金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