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摇臂间隙供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6421 阅读:3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摇臂间隙供油结构,包括有设置于摇臂内的摇臂轴,所述摇臂轴上设置有相对的轴孔,在摇臂的长臂内设置有油孔,油孔于长臂端部设置有节油喷嘴,在所述摇臂轴的外表面与摇臂之间设置有与摇臂固定的衬套;所述衬套与轴孔相对的内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和至少一个通油孔。两个轴孔分别与通油孔相通一次向油孔供油,而摇臂的转速导致摇臂轴孔与油孔相通的时间极短,这样节约了大量的润滑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领域,指发动机配件,特别是指一种发动机摇臂供油结构。
技术介绍
发动机摇臂是一个双臂杠杆,以中间摇臂轴孔为支点,将推杆传来的力改变方向和大小再传递给气门并使气门动作。摇臂的两臂不等长,分为长臂端和短臂端,其中长臂端用来推动气门。摇臂的臂端内设置有油孔。现技术采用的摇臂轴孔与油孔之间的供油是在摇臂每回转过程中连续供油,增加了供油量导致浪费并且在油压不足的情况下会产生机构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摇臂间隙供油结构,减少了摇臂轴孔与油孔的连通时间,节约润滑油量、增加了供油压力。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发动机摇臂间隙供油结构,包括有设置于摇臂内的摇臂轴,所述摇臂轴上设置有相对的轴孔,在摇臂的长臂内设置有油孔,油孔于长臂端部设置有节油喷嘴,在所述摇臂轴的外表面与摇臂之间设置有与摇臂固定的衬套;所述衬套与轴孔相对的内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和至少一个通油孔。所述凹槽中线同轴孔中心线位于同一径向截面上,设置有同凹槽不连通的至少一个通油孔,所述通油孔同油孔相连。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摇臂每回转一次,两个轴孔分别与通油孔相通一次向油孔供油,而摇臂的回转导致摇臂轴孔与油孔相通的时间极短,这样节约了大量的润滑油、增加了油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摇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剖面A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油路开启时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油路关闭时不意图;图5为本技术衬套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衬套展开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的是,以下的实施例仅能解释为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摇臂与摇臂轴均不现有技术,油孔也为现有技术,不需要进行单独的加工或设计。图1为本技术摇臂结构示意图;摇臂轴I穿入摇臂2内,摇臂2用支架3同发动机缸盖固定,摇臂轴I为中空结构,润滑油充入摇臂轴的中空结构。图2为本技术图1的剖面A示意图;在摇臂轴I的相对位置设置有轴孔6,润滑油通过轴孔6向摇臂2的端部供油,摇臂2以摇臂轴I为中心包括长臂端和短臂端,其中,长臂端连接有压球座用于动作气门,在长臂端内设置有油孔7,油孔7于长臂端开口处设置有节油喷嘴5,油孔7的另一开口于摇臂用于安装摇臂轴的部分。图5及图6为本技术衬套结构示意图和本技术衬套展开示意图。在摇臂轴I与摇臂2之间设置有衬套4,衬套4成圆筒状,在衬套内表面即面对轴孔的面设置有凹槽8,所述凹槽8设置为沿衬套径向截面方向但不连通,所述凹槽8与轴孔6连通用于储存润滑油以润滑衬套与摇臂轴,在衬套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油孔9,该通油孔正对油孔方向并不与凹槽相连接,当摇臂转到与轴孔正对时向油孔提供润滑油,当通油孔转过不与轴孔接通时,则不向油孔内提供润滑油,具体的开启和关闭油路见图3和图4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摇臂间隙供油结构,包括有设置于摇臂内的摇臂衬套,所述摇臂轴上设置有相对的轴孔,在摇臂的长臂内设置有油孔,油孔于长臂端部设置有节油喷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摇臂轴的外表面与摇臂之间设置有与摇臂固定的衬套;所述衬套与轴孔相对的内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和至少一个通油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摇臂间隙供油结构,包括有设置于摇臂内的摇臂衬套,所述摇臂轴上设置有相对的轴孔,在摇臂的长臂内设置有油孔,油孔于长臂端部设置有节油喷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摇臂轴的外表面与摇臂之间设置有与摇臂固定的衬套;所述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欢健徐杰
申请(专利权)人:奉化市动力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