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行驶系统,尤其是一种汽车后扭力横梁。
技术介绍
后扭力横梁,属于汽车行驶系统部件,是汽车后悬挂装置类型的一种,主要是承载汽车后部载荷,平衡左右后车轮的上下跳动,以减小车辆的摇晃,保持车辆的平稳。在整车装配布置中,后扭力横梁的衬套位置装配在车身上,后扭力横梁的制动器安装支架部分与后制动器及轮胎安装连接,后扭力横梁的托臂处连接着减震弹簧。当汽车在路况比较差的路面上行驶时,后扭力横梁会随着后车轮的上下跳动而作上下扭动动作,对后扭力横梁的使用寿命有着巨大的考验。在现用结构中,后扭力横梁的横梁是呈“U”状并侧边组焊,而且横梁与托臂焊接的两侧有R边,主要起到避免两侧出现应力集中而造成横梁两侧出现断裂的作用。而在实际行车过程中,由于有些路况较差,后扭力横梁做上下扭动动作过大,这样就经常造成后扭力横梁失效。虽然通过用打磨机在横梁的冲裁边上进行打磨等操作可以暂时解决后扭力横梁失效的问题,但是这样不仅会增加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而且打磨质量的稳定性无法保证,生产效率也比较低,只要横梁两冲裁边的断裂带稍微去除不干净都有可能造成后扭力横梁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后扭力横梁,是由横梁、托臂总成、稳定杆、谐振块和谐振块限位座组成,其特征是:横梁呈“Ω”型开口向右,谐振块呈开口状,在谐振块安装位置上增装一个谐振块限位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扭力横梁,是由横梁、托臂总成、稳定杆、谐振块和谐振块限位座组成,其特征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