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内饰板碳纤维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在促进制造业繁荣的同时,也对材料性能和加工工艺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挑战。在传统的汽车内饰板生产制造领域,一般采用PP或PVC塑料的注塑成型,但由于注塑工艺较难控制大制件的表面质量,因此注塑内饰板表面易存在气穴、小孔、麻点、熔接痕、缩瘪或者顶出白痕等缺陷,并且由于传统材料强度偏低,材质较软,表面易发生刮擦。而且传统注塑工艺需要设置专门的热压罐,耗能较高,提高了生产成本。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高强度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强度、比刚性以及良好的韧性,轻量化效果十分显著,在航空航天、军工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在汽车制造业中使用也愈加广泛,但内饰板领域应用较少,其通用型模具设计方案更为凤毛麟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内饰板碳纤维模具,提高汽车内饰板的强度、刚度以及韧性,延长内饰板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提出一种汽车内饰板碳纤维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下模和密封胶条;下模设有溢流槽和积料槽,积料槽外侧设有密封胶条安装槽;上模设有真空抽气口和树脂浇注口 ;密封胶条安装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内饰板碳纤维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下模和密封胶条;下模设有溢流槽和积料槽,积料槽外侧设有密封胶条安装槽;上模设有真空抽气口和树脂浇注口;密封胶条安装在密封胶条安装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1.种汽车内饰板碳纤维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下模和密封胶条;下模设有溢流槽和积料槽,积料槽外侧设有密封胶条安装槽;上模设有真空抽气口和树脂浇注口 ;密封胶条安装在密封胶条安装槽中。2.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板碳纤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槽和积料槽设置在下模靠近内饰板模型的四周。3.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内饰板碳纤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料槽均匀分布在内饰板模型四周,数量不少于4个。4.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内饰板碳纤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料槽分布于溢料槽外周,槽宽不小于5mm,槽深与内饰板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帆,张庆阳,席吕超,麦娟,孔啸,李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申模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