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唑化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87237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6: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的还显示5-HT2C拮抗作用(抗抑郁和抗焦虑效果),特别是5-HT2C反相激动作用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其包含下式(1)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1,R2,R3和R4独立地为氢或C1-6烷基等;R5为C4-7烷基或-(CR8R9)r-E;R6,R7,R8和R9独立地为氢,氟或C1-6烷基;A为C6-10芳基或杂芳基等;r为1,2,3或4;E为C3-8环烷基或C6-10芳基等;L为氧,硫或-NR10-;n为1,2或3;R10为氢或C1-6烷基等;和X为氢或卤素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含有新的吡唑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有效成分的药物。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治疗抑郁、焦虑等或预防其复发的药物,其具有5-HT2。拮抗作用,特别是具有5_HT2。反相激动作用和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作用。
技术介绍
抑郁是可以影响所有年龄段的人们的慢性疾病。在目前使用的各种抗抑郁剂中,最成功的ー种是选择性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以下,有时简称为” SSRI”)。SSRIs具有比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作用更高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作用。SSRIs包括例如三氟戊肟胺,西酞普兰,舍曲林和帕罗西汀,其在抑郁的药物治疗中起到主要作用。这样的SSRIs与已知作为传统的抗抑郁剂的三环系抗抑郁剂(以下,有时简称为”TCA”)相比,具有低的副作用,由此SSRIs广泛被用作高安全性的抗抑郁剂。另ー方面,也指出了 SSRIs的ー些问题。该问题包括例如需要3至8周的长的时间来表现充分的抗抑郁作用;特别是在服用SSRI后的早期,出现作为副作用的消化系统症状、例如恶心,呕吐和腹泻,和所谓的活性化障碍、例如焦虑症状和不安症状的开始或恶化;和用SSRI単独治疗的缓解率为约1/3,这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7.15 JP 2010-1607051.式(1)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 R1、R2和R3独立地选自氢原子和甲基,且 R4为氢原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A为任选被取代的C6_10芳基。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X为氢原子。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L为氧原子。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n为1。7.根据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 R1, R3和R4为氢原子,且 R2为甲基。8.根据权利要求1 7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6、R7、R8和R9为氢原子。9.根据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E是任选被取代的c3_8环烷基、任选被取代的含有I 3个氧原子作为环的构成原子的5 10元饱和杂环基、或任选被取代的苯基。10.根据权利要求1 9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E为任选被取代的C3_8环烷基。11.根据权利要求1 10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为I或2。12.根据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5为任选被取代的C4_7烷基。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式(I)的化合物是下述化合物的任一者: 1-[5_ (苄氧基)-1-(环己基甲基)-1H-吡唑-3-基]-N-甲基甲胺; 1-{1_(环己基甲基)-5-[(2_氟苄基)氧基]-1H-吡唑-3-基}-N-甲基甲胺; 1-{1-(环己基甲基)-5-[(3_氟苄基)氧基]-1H-吡唑-3-基}-N-甲基甲胺; 1-{1-(环己基甲基)-5-[(4_氟苄基)氧基]-1H-吡唑-3-基}-N-甲基甲胺; 1-{5-[(2-氯苄基)氧基]-1-(环己基甲基)-1H-吡唑-3-基}-N-甲基甲胺; 1-{5-[(3-氯苄基)氧基]-1-(环己基甲基)-1H-吡唑-3-基}-N-甲基甲胺; 1-{1-(环己基甲基)-5-[(2_甲基苄基)氧基]-1H-吡唑-3-基}-N-甲基甲胺; 1-{1-(环己基甲基)-5-[(3_甲基苄基)氧基]-1H-吡唑-3-基}-N-甲基甲胺; 1-{1-(环己基甲基)-5-[(2,4_ ニ氟苄基)氧基]-1H-吡唑-3-基}-N-甲基甲胺; 1-{5-[(2-氯-4-氟苄基)氧基]-1-(环己基甲基)-1H-吡唑-3-基}-N-甲基甲胺; 1-{1-(环己基甲基)-5-[(4_氟-2-甲基苄基)氧基]-1H-吡唑-3-基}-N-甲基甲胺; 1-{1-(环己基甲基)-5-[(2,5_ ニ氟苄基)氧基]-1H-吡唑-3-基}-N-甲基甲胺; 1-{5-[(5-氯-2-氟苄基)氧基]-1-(环己基甲基)-1H-吡唑-3-基}-N-甲基甲胺; 1-{1-(环己基甲基)-5-[(2_氟-5-甲基苄基)氧基]-1H-吡唑-3-基}-N-甲基甲胺; 1-{5-[(2-氯-5-氟苄基)氧基]-1_(环己基甲基)-1H-吡唑-3-基}-N-甲基甲胺; 1-{1-(环己基甲基)-5-[(2,5_ ニ氯苄基)氧基]-1H-吡唑-3-基}-N-甲基甲胺; 1-{5-[(2_氯-5-甲基苄基)氧基]-1_(环己基甲基)-1H-吡唑-3-基}-N-甲基甲胺; 1-[5_ (苄氧基)-1-(环戊基甲基)-1H-吡唑-3-基]-N-甲基甲胺; 1-U-(环戊基甲基)-5_ [(2-氟苄基)氧基]-1H-吡唑-3-基}-N-甲基甲胺; 1-U-(环戊基甲基)-5_ [(3-氟苄基)氧基]-1H-吡唑-3-基}-N-甲基甲胺; 1-U-(环戊基甲基)-5_ [(4-氟苄基)氧基]-1H-吡唑-3-基}-N-甲基甲胺; 1-{5-[(2-氯苄基)氧基]-1-(环戊基甲基)-1H-吡唑-3-基}-N-甲基甲胺; 1-{5-[(3-氯苄基)氧基]-1-(环戊基甲基)-1H-吡唑-3-基}-N-甲基甲胺; 1-U-(环戊基甲基)-5_ [(2-甲基苄基)氧基]-1H-吡唑-3-基}-N-甲基甲胺; 1-U-(环戊基甲基)-5_ [(3-甲基苄基)氧基]-1H-吡唑-3-基}-N-甲基甲胺; 1-U-(环戊基甲基)-5_ [(2,4-ニ氟苄基)氧基]-1H-吡唑-3-基}-N-甲基甲胺;1-{5-[(2-氯-4-氟苄基)氧基]-1-(环戊基甲基)-1H-吡唑-3-基}-N-甲基甲胺; 环戊基甲基)-5-[(4_氟-2-甲基苄基)氧基]-1H-吡唑-3-基}-N-甲基甲胺;1-U-(环戊基甲基)-5_ [(2,5-ニ氟苄基)氧基]-1H-吡唑-3-基}-N-甲基甲胺; 1-{5-[(5-氯-2-氟苄基)氧基]-1-(环戊基甲基)-1H-吡唑-3-基}-N-甲基甲胺; 1-{1_(环戊基甲基)-5-[(2_氟-5-甲基苄基)氧基]-1H-吡唑-3-基}-N-甲基甲胺; 1-{5-[(2-氯-5-氟苄基)氧基]-1-(环戊基甲基)-1H-吡唑-3-基}-N-甲基甲胺; 1-U-(环戊基甲基)-5_ [(2,5-ニ氯苄基)氧基]-1H-吡唑-3-基}-N-甲基甲胺;1-{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佐木泉丰田知宏吉永英史夏谷格高桥洋子
申请(专利权)人:大日本住友制药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