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作为有机半导体材料使用的微粒状、且在被加热至50°C 350°C的温度时向液晶状态相变的热致液晶材料。进一步涉及使用该微粒状材料形成的有机半导体薄膜、将用于形成有机半导体膜的上述微粒状材料分散而成的分散液、使用该分散液的有机半导体薄膜的制造方法、利用上述有机半导体薄膜的有机薄膜晶体管。
技术介绍
近年的高度信息化社会的进展异常显著,数字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等通信技术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与此同时,薄型电视和笔记本电脑的普及不断发展,对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电子纸等显示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年来,显示器的大型化的同时,精细化也不断进步,与以前相比像素数也进一步增大,与该像素数对应的多个场效应晶体管的装入成为必要。在液晶显示器中,通过将场效应晶体管作为有源元件配置在各像素中,并进行信号的开/关控制来驱动液晶。作为在有源元件中使用的场效应晶体管,可以使用薄膜晶体管。该薄膜晶体管的性能取决于所使用的半导体材料和结构。其中,其性能中,通过得到特别大的载流子迁移率及高的开/关比,从而不仅能够得到大的电流,使有机EL等的驱动成为可能,而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8.29 JP 2010-1916041.一种有机半导体微粒材料,其特征在于,其是能够作为有机半导体材料使用的微粒状的材料,该微粒是在被加热至50°c 350°C的温度时向液晶状态发生相变的热致液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半导体微粒材料,其中,所述微粒包含下述通式(I)所示的茈四甲酰二亚胺衍生物, 通式(I)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半导体微粒材料,其中,所述通式(I)所示的衍生物为下述结构式(I)所示的N,N’ -双十三烷基茈四甲酰二亚胺、或下述结构式(2)所示的N,N’ -双(3-(正十二烷氧基)-正丙基)_3,4,9,10-茈四甲酰二亚胺,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半导体微粒材料,其中,所述向液晶状态发生相变的温度为100°C 250°C。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半导体微粒材料,其中,所述微粒的平均粒径为IOnm至10 μ 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市川结,全现九,小熊尚实,平田直毅,河野寿夫,
申请(专利权)人:国立大学法人信州大学,大日精化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