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用于改善空气动力学性能的可变形顶部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58711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3:23
车辆(1)包括具有可变形顶部(12)的货厢体(5)。该可变形顶部能够置于如下位置:-中立位置,在该中立位置,所述可变形顶部基本形成与所述货厢体(5)的地板平行的平坦表面,或者-至少一个空气动力学位置,在该空气动力学位置,所述可变形顶部(8)的至少后部分(8a)相对于所述中立位置被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运输货物的车辆,例如挂车、半挂车或整体式车辆(rigid)。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如下一种具有可变形顶部的车辆该可变形顶部的形状能够适应性地改变,以改善空气动力学性能。
技术介绍
多年来,已进行了各种尝试来提高车辆的效率。高效率设计方案中的一个因素是车辆的空气动力学特性。车辆(尤其诸如卡车的工业车辆)的空气阻力是直接影响燃料消耗的因素之一。因此,在能源(化石能源或非化石能源)越来越少、越来越贵的总体趋势下,空气动力学性能是高效率车辆中的关键问题之一。现有车辆的一个问题是空气沿着风挡玻璃向上流动,然后在车辆的顶部上方沿纵向向后行进,并倾向于从所述顶部向外偏转。这种空气路径是不利的,因为这会引起紊流,此外,还导致在车辆后方产生低压区。这增大了车辆的阻力系数,因此造成了高的燃料消耗。据估算,在平坦路面上以巡航速度行驶的情况下,长途拖运卡车的空气动力学阻力消耗了发动机功率的大约40%至60%。过去,已将数种装置添加到车辆以减少紊流,尤其是防止空气从车辆顶部偏转离开。然而,这些装置并不能使车辆顶部的形状根据当前状况而适应性地改变以改善空气动力学性能。此外,许多这种已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运输货物的车辆,例如挂车、半挂车或整体式车辆,所述车辆(I)包括具有可变形顶部(8、12)的货厢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顶部能够置于如下位置: -中立位置,在所述中立位置,所述可变形顶部基本形成与所述货厢体(5)的地板平行的平坦表面,或者 -至少一个空气动力学位置,在所述空气动力学位置,所述可变形顶部(8)的至少后部分(8a)相对于所述中立位置被降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在所述空气动力学位置,所述可变形顶部(8、12)具有向后逐渐下降的轮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空气动力学位置,所述可变形顶部(8、12)的前部分(Sb)和/或中间部分相对于所述中立位置被升闻。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能够手动控制或能够通过控制装置来自动控制所述顶部(8、12)在所述中立位置和所述空气动力学位置之间的转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能够根据车辆速度来控制所述顶部的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外部检测装置,以在所述空气动力学位置高于所 述中立位置且检测到外部障碍物的情况下自动引起所述可变形顶部(8、12)的降低。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内部检测装置,以根据所述货厢体(5)内的载货来自动确定所述顶部(8、12)的降低位置。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多个支撑装置(13、20),所述多个支撑装置(13、20)彼此以一定的间隔布置在所述货厢体(5)的支撑表面(8、7)与所述货厢体(5)的可变形顶部之间并能够支撑所述可变形顶部,所述多个支撑装置中的至少一些支撑装置能够将所述可变形顶部置于所述中立位置和所述空气动力学位置。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13、20)设置在所述货厢体(5)的至少后部分处,例如在所述货厢体(5)的至少后三分之一处。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13、20)设置在所述货厢体(5)的几乎整个长度上。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支撑装置(20)中的至少一些支撑装置能够使所述可变形顶部(8)的后部分(8a)相对于所述中立位置降低。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保罗·巴拉林托马斯·雷切
申请(专利权)人:雷诺卡车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