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心微球SiO2减反射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53397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2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心微球SiO2减反射膜的制备方法:制备浓度为0.02mol/L~0.8mol/L的SiO2溶胶,在搅拌的条件下向其中加入成核剂,随后加入稳定剂,搅拌均化形成溶胶。其中成核剂为数均分子量2000~5000,可与水互溶、在300℃以下易分解的聚电解质,稳定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等。用该溶胶在洁净的玻璃基片上镀膜,于70~150℃干燥后,升温至300~500℃进行热处理,保温时间不少于0.1h,即得到SiO2减反射膜。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SiO2薄膜能够降低太阳光的反射率,进而提高太阳光的透过率,可以有效提高太阳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且方法简单,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SiO2与链状高分子聚合物为原料,制备一种可用于太阳能电池玻璃的减反射膜,属于太阳电池光伏领域。
技术介绍
相关研究表明,全世界的能源储备如煤炭资源和石油资源只能够供人类使用五十至七十年。因此,人类把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光聚焦于理论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上来,使其成为近几十年来,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但目前如何缩小实际光电转换效率和理论光电转换效率的差距,进一步提高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依然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道难题。在太阳电池的玻璃基板上镀制减反射膜,以期达到增加太阳光的透过率,提高太阳光的利用率,从而最终实现提高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的目的。利用模板法制备SiO2减反射膜,存在着模板粒径的选择等问题;传统方法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SiO2减反射膜,碱性溶胶制备SiO2减反射膜,存在薄膜疏松易脱落,吸附性差等问题;酸性溶胶制备SiO2减反射膜,存在薄膜颗粒较致密,不能显著提高太阳电池的光透过率。而利用有机诱导剂制备的SiO2减反射膜,在提高太阳光透过率的前提下也增强了薄膜的机械性能,提高了薄膜的吸附性,增强薄膜的硬度,是一种可靠有效的制备应用于太阳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心微球SiO2减反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浓度为0.02mol/L~0.8mol/L的SiO2溶胶;(2)在搅拌的条件下向SiO2溶胶中加入成核剂,随后加入稳定剂,成核剂、稳定剂与SiO2溶胶体积比为0.01~0.5:0.05~0.5:1.0,搅拌均化形成溶胶,并陈化6?15天,其中成核剂采用以下聚电解质中的一种:聚酸类的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聚苯乙烯磺酸,聚碱类的聚乙烯胺、聚乙烯吡啶;稳定剂为正丙醇、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乙酰丙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一种;(3)将玻璃基片进行处理使其清洁;(4)用所得溶胶在玻璃基片上镀膜,于7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心微球SiO2减反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浓度为0.02mol/L 0.8mol/L的SiO2溶胶; (2)在搅拌的条件下向SiO2溶胶中加入成核剂,随后加入稳定剂,成核剂、稳定剂与SiO2溶胶体积比为0.0Γ0.5:0.05、.5:1.0,搅拌均化形成溶胶,并陈化6_15天,其中成核剂采用以下聚电解质中的一种:聚酸类的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聚苯乙烯磺酸,聚碱类的聚乙烯胺、聚乙烯吡啶;稳定剂为正丙醇、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乙酰丙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一种; (3)将玻璃基片进行处理使其清洁; (4)用所得溶胶在玻璃基片上镀膜,于7(Tl50°C干燥,5 40min; (5)将干燥后的玻璃基片升温至30(T50(TC进行热处理,保温时间不少于0.1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寿王芸王萍萍金良茂孙人杰甘治平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