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状多孔结构二氧化钛涂层种植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64793 阅读:3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7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蜂窝状多孔结构二氧化钛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多孔结构二氧化钛薄膜是以钛基前驱体分子为构筑基元,采用呼吸图案法以水滴为动态模板,进行表面溶胶凝胶过程制备得到的。该多孔二氧化钛薄膜的孔径尺寸可以在材料制备过程中通过改变试验参数实现动态控制,如前驱体溶液浓度、混合溶剂的组成、气体流速等。该多孔二氧化钛薄膜相对于钛箔具有更好的细胞相容性,可以铺展于钛基种植体材料表面,用于改善其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缩短种植体材料与人体的骨整合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已使得人类能够进行改造和创建新的生命形态,器官的人工化成为当今医学科学的尖端技术之一。其潜在的核心是医用生物材料的开发,医用生物材料的发展将使人们把处理人体失去功能组织的方法由组织去除、组织替代最终实现组织重建。在医用生物材料的应用中,人工牙、人工关节和人工骨等硬组织替代材料占有较大比例,并以较快速度增长。在人工种植体的研究和应用中,与传统的不锈钢和钴基合金相比,钛及其合金由于具有低密度、低模量、高强度、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耐腐蚀性等特点而在生物材料领域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且钛在地壳中储量丰富(O. 6%,在所有元素中排第9位,在常用金属元素中仅次于铁、镁、铝排第4位),具有进一步开发的潜在优势,是理想的、应用前景广阔的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然而,在将钛种植体植入人体后,外科手术扰乱了人体组织和器官的正常功能,种植体常常需要几周、甚至是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够与人骨完成较好的骨整合。因此,为缩短种植后的愈合期,提高骨整合的效果,有关钛表面活性化处理的研究日益得到重视。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获得能与骨形成骨性结合的活性表面,二是实现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蜂窝状多孔结构二氧化钛薄膜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钛基前驱体溶液涂布在基底表面;2)向步骤1)的钛基前驱体溶液表面吹拂潮湿气流,直至溶液中的水和有机溶剂全部挥发,得到蜂窝状多孔薄膜;3)将步骤2)中所述蜂窝状多孔薄膜在室温下陈化;4)将步骤3)得到的陈化后的多孔薄膜在高温下煅烧,得到所述蜂窝状多孔结构二氧化钛薄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峻柏李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