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永梅专利>正文

近海域及内陆河船艇动力后传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651459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16:15
近海域及内陆河船艇动力后传动系统。它涉及一种船艇动力后传动系统。该动力后传动系统可提高船艇动力后传动可靠性、船艇平稳性和舒适使用性能,保证船艇安全可靠运行。轴一、轴二、轴三、轴四和中间轴分别通过轴承与壳体相对应的长侧壁转动连接,轴一和轴二同轴设置,轴三和轴四同轴设置,中间轴设置于轴一和轴三之间,轴一和轴三位于壳体一侧,轴二和轴四位于壳体另一侧,轴一和轴二的两相邻端通过离合器一连接,轴三和轴四的两相邻端通过离合器二连接,轴一上固定装有齿轮一,轴三上固定装有齿轮二,中间轴上固定装有中间齿轮,中间齿轮与齿轮一和齿轮二啮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近海域及内陆河船艇上,传动可靠、平稳,可保证船艇安全可靠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艇动力后传动系统。
技术介绍
当前近海域及内陆河船艇动力后传动系统大多采用主机、齿轮传动装置及固定桨距的螺旋桨,采用上述动力后传动系统在使用中存在下述问题 I)这种一机一桨传动形式的动力后传动系统推进效率不高,动力后传动系统工作运转不平稳,振动噪声较大,影响了船艇的平稳性和舒适使用性。2)由于当前船艇的螺旋桨大多为固定桨距,在驾驶台只能间接操纵螺旋桨而且航速不易改变,不能自动调节螺距来适应外负荷变化,主机易超速或超负荷,主机使用寿命不长,制约了船艇机动性。3)现有船艇的测量显示控制系统的功能不强、成本较高,不能与主机监控系统紧密结合进行机桨联控,不能使船、机、桨在各种工况下的密切配合,制约了船艇操纵的自动化和推进系统的效率。4)现有的船艇不能无级地实现正车、倒车和从停机至最大航速的控制。5)现有船艇在离岸、靠岸和狭窄航道的船舶操纵性不强,船艇应急停船距离和时间较长,船艇航运安全性不高。6)现有船艇动力装置及后传动装置节能环保指标不高,并已成为我国内陆河及近海水域污染治理的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近海域及内陆河船艇动力后传动系统,它可以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近海域及内陆河船艇动力后传动系统,所述的动力后传动系统包括轴一(1)、轴二(2)、轴三(3)、轴四(4)、中间轴(5)、壳体(6)、离合器一(7)、离合器二(8)、齿轮一(9)、齿轮二(10)及中间齿轮(11),壳体(6)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其特征是:轴一(1)、轴二(2)、轴三(3)、轴四(4)和中间轴(5)分别通过轴承与壳体(6)相对应的长侧壁转动连接,轴一(1)和轴二(2)同轴设置,轴三(3)和轴四(4)同轴设置,中间轴(5)设置于轴一(1)和轴三(3)之间,轴一(1)和轴三(3)位于壳体(6)的一侧,轴二(2)和轴四(4)位于壳体(6)的另一侧,轴一(1)和轴二(2)的两相邻端通过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海域及内陆河船艇动力后传动系统,所述的动力后传动系统包括轴一(I)、轴二(2)、轴三(3)、轴四(4)、中间轴(5)、壳体(6)、离合器一(7)、离合器二(8)、齿轮一(9)、齿轮二(10)及中间齿轮(11),壳体(6)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其特征是:轴一(I)、轴二(2)、轴三(3)、轴四(4)和中间轴(5)分别通过轴承与壳体(6)相对应的长侧壁转动连接,轴一(I)和轴二(2)同轴设置,轴三(3)和轴四(4)同轴设置,中间轴(5)设置于轴一(I)和轴三(3 )之间,轴一(I)和轴三(3 )位于壳体(6 )的一侧,轴二(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梅王希贵张般若原婧怡
申请(专利权)人:王永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