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中间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22765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5 0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中间冷却器,其冷却EGR气体和排放气体的混合物,其可以包括冷却器主体、连接管道和冷凝物储存单元,所述冷却器主体具有入口部分和出口部分,所述入口部分形成在所述冷却器主体的一侧处,混合物通过所述入口部分流入,所述出口部分形成在所述冷却器主体的另一端侧处,混合物通过所述出口部分流出;所述连接管道连接所述入口部分和所述出口部分,并且从所述冷却器主体的上侧排列至下侧从而冷却所述混合物;所述冷凝物储存单元连接所述入口部分的下端部和所述出口部分的下端部,并储存在所述连接管道中形成的冷凝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的排放气体再循环(下文中称之为“EGR”)系统。更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中间冷却器,其在EGR系统中将EGR气体和进入空气的混合气体或混合物冷却至预定温度。
技术介绍
通常,EGR系统设置在柴油车辆中,并将从发动机的排气歧管排放的排放气体再循环至进气歧管,以降低排放气体的NOx并改进发动机的燃料消耗效率。EGR系统包括低压EGR系统,所述低压EGR系统可将经过诸如DPF (柴油机微粒过滤器)的催化剂的排放气体再循环至进气歧管的进入空气。在此,低压EGR系统包括中间冷却器,所述中间冷却器将EGR气体和进入空气的混合气体冷却至预定温度,从而将其提供至进气歧管。然而,当混合气体在中间冷却器冷却时,EGR气体的饱和蒸汽冷凝而产生冷凝物。所述冷凝物在混合气体的流动路径中聚集,并干扰混合气体的流动,从而使中间冷却器的进入效率变差,并降低了冷却器的冷却面积,从而使得冷却效率变差。而且,所述冷凝物可在混合气体的流动路径中冻结,从而能够在混合气体的流动路径中产生裂缝。公开于该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一般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致力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中间冷却器,其具有的优点在于在对EGR气体和进入气体的混合气体进行冷却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冷凝物可以进行储存。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提供了 一种用于车辆的中间冷却器,其冷却EGR气体和排放气体的混合物,其可以包括冷却器主体、连接管道和冷凝物储存单元,所述冷却器主体具有入口部分和出口部分,所述入口部分形成在所述冷却器主体的一侧处,混合气体通过所述入口部分流入,所述出口部分形成在所述冷却器主体的另一端侧处,混合气体通过所述出口部分流出;所述连接管道连接所述入口部分和所述出口部分,并且从所述冷却器主体的上侧排列至下侧从而冷却所述混合气体;所述冷凝物储存单元连接所述入口部分的下端部和所述出口部分的下端部,并储存在所述连接管道中形成的冷凝物。所述冷凝物储存单元可以包括管型储水箱,所述管型储水箱设置于所述连接管道的最下侧的冷却器主体处,并沿着所述连接管道设置。第一连接通道可以沿着所述连接管道的方向在所述连接管道中形成,从而连接所述入口部分和所述出口部分。所述第一连接通道可以通过第一隔板形成,所述第一隔板在所述连接管道中沿着所述连接管道的长度方向形成。所述储水箱可以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沿着所述连接管道的长度方向在上下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的两个边缘端整体形成,并具有凸圆形形状。连接所述入口部分和所述出口部分的第二连接通道可以在所述储水箱中沿着所述储水箱的长度方向形成。所述第二连接通道可以被第二隔板分隔,所述第二隔板在所述储水箱内在所述储水箱的长度方向上设置。肋可以沿着所述储水箱的长度方向在所述第二隔板的两个表面上突出。在单个第二隔板的一个侧面上形成的一个肋可以设置于在所述单个第二隔板的另一侧面上形成的一对肋之间。在单个第二隔板的一个侧面上形成的一个肋可以形成在与面向所述单个第二隔板的第二隔板的另一表面上形成的另一个肋相同的位置处。在所述单个第二隔板的一个侧面上形成的一个肋可以形成在面向所述单个第二隔板的第二隔板的另一表面上形成的一对肋之间。具有预定曲率的圆形部分可以形成在肋连接至所述第二隔板的部分。至少一个肋可以沿着所述第二部分的长度方向在所述第二部分的内表面上突出。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提供了冷凝物储存单元,其可以储存冷凝物,从而相比于所产生的冷凝物总量使储存容量最大化。因此,冷凝物的储存容量可以通过所述冷凝物储存单元而得以提高,且可能由于冷凝物的冻结而发生的中间冷却器的裂缝损害可得以防止。而且,所述第二隔板可以形成在所述冷凝物储存单元的储水箱中,并且由于所述肋在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二部分的内表面上形成,因此储存于所述第二连接通道中的冷凝物的摇动得以防止,并且其噪声可得以降低。通过纳入本文的附图以及随后与附图一起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原理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和装置所具有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更为具体地变得清楚或得以阐明。附图说明图1和图2为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的用于车辆的中间冷却器的立体图。图3为图1的前视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的用于车辆的中间冷却器的部分横截面的示意图。图5为应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车辆的中间冷却器的示例性冷凝物储存单元的横截面的示意图。图6为应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车辆的中间冷却器的冷凝物储存单元的示例性变体的横截面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对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方式详细地作出引用,这些实施方式的实例被显示在附图中并描述如下。尽管本专利技术将与示例性实施方式相结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意识到,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专利技术限制为那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反,本专利技术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选择形式、修改形式、等价形式及其它实施方式。为了阐明本专利技术,与描述无关的部件将被省略,并且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元件或等同物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而且,每一个元件的尺寸和厚度在附图中是任意显示的,并且本专利技术不必限制于此,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而夸大了层、膜、板、区域等的厚度。图1和图2为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中间冷却器的立体图,并且图3为图1的如视不意图。参见附图,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中间冷却器100将从柴油发动机的排气歧管排放的排放气体再循环至进气歧管,并且其可应用至降低排放气体的氮氧化物(NOx)的排放气体再循环(EGR)系统。例如,EGR系统包括低压(LP) EGR系统,所述低压EGR系统可将经过诸如DPF (柴油机微粒过滤器)的催化剂的排放气体(下文中称之为EGR气体)再循环至进气歧管的进入空气。在此,所述LP EGR系统包括涡轮增压器,涡轮增压器使用排放气体的能量以对进入空气进行增压。同时,EGR气体与进入空气混合以被供应至EGR系统中的进气歧管,其中混合的排放气体和进入空气称为“混合气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中间冷却器100在EGR系统中使用于将提供至进气歧管的混合气体冷却至预定温度。在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方式中,用于车辆的中间冷却器100储存预定量的冷凝物,所述冷凝物在EGR气体的饱和蒸汽被冷却时产生。为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中间冷却器100包括冷却器主体10、连接管道30和冷凝物储存单元50,这些如下进行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方式中,冷却器主体10支撑将在下文描述的构成元件,所述构成元件包括诸如支架、板、块和突起的外部元件。在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外部元件用于将中间冷却器100安装于车身上,且除了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方式中的例外情况之外,所述外部元件可包括于所述冷却器主体中。在图中,冷却器主体10包括一对竖直构件11和一对平行构件13,所述一对竖直构件11以其间的预定距离彼此平行设置,所述一对平行构件13将所述竖直构件11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彼此连接。此外,混合气体流入其中的入口部分21形成在冷却器主体10的一侧处,并且,混合气体流出其中的出口部分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车辆的中间冷却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辆的中间冷却器,其冷却EGR气体和排放气体的混合物,并包括:冷却器主体,所述冷却器主体具有入口部分和出口部分,所述入口部分形成在所述冷却器主体的一侧处,混合物通过所述入口部分流入,所述出口部分形成在所述冷却器主体的另一端侧处,混合物通过所述出口部分流出;多个连接管道,所述多个连接管道连接所述入口部分和出口部分,并且从所述冷却器主体的上侧排列至下侧从而冷却所述混合物;以及冷凝物储存单元,所述冷凝物储存单元连接所述入口部分的下端部和所述出口部分的下端部,并储存在所述多个连接管道中形成的冷凝物。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19 KR 10-2011-01071491.一种用于车辆的中间冷却器,其冷却EGR气体和排放气体的混合物,并包括 冷却器主体,所述冷却器主体具有入口部分和出口部分,所述入口部分形成在所述冷却器主体的一侧处,混合物通过所述入口部分流入,所述出口部分形成在所述冷却器主体的另一端侧处,混合物通过所述出口部分流出; 多个连接管道,所述多个连接管道连接所述入口部分和出口部分,并且从所述冷却器主体的上侧排列至下侧从而冷却所述混合物;以及 冷凝物储存单元,所述冷凝物储存单元连接所述入口部分的下端部和所述出口部分的下端部,并储存在所述多个连接管道中形成的冷凝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中间冷却器,其中所述冷凝物储存单元包括管型储水箱,所述管型储水箱设置在所述多个连接管道的最下侧的冷却器主体处,并沿着所述连接管道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中间冷却器,其中第一连接通道沿着所述连接管道的方向在所述连接管道中形成,从而连接所述入口部分和所述出口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中间冷却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通道通过第一隔板形成,所述第一隔板在所述连接管道中沿着其长度方向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中间冷却器,其中所述储水箱包括 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沿着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圣日林宦默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