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动力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离心式结构的车辆动力传动机构在进行动力传递时,大多数是采用低转速小扭矩、高转速大扭矩的传动模式,或者是高速和低速均是采用等扭矩的传动方式。低转速小扭矩即是在启动阶段,从动轮转速较低,从动轮上的离心结构基本不起作用,主动轮上与传动带相配合的位置与主动轴之间的距离大于从动轮上与传动带相配合的位置与从动轴之间的距离(即从动轮与传动带的配合半径),此时体现了低转速小扭矩的传动特性;高转速大扭矩的传动模式是在高转速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距离关系(即两者与传动带的配合半径)则相反,此时体现了高转速大扭矩的传动特性。等扭矩的传动方式,即是动力机构工作时,转速无论如何变化,主动轮对被动轮的传动均是采用不变的扭矩。而理想的状况是,高转速应采用小扭矩传动,低转速应采用大扭矩传动,这样才便于相应装置顺利启动,以及传动机构在高速运转时节省能量消耗。为实现上述目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1070086A)中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动力传动机构。其克服了现有摩托车上的车辆动力传动机构使摩托车油耗高的缺陷。结构为主动轮、从动轮、三角传动带,主动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动力传动机构,包括套接在主动轴上的主动轮和套接在被动轴上的被动轮,主动轮和被动轮之间通过传动带相联接,主动轮包括固定在主动轮上的前定轮和间隙地套接在主动轴上的前动轮,被动轮包括固定在被动轴上的后定轮和间隙地套接在被动轴上的后动轮,主动轴上设有沿轴向作用在前动轮上的前弹簧,被动轴上设有沿轴向作用在后动轮上的后弹簧,前动轮相对于主动轴周向固定,后动轮相对于被动轴周向固定,其特征是:在被动轴上设有若干角形的活动杆,活动杆的角部与被动轴活动联接,活动杆的内端作用在后动轮上,活动杆的外端设有外配重,外配重朝向后动轮的外侧伸出,活动杆跟随被动轴运动时,活动杆对后动轮施加作用力,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动力传动机构,包括套接在主动轴上的主动轮和套接在被动轴上的被动轮,主动轮和被动轮之间通过传动带相联接,主动轮包括固定在主动轮上的前定轮和间隙地套接在主动轴上的前动轮,被动轮包括固定在被动轴上的后定轮和间隙地套接在被动轴上的后动轮,主动轴上设有沿轴向作用在前动轮上的前弹簧,被动轴上设有沿轴向作用在后动轮上的后弹簧,前动轮相对于主动轴周向固定,后动轮相对于被动轴周向固定,其特征是在被动轴上设有若干角形的活动杆,活动杆的角部与被动轴活动联接,活动杆的内端作用在后动轮上,活动杆的外端设有外配重,外配重朝向后动轮的外侧伸出,活动杆跟随被动轴运动时,活动杆对后动轮施加作用力,促使后动轮具有向着克服后弹簧弹力的方向运动的趋势。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动力传动机构,其特征是后动轮的外侧连接有圆筒形的稳定套,后弹黃套接在被动轴上,后弹黃的内端插接在稳定套内,稳定套的外口部设有环形挡板,环形挡板、稳定套和后动轮之间围成环形的活动腔,活动杆的内端部插...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