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87029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传动机构,包括一对传动齿轮(1),还包括两个过渡齿轮(2),所述过渡齿轮(2)其中一个齿轮A面与所述传动齿轮(1)的D面始终啮合,另一过渡齿轮的B面与C面始终啮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消除了返程间隙;实用性强,大大提高了传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动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大扭矩机械传动结构。具体来说是大吨位变位机、滚轮架动力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变位机、滚轮架是广泛应用于锅炉、化工、风电、核电等行业的自动焊接设备,近年来,随着锅炉、化工、风电、核电等制造业的发展,变位机、滚轮架焊接设备的国内和国际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吨位也要求越来越大,焊接设备的精度和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动力传动系统中返程间隙。因正常齿轮啮合,为保证(I)防止由于齿轮副的误差和热变形而使轮齿卡住;(2)给齿面间的润滑油膜留有空间,因此,齿轮间皆留有隙。而就这种必要的齿侧间隙的存在,会使工作台在重力矩的作用下产生“突跳”现象,这种“突跳”会影响焊接质量,与机器人配合使用时会影响焊件的到位精度和焊缝的轨迹精度。而要减小齿侧侧隙就要提高加工精度,会延长加工周期。现在也有采用弹簧或液压方式消齿隙的方式,但其机构复杂、控制也复杂,制造加工及装配要求都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实现消除返程间隙,又能提高传动能力的传动机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传动机构,包括一对传动齿轮I,还包括两个过渡齿轮23,所述过渡齿轮2其中一个齿轮A面与所述传动齿轮I的D面始终啮合,另一过渡齿轮B面与C面始终啮合。所述两个过渡齿轮2的A面都与所述传动齿轮I的D面啮合。所述机构安装在变位机或滚轮架上。本专利技术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包括1、结构简单,消除了返程间隙;2、成本低廉;3、实用性强,提高了传动能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动力传动结构其中,I传动齿轮,2过渡齿轮。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具体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地阐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具体实施方式所表述的范围。结合图1,本专利技术的机械传动机构,包括一对传动齿轮1,还包括两个过渡齿轮2,其中一个过渡齿轮2的A面与传动齿轮I的D面始终啮合,另一个过渡齿轮2的B面与传动齿轮I的C面始终啮合。当齿轮开始运转时,由于两个过渡齿轮2与传动齿轮I之间始终啮合,从而可以达到消隙的目的,而且保障了动力的传动性能。当两个过渡齿轮2的A面都与传动齿轮I的D面啮合设计时,可提高传动能力。本专利技术的传动机构可以安装在变位机或滚轮架等需要大扭矩的机械传动结构上。权利要求1.一种动力传动机构,包括一对传动齿轮(I),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过渡齿轮 (23),所述过渡齿轮(2)其中一个齿轮A面与所述传动齿轮(I)的D面始终啮合,另一过渡齿轮B面与C面始终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过渡齿轮(2)的A面都与所述传动齿轮(I)的D面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安装在变位机或滚轮架上。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传动机构,包括一对传动齿轮(1),还包括两个过渡齿轮(2),所述过渡齿轮(2)其中一个齿轮A面与所述传动齿轮(1)的D面始终啮合,另一过渡齿轮的B面与C面始终啮合。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消除了返程间隙;实用性强,大大提高了传动性能。文档编号F16H1/22GK102996715SQ20111027619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9日专利技术者吴靖, 吕芝飞, 陈格兵, 陆丹红 申请人:无锡市阳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传动机构,包括一对传动齿轮(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过渡齿轮(23),所述过渡齿轮(2)其中一个齿轮A面与所述传动齿轮(1)的D面始终啮合,另一过渡齿轮B面与C面始终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靖吕芝飞陈格兵陆丹红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阳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