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位四通电磁球式换向阀,用于工业液压系统,用于控制油缸作往复换向运动。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液压系统中使用的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工作原理大都是采用电磁铁吸力用顶杆去驱动滑阀活塞,以克服活塞两端的弹簧力,从而使活塞产生位移,达到控制液压油换向的目的。由于电磁换向阀电磁铁吸力有限,一旦活塞作位移运动过程中液压油里有毛刺或纤维状物体进入活塞的滑道内,电磁铁吸力或弹簧力推不动活塞移动,活塞就被卡住,造成控制失误。本专利技术两位四通电磁球式换向阀就是为解决电磁换向阀经常被卡住的问题而研制出来的一种新型产品,其结构是采用电磁铁顶杆推动先导级钢球动作使之产生放大的液压力去控制液压功放级钢球动作,而达到控制液压油换向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位四通电磁球式换向阀,解决其他电液换向阀,如电磁换向阀、比例阀等对油液清洁度要求严格,易产生堵、卡、漂的难题,具有< 20ms开、关量的动态响应品质,领先世界水平,使用寿命长。一种二位四通电磁球式换向阀,其特征在于I)换向阀主体结构包括电磁铁1、阀体9,阀体9内设有液压先导级和液压功放级,液压先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位四通电磁球式换向阀,其特征在于:1)换向阀主体结构包括电磁铁(1)、阀体(9),阀体(9)内设有液压先导级和液压功放级,液压先导级和液压功放级内设有阀套、活塞、钢球、弹簧;?2)液压先导级设在电磁铁输出端,包括阀座(3)、电磁铁顶杆(2)、钢球C(4)、钢球D(6)、钢球间顶杆(5),旋塞(8),钢球间顶杆(5)与电磁铁顶杆(2)截面均为三角形;阀座(3)内部竖直与水平方向分别打通孔;水平方向通孔为阶梯孔,水平孔中间部分直径小于两侧,中间孔与两侧孔连接部分为锥面;阀座(3)一端通过螺纹安装旋塞(8),旋塞(8)中间开孔,通过高压油,阀座(3)另一端安装电磁铁顶杆(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位四通电磁球式换向阀,其特征在于 O换向阀主体结构包括电磁铁(I)、阀体(9),阀体(9)内设有液压先导级和液压功放级,液压先导级和液压功放级内设有阀套、活塞、钢球、弹簧; 2)液压先导级设在电磁铁输出端,包括阀座(3)、电磁铁顶杆(2)、钢球C(4)、钢球D(6)、钢球间顶杆(5),旋塞(8),钢球间顶杆(5)与电磁铁顶杆(2)截面均为三角形;阀座(3)内部竖直与水平方向分别打通孔;水平方向通孔为阶梯孔,水平孔中间部分直径小于两侦牝中间孔与两侧孔连接部分为锥面;阀座(3) —端通过螺纹安装旋塞(8),旋塞(8)中间开孔,通过高压油,阀座(3)另一端安装电磁铁顶杆(2);钢球C、D可在阀座内部水平方向通孔内运动,钢球C、D直径大于中间孔直径、小于两侧孔直径,钢球C、D可与锥面形成密封面,密封液压油;阀座(3)两侧外圆设有两组O型密封圈(7); 3)液压功放级分为两路,均位于液压先导级下方并排呈纵向排布,两路分别包括阀座、阀套、活塞、顶杆(15)、钢球、弹簧,端盖、O型密封圈; 第一路功放级阀座(18)内设有钢球E (14)、钢球F (16)和顶杆(15),顶杆截面为三角形,位于阀座中间通孔内,钢球E (14)与钢球F (16)分别位于顶杆(15)两端;阀座内一侧安装有第一路的弹簧(17)与钢球F (16),另一侧安装有第一路的活塞(11 ),钢球E (14);钢球F (16)受弹簧力作用,运动位移受到第一路功放级阀座(18)、阀体(9)限制,钢球E (14)运动位移受第一路的活塞(11)限制,第一路的活塞(11)位移则受液压功放级端盖(22)限制;钢球E (14),F (16)在阀座内的通孔中运动,通孔中间部分直径小于两侧,中间孔与两侧孔连接部分为锥面,分别与钢球E (14)、钢球F (16)形成密封面,中间通孔两侧分别与高压油腔P和活塞(11)连接;第一路的活塞(11)和第一路的阀套(10)组成运动副,第一路的活塞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庆斌,龚安友,江志农,张进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