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产纳他霉素的新菌株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90020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产纳他霉素的新菌株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产纳他霉素的新菌株为利迪链霉菌(Streptomyces?lydicus)JZB130117,它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5562。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利迪链霉菌(Streptomyces?lydicus)JZB130117CGMCC?No.5562,平均产纳他霉素量达到2.43g/L,较出发菌株利迪链霉菌(Streptomyces?lydicus)A01CGMCC?No.1653与利迪链霉菌(Streptomyces?lydicus)A02CGMCC?No.1654分别提高了38.86%和55.77%;并且其发酵周期缩短了40%,计算综合发酵产率较亲本菌株A01提高了132.99%,较亲本菌株A02提高了161.54%;另外,该菌株的培养特性也发生了改变,斜面上观察菌株不产生黄色色素,这有利于下一步的纳他霉素分离纯化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领域,特别涉及一株产纳他霉素的新菌株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纳他霉素是一种四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高效、安全的抗真菌天然产物,由于其对哺乳动物细胞的毒性极低,而对真菌的抑制作用极强,抗菌谱极广,并且能够阻止丝状真菌中黄曲霉毒素的形成,加之其溶解度低,可用其对食品表面进行处理以增加食品的保质期,却不影响食品的风味和口感,因而是一种十分理想的高效、安全的天然食品防腐剂,多年来在30多个国家被广泛用于乳制品、肉类、水果、饮料等许多食品工业中,是国际上被美国FDA正式批准的仅有的两种生物防腐剂之一。我国1996年食品添加剂委员会对纳他霉素进行评价并建议批准使用,1997年3月我国卫生部正式批准其作为食品防腐剂,成为我国已批准使用的3种生物防腐剂之一。纳他霉素通过链霉菌发酵生产,菌株的生产能力是关系到其发酵水平和生产成本的关键因素,因此高产菌种的选育是纳他霉素研究的热点之一。前人报道的纳他霉素产生菌有恰塔努加链霉菌(Streptomyces chattanovgensis)、纳塔尔链霉菌(Streptomyces natalensis)和褐黄抱链霉菌(Streptomyces gilvosporeus);近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所研究发现了纳他霉素新的产生菌利迪链霉菌(S.1ydicus)菌株AOl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710187435. 1,授权公告号为CN100590194C)和A02(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610065620. 9,授权公告号为CN100467588C),其以纳他霉素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活性产物对包括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在内的供试真菌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但因其为野生型菌株,在生产能力和工艺性状等方面尚不能满足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因此需要通过菌种选育获得性状优良的高产新菌株。目前纳他霉素生产菌菌种选育的手段有诱变育种、原生质体育种和基因组重排育种(genome shuffli ng)和基因工程育种,这些育种手段各有千秋。诱变育种是实验室常规育种手段,其操作简单、成本低,不需要了解菌株的遗传背景。但诱变育种正突变率低,筛选工作量大,故构建一种快速有效的筛选模式是试验成功的关键。鉴于目前对纳他霉素的遗传背景和生物合成途径尚未完全清楚,基因组重排技术在纳他霉素生产菌的遗传改造中将占据重要地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株产纳他霉素的新菌株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产纳他霉素的新菌株具体为利迪链霉菌(Streptomyceslydicus)JZB130117o 该菌株是以利迪链霉菌(Streptomyces lydicus)AOICGMCC No. 1653与利迪链霉菌(Sti^ptomyces lydicus) A02CGMCC No. 1654为出发菌株,对其进行诱变、基因组重排(Genome shuffling)后所得新菌株。该菌株已于2011年12月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06110,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登记号为CGMCC No. 5562。所述利迪链霉菌(Sti^ptomyceslydicus) JZB130117CGMCC No. 5562 在制备纳他霉素中的应用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纳他霉素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制备纳他霉素的方法,具体可包括如下步骤发酵培养所述利迪链霉菌(Sti^ptomyces lydicus) JZB130117CGMCC No. 5562,收集发酵产物,获得纳他霉素。在上述方法中,所述发酵培养的培养基(发酵培养基)的溶剂为水,溶质及其终浓度如下玉米淀粉(35. 0-40. 0)g/L,棉籽精粉(20. 0-25. 0)g/L,葡萄糖(10. 0_15)g/L,豆柏粉(25. 0-28. 0)g/L,蛋白胨(5. 0-8. 0)g/L, MgSO4 · 7H20(1. 0-1. 2)g/L, KH2PO4 (O. 2-0. 3) g/L, NaCl (4. 0-6. O) g/L, (NH4) 2S04 (5. 0-6. 0) g/L 和 CaCO3 (5. 0-8. 0) g/L, pH7. 0 7. 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酵培养基的溶剂为水,溶质及其终浓度具体如下:玉米淀粉40. Og/L,棉籽精粉25. Og/L,葡萄糖10. Og/L,豆柏粉25. Og/L,蛋白胨5. Og/L, MgSO4 · 7Η201· 0g/L, KH2PO4O. 2g/L, NaCl5. Og/L, (NH4) 2S045. Og/L, CaC037. Og/L,pH7. 0 7· 4。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酵培养基中的玉米淀粉为石家庄市天马淀粉厂产品;所述棉籽精粉为北京中棉紫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所述葡萄糖为河北省昌黎县淀粉有限公司产品;所述豆柏粉为北京中棉紫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在上述方法中,在发酵培养前,还包括利用种子培养基培养所述利迪链霉菌(Streptomyces lydicus)JZB130117CGMCC No. 5562获得种子液的步骤,再将所述种子液接种到上述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所述种子培养 基的溶剂为水,溶质及其终浓度如下可溶性淀粉(10.0-15.0)g/L,葡萄糖(15. 0-30.0) g/L,豆柏粉(15. 0-30.0) g/L,蛋白胨(5. 0-8. 0) g/L,MgSO4 · 7H20 (0. 8-1. 2) g/L, KH2PO4 (0. 2-0. 3g/L, NaCl (4. 0-5. 0)g/L, CaCO3 (8. 0-10. 0) g/L ;pH7. 0 7· 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种子培养基的溶剂为水,溶质及其终浓度具体如下可溶性淀粉10. 0g/L,葡萄糖20. 0g/L,豆柏粉20. 0g/L,蛋白胨5. 0g/L,MgSO4 · 7Η201· 0g/L, KH2PO4O. 2g/L, NaC14. Og/L, CaCO3IO. Og/L ;pH7. 0 7. 4。在上述方法中,所述发酵培养的时间具体可为60h_120h。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酵培养的时间具体为72h。在上述方法中,所述发酵培养的培养温度具体可为28°C -30°C。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培养温度具体为30°C。在上述方法中,所述发酵培养可为摇瓶发酵培养;所述摇瓶发酵培养的培养方式为旋转震荡培养;所述旋转震荡培养的转速为220r/mirT260r/min (如220r/min),摇床振幅为26mm。在上述方法中,所述发酵培养也可为发酵罐发酵培养;所述发酵罐(如5L发酵罐)发酵培养过程中使发酵培养液中的溶氧量为20-3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控制所述发酵罐发酵培养过程中的通气量为6NL/min (NL/min是发酵过程中通气量的通用单位,读作标准升每分钟,意思是20摄氏度,I大气压的标准状况下的流量是每分钟多少升,转换为每分钟内通过单位体积培养液的空气体积为1. 85V / V ·π η),搅拌转速为26(T460r/min,使发酵培养基中的溶氧量达到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利迪链霉菌(Streptomyces?lydicus)JZB130117,它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5562。

【技术特征摘要】
1.利迪链霉菌(Streptomyceslydicus) JZB130117,它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 5562。2.权利要求1 所述的利迪链霉菌(Sti^ptomyces lydicus) JZB130117CGMCC No. 5562 在制备纳他霉素中的应用。3.一种制备纳他霉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发酵培养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迪链霉菌 (Streptomyces lydicus) JZB130117CGMCC No. 5562,收集发酵产物,获得纳他霉素。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培养的培养基的溶剂为水, 溶质及其终浓度如下玉米淀粉(35. 0-40. O) g/L,棉籽精粉(20. 0-25. O) g/L,葡萄糖 (10. 0-15) g/L,豆柏粉(25. 0-28. 0)g/L,蛋白胨(5. 0-8. O) g/L, MgSO4 · 7H20 (1. 0-1. 2) g/L, KH2PO4 (O. 2-0. 3) g/L, NaCl (4. 0-6. 0) g/L, (NH4) 2S04 (5. 0-6. 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成刘建华卢彩鸽吴慧玲董丹张涛涛刘霆张殿朋刘德文田兆丰裘季燕亓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