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株具有解磷解钾功能的产纤维素酶地衣芽孢杆菌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保藏号为CCTCC?No.M?2012457的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BL-1,该菌株可产纤维素酶且兼具良好的解磷解钾能力,将该菌株与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圆褐固氮菌进行科学复配后可制成复合微生态制剂,将按比例添加该复合微生态制剂的微生物活性污泥有机肥料直接或经堆肥发酵后施用于作物生长区域,具有明显的肥田增产效应。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燃料乙醇生产企业废弃活性污泥的高效资源化综合利用,同时杜绝了环境污染,处理工艺简单,应用成本低,有利于生态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技术及微生物肥料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具有解磷解钾功能的产纤维素酶地衣芽孢杆菌,一种包含该地衣芽孢杆菌的高效微生态制剂,以及该微生态制剂在提高燃料乙醇生产工业废弃活性污泥肥料效应上的应用。
技术介绍
化学肥料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肥料,在肥料领域占据主导性地位已近百年,对农业生产贡献巨大。但是,化肥的长期使用不仅会降低农作物品质,引起土壤板结等现象,还会导致环境污染,十分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研究用无毒无害的微生物发酵肥料来取代或部分取代化肥,主要集中在自然菌种的有效利用、化学模拟以及基因工程菌等几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开发的各种微生态制剂在国内被越来越多的用于提闻有机肥料的功效和利用率。作为新一代的清洁环保型可再生燃料,乙醇燃料在我国拥有巨大的产能。我国主要以粮食发酵来生产燃料乙醇,然而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通过城市污水处理后剩余的活性污泥量也不断增加。活性污泥是微生物残体与多种营养成分的混合物,富含淀粉、脂肪、纤维素和蛋白质等有机物质。鉴于直接进行自然堆放或填埋处理造成的人力耗费以及资源浪费,寻求活性污泥的资源化利用途径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目前,许多专利和文献都对工业废弃活性污泥的资源化综合利用进行了报道。申请号为CN00114561. 4专利在啤酒酿造厂产生的活性污泥中直接添加市售氮磷钾等元素制备成有机复合肥;申请号为CN201110207584. 6利用生物菌液和酶制剂综合处理活性污泥后,通过固态发酵处理得到有机肥料;2010年,陈毅明等将具有固氮、解磷解钾功能的菌种复配到味精厂废弃活性污泥中,通过发酵得到微生物复合肥料(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37卷第6期第107页)。但目 前还没专门针对燃料乙醇生产厂废弃活性污泥的高效资源化利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具有解磷解钾功能的产纤维素酶地衣芽孢杆菌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菌株可产纤维素酶且兼具良好的解磷解钾能力,由该菌株和其他微生物菌株(酵母菌等)按一定比例复配制成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可提高燃料乙醇生产工业废弃活性污泥的肥料效应,实现了活性污泥的高效资源化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具有解磷解钾功能的产纤维素酶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 BL-1,保藏编号为 CCTCC No. M 201245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微生态制剂,由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BL-1、巨大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圆褐固氮菌的活菌干粉制剂按照活菌数量比10 I 2 I I 10的比例经混合而成。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复合微生态制剂的活菌总数为1. OX IO9 1. OX 10lclcfu/g。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述复合微生态制剂在提高燃料乙醇生产工业废弃活性污泥肥料效应上的应用,是将所述复合微生态制剂按照重量百分比O.1 1. 0%的比例与所述活性污泥均匀混合制得微生物有机肥料,将其直接或进行发酵后施用于作物生长区域。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发酵为堆肥 发酵,其条件控制为发酵初始水分30 50%,发酵温度5 45°C,发酵时间3 15天;优选地,所述发酵温度为20 38°C。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作物生长区域包括农田、林地或景观苗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具有解磷解钾功能的产纤维素酶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 BL-1 (保藏编号CCTCC No. M 2012457)。该菌株可产纤维素酶且兼具良好的解磷解钾能力,将该菌株与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圆褐固氮菌经科学复配后可制成复合微生态制剂,该微生态制剂一方面可有效分解利用燃料乙醇生产企业废弃活性污泥中的营养成分,大大提高活性污泥有效组分(如N、P、K、有机质、so42\ Cl)的含量,使其更好地被作物吸收,同时由于微生物自身增殖产生种类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等物质,能促进作物更好地生长;将按比例添加本专利技术复合微生态制剂的微生物活性污泥有机肥料直接或经堆肥发酵后施用于作物生长区域,具有明显的肥田增产效应,且土壤不板结;本专利技术实现了燃料乙醇生产企业废弃活性污泥的高效资源化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同时杜绝了环境污染,处理工艺简单,应用成本低,有利于生态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具有解磷解钾功能的产纤维素酶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 BL-1,已于2012年11月14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编号CCTCC M 2012457,保藏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该菌株以下简称地衣芽孢杆菌BL-1CCTCC M 2012457。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实施例1地衣芽孢杆菌BL-1CCTCC M 2012457的筛选和分离于2011年5月从河南、安徽、江苏三地的林地中采集土壤样品7份,用以羧甲基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平板培养基(培养基成分按重量百分数计如下羧甲基纤维素钠1.0%, KH2PO4 O.1 %、胰蛋白胨O. 3 %、酵母膏O.1 %、质量浓度2%的刚果红水溶液0.2%、琼脂2. 0%,其余成分为水)进行分离,分离方法为微生物典型的稀释涂布法,并于37°C在恒温箱中过夜培养;根据培养基上生长菌落所产生透明圈的大小来确定菌株产纤维酶能力的强弱,最终筛选得到一株产纤维素酶能力最强的菌株(透明圈最大)。实施例2地衣芽孢杆菌BL-1CCTCC M 2012457的鉴定1.菌落菌体形态特征在LB固体培养基上于37°C培养过夜后,形成边缘不整齐、毛发状的圆形菌落,菌苔呈灰白色,干燥,不透明,蔓延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呈革兰氏染色阳性,菌体形状为帮杆状,形成芽孢为椭圆形,略偏长。2.生理生化特征对实施例1分离所得产纤维素酶菌株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其主要生理生化特征参见表I。表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株具有解磷解钾功能的产纤维素酶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BL?1,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245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具有解磷解钾功能的产纤维素酶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BL-1,保藏编号为 CCTCC No. M 2012457。2.一种复合微生态制剂,其特征在于由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BL-1、巨大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圆褐固氮菌的活菌干粉制剂按照活菌数量比10 I 2 I I 10的比例经混合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复合微生态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制剂的活菌总数为1.O X IO9 1.0X1010cfu/go4.权利要求2 3任一项所述复合微生态制剂在提高燃料乙醇生产工业废弃活性污泥肥料效应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复合微生态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梁,张凌杰,张君胜,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