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通接头制造模具和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86569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六通接头制造模具和制造方法,六通接头通过挤压模具采用精密挤压方法制成。其制造模具包括凸模和凹模。其中,凹模的内腔由2个完全对称的上模和下模所组成。它主要解决现有的铸造型六通接头表面粗糙、易产生气孔等缺陷,以锻代铸满足高强度高性能六通接头的需要。它较传统铸造产品具有强度高、重量轻之优点。并减少了材料、能源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道中常用的。
技术介绍
六通接头,是在高压状态下使用的流体分配件,其要求零件壁薄质轻、表面光洁、没有气孔,在承受高压流体通过时不会泄露。传统的铜合金六通接头采用铸造成形,但铸造成形有许多固有缺陷,如气孔、缩孔、缺肉等。一旦产生了这些缺陷,会影响零件的强度,需要较大成本对铸件进行修复,费时费力。而如果选用热挤压方法制造六通接头体能使材料晶粒细化,改善组织结构,可以满足接头体制件的性能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要提供一种,用于解决现有的铸造型六通接头强度不足缺陷,以满足通过高压流体的需要,它较传统铸造产品具有强度高、重量轻之优点。并减少了材料、能源消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六通接头制造模具,包括凸模,由上模和下模所组成的凹模,其特点是上模和下模完全对称,共同组成六通接头凹模型腔。一种六通接头的制造方法,使用上述的制造模具,具体步骤是a、将上模和下模闭合,在中间通道处放入坯料;b、凸模将坯料挤入模腔开始成型;c、成型结束后,凸模上行,分开上模和下模,取出六通接头零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专利技术使用的制造模具和挤压成型方法,较传统铸造成型方法减少了后工序的切削量,减少了材料、能源消耗。使之由一般成型变为优质、高效、高精度、轻量化、低成本、无公害的成型,它使得成形的产品具有精确外形、高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低表面粗糙度。因此,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了现有的铸造型六通接头表面粗糙、易产生气孔等缺陷,以锻代铸满足高强度高性能六通接头的需要。它较传统铸造产品具有强度高、重量轻之优点。并减少了材料、能源消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产品(挤压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模具的凸模、坯料和上模结构示意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模具的下模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六通接头,它通过挤压模具采用精密挤压的方法制成。采用精密挤压的方法将其制成锻件,其组织致密,流线状态合理,性能颇佳,弥补了铸造成型产品的不足之处。如图2,3所示,制造六通接头的精密挤压所用的模具它包括凸模1,由上模3和下模4所组成的凹模。上模3和下模4完全对称,共同组成六通接头凹模型腔。一种六通接头的制造方法,具体步骤是a、将上模3和下模4闭合,在中间通道处放入铜合金坯料2 ;b、凸模I将坯料2挤入模腔开始成型;c、成型结束后,凸模I上行,分开上模3和下模4,取出六通接头零件。综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六通接头制造模具,包括凸模(1),由上模(3)和下模(4)所组成的凹模,其特征在于:上模(3)和下模(4)完全对称,共同组成六通接头凹模型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六通接头制造模具,包括凸模(1),由上模(3)和下模(4)所组成的凹模,其特征在于上模(3)和下模(4)完全对称,共同组成六通接头凹模型腔。2.一种六通接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君相孙建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