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增压器的润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3145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了一种涡轮增压器的润滑结构,包括中间体(1)、浮动轴承(2)和涡轮总成(3),涡轮总成(3)的涡轮轴通过浮动轴承(2)转动连接在中间体(1)内,中间体(1)内具有与浮动轴承(2)的润滑油孔(7)相通的润滑油道,润滑油道包括主油道(4)和通向各个浮动轴承(2)的润滑油孔(7)的支油道,支油道均与主油道(4)连通,且支油道与润滑油孔(7)的连接处为与润滑油孔(7)同轴线的大油孔(5),大油孔(5)的直径大于支油道的直径。采用这种结构后,使浮动轴承的润滑得到及时的供应,从而保障了浮动轴承的润滑效果,也延长了浮动轴承的使用寿命,保证了涡轮增压器的正常工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
,具体讲是一种涡轮增压器的润滑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有很多汽车采用了涡轮增压器结构的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实际上是一种空气压缩机,它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气缸。现有技术的涡轮增压器中包括中间体和涡轮总成,如图1所示,所述的涡轮总成03中的涡轮轴通过浮动轴承02转动连接在中间体01内,由于浮动轴承02的特性(即利用润滑油充满与连接的两个零件之间的间隙,使浮动轴承在油膜中随轴同向旋转),因此,对浮动轴承02的润滑就非常关键。由图1上可以看出,浮动轴承02的润滑油是从中间体01的油道中通入的,所述的油道包括主油道04和支油道05,支油道05是个倾斜的油道,一端与主油道04连通,另一端与浮动轴承02的润滑油孔连通。但是,这种结构的涡轮增压器的润滑结构存在以下的缺点由于到浮动轴承的支油道是倾斜的,对润滑油的流动造成一定的阻碍,尤其是在倾斜的夹角处,很容易造成浮动轴承的润滑油得不到充分的补充,此时在高速运转的情况下产生的高温会使润滑油结焦,因此,在大大缩短了浮动轴承的使用寿命的同时,也导致涡轮增压器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保障浮动轴承的润滑效果,从而延长使用寿命、保证正常工作的涡轮增压器的润滑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涡轮增压器的润滑结构,包括中间体、浮动轴承和涡轮总成,所述的涡轮总成的涡轮轴通过浮动轴承转动连接在中间体内,中间体内具有与浮动轴承的润滑油孔相通的润滑油道,所述的润滑油道包括主油道和通向各个浮动轴承的润滑油孔的支油道,支油道均与主油道连通,且支油道与润滑油孔的连接处为与润滑油孔同轴线的大油孔,大油孔的直径大于支油道的直径。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支油道与浮动轴承的连接处为大油孔,且消除了与浮动轴承的润滑油孔的倾斜角产生的问题,使润滑油能从主油道中及时补充入大油孔中,使浮动轴承的润滑得到及时的供应,从而保障了浮动轴承的润滑效果,也延长了浮动轴承的使用寿命,保证了涡轮增压器的正常工作。作为改进,所述的浮动轴承的润滑油孔与大油孔连通的连接处具有储油槽,所述的储油槽的直径大于润滑油孔的直径。采用这种结构后,润滑油储存在储油槽中,使浮动轴承的润滑油孔在任何瞬间能有润滑油补充,更加保证了浮动轴承的润滑效果。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主油道为倾斜的油道,靠近涡轮总成的涡轮处的一端为末端,主油道末端与浮动轴承的距离为最短。采用这种结构后,油在重力作用下从高到低流动,即使最末端的支油道也能顺利地得到润滑油的补充,也更加保证了浮动轴承的润滑效果O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涡轮增压器的润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涡轮增压器的润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现有技术中01、中间体;02、浮动轴承;03、涡轮总成;04、主油道;05、支油道;本技术1、中间体;2、浮动轴承;3、涡轮总成;4、主油道;5、大油孔;6、储油槽;7、润滑油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由图2所示的本技术涡轮增压器的润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它包括中间体1、浮动轴承2和涡轮总成3,所述的涡轮总成3的涡轮轴通过浮动轴承2转动连接在中间体I内,中间体I内具有与浮动轴承2的润滑油孔7相通的润滑油道。所述的润滑油道包括主油道4和通向各个浮动轴承2的润滑油孔7的支油道,支油道均与主油道4连通,且支油道与润滑油孔7的连接处为与润滑油孔7同轴线的大油孔5,大油孔5的直径大于支油道的直径。所述的浮动轴承2的润滑油孔7与大油孔5连通的连接处具有储油槽6,所述的储油槽6的直径大于润滑油孔7的直径。所述的主油道4为倾斜的油道,靠近涡轮总成3的涡轮处的一端为末端,主油道4末端与浮动轴承2的距离为最短。由图2可以看出,主油道4的末端直接与大油孔5连通,而与左边的浮动轴承2的润滑油孔7连通的大油孔5还通过倾斜的支油道与主油道4连通,这样,润滑油才能顺利地在主油道内流通到末端再进入大油孔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涡轮增压器的润滑结构,包括中间体(1)、浮动轴承(2)和涡轮总成(3),所述的涡轮总成(3)的涡轮轴通过浮动轴承(2)转动连接在中间体(1)内,中间体(1)内具有与浮动轴承(2)的润滑油孔(7)相通的润滑油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润滑油道包括主油道(4)和通向各个浮动轴承(2)的润滑油孔(7)的支油道,支油道均与主油道(4)连通,且支油道与润滑油孔(7)的连接处为与润滑油孔(7)同轴线的大油孔(5),大油孔(5)的直径大于支油道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轮增压器的润滑结构,包括中间体(I)、浮动轴承(2)和涡轮总成(3),所述的涡轮总成(3)的涡轮轴通过浮动轴承(2)转动连接在中间体(I)内,中间体(I)内具有与浮动轴承(2)的润滑油孔(7)相通的润滑油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润滑油道包括主油道(4)和通向各个浮动轴承(2)的润滑油孔(7)的支油道,支油道均与主油道(4)连通,且支油道与润滑油孔(7)的连接处为与润滑油孔(7)同轴线的大油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沃傲波谢兴平盛申军孟贵辉
申请(专利权)人:博格华纳汽车零部件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