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锥形薄板金属分离盘上固定薄板金属条的方法和以这种方法将薄板金属条装备在其上的分离盘技术

技术编号:857919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通过电阻焊接将有一定宽度的薄板金属条(2;13)固定在基本上是锥形的薄板金属分离盘(1)上的方法,此条放在分离盘上并挤压在与条(2;13)接触的第一焊接电极(9)和与分离盘(1)接触的第二焊接电极(10)之间, 其特征是: -选择在其一个面上至少有一个隆起(3,4;14)一类的条(2;13),隆起沿条延伸其宽度明显地比条的宽度小些, -将条(2;13)放在分离盘(1)上,隆起(3,4;14)面向分离盘, -使由所述第一焊接电极(9)构成的滚动焊接电极在压力下紧贴并沿着条(2;13)滚动,以便在焊接区内隆起(3,4;14)被压抵在分离盘(1)上,和 -接通焊接区内焊接电极(9,10)间的电流,这样调节电流使得至少部分隆起(3,4;14)在焊接区内熔融并在条(2;13)和分离盘(1)间逐渐形成连续的焊缝(11,12;15)。(*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心分离器的锥形分离盘传统上是用薄板金属制造的并通常装有也是由薄板金属制造的长的细条并通过焊接固定在分离盘的一个面上。当几个分离盘互相叠装在离心分离器的转子内时,这些细条用作隔离部件以便在各分离盘之间形成流动空间。把这类细条固定在分离盘上通常使用的焊接方法是点焊。这种焊接方法是廉价的并从不同出发点被认为是足够的。这样,钎焊作为一种连接方法很久以来已被抛弃,并且沿其所有边缘焊接这些细条被认为是多余的花费和不必要的。然而,在某些方面对细条与分离盘的连接近来已提出新的要求,意即每条带的各边缘必须与分离盘密封连接,以便不形成难于清理的坑窝。这些新的要求已经带来问题,如何以最廉价和最实用的方法,在这类薄板金属细条和也是由薄板金属制造的锥形分离盘之间,通过电阻焊接提供连续的焊接缝,以便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热不引起分离盘的变形。锥形分离盘一般是通过旋压圆形或环形的薄板金属平板制造的,并且由于这一处理结果,分离盘板材内部存在应力,此应力在分离盘局部加热情况下易使其变形。为了在细条和分离盘之间获得连续的焊缝而使用常规的辊焊所带来的问题是当辊焊电极沿着细条滚动并压迫细条靠紧分离盘时在细条和分离盘之间产生相当大的接触面积。这个接触面积横穿整个细条发生在焊接区并沿条的纵向延伸一段距离。为了在这个相当大的接触区内达到熔融状态必须使用相对更多的能量,这就导致对分离盘进行不希望的强烈加热。为了减小在焊接操作中的热量产生,限制只对细条的宽度的一小部分焊接在理论上是可能的。然而,这要求作用并压紧在细条上的焊接电极和作用在分离盘上的焊接电极的打算分别与条和分离盘接触的表面的一特定部分是电绝缘的,并还要求,非绝缘面积或二个焊接电极的各自接触表面的面积相对于二者彼此及细条从头到尾要安置的特别准确并且顺此可以得到一条焊缝。考虑到这里所谈论的细条有约3-6mm的宽度,最大1mm宽的焊缝认为是合意的,细条作用在弯曲(锥形)表面上并且细条(焊缝)不会总是直的和沿分离盘的母线延伸,有时与分离盘的母线成一个角度,为了实现这些,设备将变得很复杂和昂贵。为了解决锥形分离盘的不希望的局部过热问题,当在这里谈论的这类细条依靠电阻焊接通过沿细条的两个边缘的两个平行的焊缝与分离盘连接时,在EP0444271-A3中已提出为相当窄的辊的形式的焊接电极在条的横穿方向越过它并且只在辊经过细条的边缘时才接通焊接电流得到一焊缝,而在辊滚过边缘之间细条的中央部分时焊接电流是关掉的。这样,在沿整个细条得到两条连续焊缝之前,辊必须几次滚过此条。在EP0444271-A3中也提出焊接辊应该沿分离盘的整个周面滚过并且只在辊通过所述细条的边缘时才发生焊接,在此公开的情况中,细条这样放置,即沿锥形分离盘的母线延伸。从各种出发点来看问题是在EP0444271-A3中提出的焊接方法是否确实是可行的而没有造成分离盘的不希望的局部过热。假如那是可能的,毕竟,焊接辊可能必须很窄,明显的是以这种方式完成的焊接操作花费太多时间而实际上是不实用的。在这一背景下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个在实际中有用的新方法,通过电阻焊接在一上面讨论的类别的细条和由薄板金属制造的锥形分离盘之间形成一条连续的焊缝,此焊缝沿细条的纵向方向延伸。这个方法使可能将细条焊接在分离盘上而使分离盘没有不希望的局部过热现象。还有,此方法使得可能以可接受的成本完成快速焊接操作。可以以下面的方式达到这个目的,即具有一定宽度的薄板金属条安置在锥形分离盘上并紧压在与细条接触的第一焊接电极和与分离盘接触的第二焊接电极之间,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是—选择一类在其两面的一个面上至少有一个隆起的细条,此隆起沿细条延伸,其宽度显著地比细条的宽度小,—在所述隆起面向分离盘的情况下把细条安置在分离盘上,—使构成所述第一焊接电极的滚动电极在压力下紧贴并沿着细条滚动以使在焊接区内此隆起紧贴压在分离盘上,以及—在焊接区内于两个焊接电极之间接通电流,调节电流以便使至少部分所述隆起在焊接区内熔融并逐渐在细条和分离盘之间形成连续的焊缝。由于所述的隆起比细条显著地窄,所以在以这种方式在所述焊接区内于细条和分离盘之间完成焊接操作过程中得到很小的接触面积。为了在这样小的接触面积内达到细条材料的熔融状态只需要相应少量的能量。因此可能生成连续的焊缝而没有分离盘的不希望的过热现象。依靠本专利技术可能在焊接操作过程中使用最低限度的能量。这样,只使用在焊接区内部分熔融隆起所需要的那么多的能量就足够了。在这样部分熔融隆起之后隆起与分离盘之间的接触面积扩大了,并且当所述接触面积达到一定大小时,在电极间传导的电流的大小也可调整使得电流不够用于继续熔融隆起。用所使用的电流加热细条和分离盘以这种方式防止自然导致不希望的局部过热。然而,为了得到细条的所需要的间隔功能,相适宜的是在电极间传导的电流调节得使隆起在焊接区内的熔融基本上是完全的,因此在细条和分离盘间形成的接触面积大得以致当细条通过它的整个宽度与分离盘发生接触时,电流变得不够用来继续熔融细条。如果在两个分离盘间的空间内细条不起作为间隔部件的作用但具有某些其他功能的话,就不需将所述隆起熔融到这种程度。如果在细条和分离盘间沿细条的两个边缘需要有一个牢固的焊缝,按照本专利技术选择细条,此细条在其两个面的一个面上有两个沿条延伸的间隔开的隆起;两个隆起各在细条的一个边缘上。如果这类细条用作间隔部件,在焊接电极间导通的电流适宜调节为使得仅在位于隆起间的细条的部分与分离盘发生接触时,电流不够用于继续熔融细条。本专利技术在下面参照附图予以叙述,其中附图说明图1示出一个薄板金属的截头锥体的分离盘,是从其最窄端向下看的并在其上焊有几条薄板金属窄条;图2示出一个通过图1中分离盘部分的断面,此断面是沿图1中线II-II截取的;图3示出一条按照本专利技术由薄板金属形成的细条;图4和5示出按照图3的细条的一个端部的可选择的实施例;图6示出通过按照图3的分离盘和细条的断面,在焊接发生前,细条放在两个焊接电极间的分离盘上;图7示出类似于图6的断面,但示出在焊接发生后的分离盘和细条;图8和9分别相应于图6和7,仅细条有不同形状;图10示出用于将细条焊接在锥形分离盘上的设备;图11示出图10中设备的部分,以及图12图示了用按照图10的设备形成的焊缝。图1示出一个由薄板金属制造的并且从上向下看的截头锥形体分离盘1,和也是由薄板金属制造的并焊接在分离盘1外侧或上侧的细条2。在此情况下细条2沿锥形分离盘1的母线以直的路径延伸。然而每个细条可以沿分离盘的任一需要的直线或曲线路径延伸。另一方面,细条可以焊在分离盘1的里侧或下侧。图2示出一个沿图1中II-II线截取的通过分离盘1的断面图。能看到,分离盘的内侧或下侧是完全光滑的。当几个分离盘1彼此叠置时,条2在其中作为分离盘间的间隔部件。分离盘间这样形成的空隙被认为用作在离心分离器的转子内的分离空间。这类分离盘1的厚度可以依据,其中之一是,分离盘的尺寸而变化。例如厚度可以是0.6mm。甚至薄板金属条2的厚度也依据互相叠置的分离盘间的空隙的需要的厚度而变化。间隔条的厚度常常与分离盘的厚度同样大小。图3示出细条2的样式,它尚未焊在分离盘上。从细条面向分离盘的一面示出。图4和5分别示出另外方法形成的细条的端部2a和2b。可以看见,细条2在其一面上有两个分别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埃洛夫森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法拉瓦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