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交通建筑设计方案,特别涉及ー种市中心立交桥。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机动车数量猛增,而且城市道路也越来越宽,但是仍然不能很有效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现有的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方案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在平交路ロ设置立交桥,通过立交桥形成立体交通,相互交汇的双向车流各行其道,避免因交汇时需要等待红绿灯而产生的大量压车现象,设置立交桥虽然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交通拥堵的问题,但是,立交桥除了主体结构,需要有一定长度的引桥,加大占地面积,同时建筑成本较高;另外ー种方式是通过设置单行线路来实现车辆在固定路段只能定向行驶,起到车辆分流的作用,此种方案给该路段居民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市中心立交桥,通过在第一行车通道地下设置去向调头车道和来向调头车道,在主干道上实现调头,而通过隔离带将与其交汇的第二行车通道隔断,将第一行车通道设置为主干道,而第二行车通道为辅助干道,形成主辅干道相结合、且相互不影响的行车方案,节约占地面积,降低建筑成本,提高通行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ー种市中心立交桥,包括呈十字交叉状布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市中心立交桥,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十字交叉状布置的第一行车通道(1)和第二行车通道(2),所述第一行车通道(1)和第二行车通道(2)均包括来向车道(1?2)和去向车道(1?1),所述第一行车通道(1)的来向车道(1?2)和去向车道(1?1)之间设置通长、且连续的隔离带,所述第一行车通道(1)上设置去向调头车道和来向调头车道(1?5),所述去向调头车道和来向调头车道(1?5)为位于地下的U形回转车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中心立交桥,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十字交叉状布置的第一行车通道(I)和第二行车通道(2 ),所述第一行车通道(I)和第二行车通道(2 )均包括来向车道(1-2 )和去向车道(1-1),所述第一行车通道(I)的来向车道(1-2)和去向车道(1-1)之间设置通长、且连续的隔离带,所述第一行车通道(I)上设置去向调头车道和来向调头车道(1-5),所述去向调头车道和来向调头车道(1-5)为位于地下的U形回转车道。2.根据权...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